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熊图腾与东北亚史前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韩国和日本都流行熊图腾信仰及神话,