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于埃及与爱琴文明隔海相望,因此两地之间的联系集中表现在海上贸易和外交往来上.按时间顺序埃及和爱琴文明之间的海上贸易和外交往来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席克索斯王朝时期埃及通过塞浦路斯这一中间人与爱琴文明中的米诺埃文明的联系;第二阶段是新王国时期埃及与爱琴文明中的迈锡尼文明的直接联系.埃及与迈锡尼的联盟是松散的经济贸易合作,它绝不是那种相对稳固的政治联盟.埃及与爱琴文明的贸易往来是单纯的官方行为,并与爱琴文明中的米诺埃文明的衰落和迈锡尼文明的兴起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古埃及地理环境比较闭塞 ,但也不是完全封闭的 ,它和周边国家特别是地中海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交流 ,互相影响 ,形成辉煌的地中海文明。埃及从新石器时代开始 ,就和地中海有了一定联系。至前王朝及整个法老时代 ,古代埃及与西亚、东地中海沿岸及其岛屿、小亚半岛、克里特和迈锡尼时代的希腊和爱琴海地区、利比亚等地中海国家和地区往来不断 ,考古实物更进一步证实了上古地中海世界存在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李周书 《21世纪》2010,(10):76-77
1979年5月2日和5月3日,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和埃及空军在开罗签订了两个合同,中国向埃及出口歼6型飞机和歼教6飞机,还包括备件供应和发动机的修理,总成交额为1.67亿美元。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次向国外卖飞机。  相似文献   

4.
说起世界文化的起源,都会想到埃及和美索不特米亚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还是近代文明所不能及的伟大建筑。埃及有尼罗河,美索不特米亚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斯河的流域,士地肥沃,物产丰富,都是适宜研究学术的地方。此外是单独发展别树一帜的我们中国和印度文化。埃及,美索不特米亚和中国,实在是世界文化的三大起源点;算学当然也在此三处发源的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埃及和以色列之间虽然实现了和平,但两国的关系却形成了“冷和平”状态,表现在:巴勒斯坦自治问题谈判无果而终、埃及反以情绪上升,埃以政治交往冷漠、埃以经济交往呈现一方冷一方热的局面等。这种状况的形成与延续有深刻的原因和背景:第一,和平并未打破埃及和以色列不信任的“心理之墙”;第二,埃及和以色列对和平与正常化理解有差异;第三,两国在塔巴问题、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上的尖锐矛盾。在两国冷和平关系的背后,反映的是两国对中东地区领导权的争夺。  相似文献   

6.
埃及和米坦尼联系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军事战争和以联盟或政治联姻为手段的外交。而无论是军事战争还是外交活动,其本质和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数量巨大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在埃及与米坦尼的大约200年的交往史中,米坦尼总是试图获得与埃及平等的大国地位。虽然他们从与埃及的交往中似乎得到了这种地位,但最终却没有逃出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长城是恐惧的纪念碑;埃及的金字塔是怕死的纪念碑。它们证明的是这两个民族的忍耐、屈辱而不是卓越的才智。——伏尔泰这个法国佬如此“恶毒”地“辱骂”中国人和埃及人。幸亏他死得早,要赶上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或伊朗的霍梅尼时代,他一定是一个被红卫兵乱棒打死的拉什迪。我们先不管伏尔泰“骂”埃及人“怕死”这个闲事,只说说他“骂”中国人“恐惧”这件事。收集一下现代中国人关于长城的颂歌和赞词,你就会发现,长城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伟大骄傲,已经神圣得不能再神圣。中国的小学生,一说起长城,似乎马上就要立正敬礼。但是,只要稍有历史知识和…  相似文献   

8.
埃及与哈马斯关系密切。埃及穆斯林兄弟会与哈马斯血脉相承、理念相同,为哈马斯提供了广泛的道义支持和理论来源,但两组织间也有差别。在穆巴拉克时期,埃及奉行的是抑制、打压政策。埃及军政府与穆尔西政府时期调整了对外政策,支持哈马斯及其政府,双方关系发展呈上升态势。埃及过渡政府和塞西政府为打击穆斯林兄弟会,对哈马斯态度冷漠。不论对哈马斯是支持还是抑制,埃及首要的目标都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维护当政者的利益。埃及—哈马斯关系对双方来说含义不同。对哈马斯及其政府来说,与埃及关系事关生存。而对埃及来说,哈马斯只是其发挥地区作用的一个平台。从长远来看,埃及仍会继续与哈马斯打交道。  相似文献   

9.
18 0 5 - 1879年是埃及早期现代化的历史时期。改革是埃及早期现代化启动和深入发展最主要的杠杆。由于埃及拥有良好的农业基础 ,英国用武力粉碎了埃及的工业化计划以及美国内战引起世界棉花价格上涨 ,从而使埃及走上了以棉花种植为主的农业立国道路。埃及的早期现代化在本质上是一次西方化进程 ,它对埃及的历史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爱琴文明与古埃及之间交往密切,堪称东西文化交流的源头。适宜的地理环境和两者对对方资源的需求是两者交往的客、主观条件。两者之间主要是商业、贸易往来,辅以外交、军事往来。两个文明之间的交往具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不同历史时期两者交往的方式不同;交往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爱琴文明;在交往中,埃及文明占据主导地位,但交往是在和平的环境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古代世界两大文明中心,埃及和希腊很早就有了联系.特别是埃及18王朝贵族墓壁画中描绘的进贡使者--克弗悌乌人群,多数学者认为属于爱琴民族,主要是克里特人.克弗悌乌问题表明18王朝时,埃及和克里特的关系更加密切,交流日益频繁,在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达到了顶点.  相似文献   

12.
第十八王朝时期埃及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与在努比亚的统治不是有别而是趋同 ,即它们都具有埃及殖民地化的特征。从对比埃及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的行政官僚体系入手 ,揭示出二者本质上的同一性。即 ,考察一个外族政权对当地行政管理体系渗透的程度不应该以被征服民族是否被迫迁徙和当地统治家族是否有所变化来衡量。事实上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应该是异族政权渗透当地行政管理机构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3.
借助于普通文字学和比较文字学理论的指导,可对所选取的商代甲骨文和古埃及圣书字中的象形字作比较研究。通过对所选取的104个圣书字象形字与290个甲骨文象形字的多方面比较,可发现:圣书字象形字根据用字需求呈现出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兼类用法,最终变成了意音文字。  相似文献   

14.
明前期明朝向朝鲜索征的“别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学界通常认为,在中朝两国关系发展史上,明朝与李氏朝鲜的宗藩关系最为典型,是两国关系最好的时期.两国之间保持着频繁的往来,朝鲜定期遣使朝贡,明朝对其贡献的方物,本着"厚往薄来"的原则,给予丰厚的回赐.而对明朝不时向朝鲜索征贡物的史实,往往给以忽视,或避而不谈.而明前期,明朝向朝鲜索征"处女"、"火者"、"海青鹰子"等就属于"别贡"性质.这种"别贡"给朝鲜带来沉重的负担,给两国关系带来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托勒密埃及的诉讼制度在埃及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很多零散的文献史料反映了这一诉讼制度。诉讼形式主要是请愿,诉讼过程比较复杂,并与法老埃及的诉讼程序之间具有继承性。托勒密埃及的诉讼形式和程序都反映了一种古朴的和谐理念,但这种理念与我们现阶段的“和谐社会”理论存在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6.
涅斐尔泰悌是埃及第十八王朝国王埃赫那吞的王后,在其丈夫统治期间,她在后宫中取得了极高的地位,而且在政治、宗教方面也获得了很多的权利。涅斐尔泰悌并非埃及出身而且也没有儿子,这不利于她在王宫中地位的取得。然而涅斐尔泰悌通过她的美丽、智慧以及对埃赫那吞改革的支持确立了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如把鲧神话在西周和屈原所在的时代楚国的神性还原重构,可见他与埃及大神奥赛里斯具有类似的神性和故事关目,他是农业神、土地神、植物神、太阳神,有以农业为核心的许多贡献,有农业神都有死亡和复活的关目,以及成为冥府之神的结局。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中国的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国内市场初步形成,人们对商业与贸易有了较深的认识,商人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许多国家都有开展对华贸易的强烈愿望,中国的商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海商实力非常雄厚,历史给了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难得机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伦理形态在东周时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突出表现,是从西周神与人关系下的政治宗教伦理形态开始向现实的人与人关系下的社会伦理形态转变,随之反映各种社会伦理关系的道德范畴也应运而生,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中国古代伦理形态的基本范型—"五伦"社会伦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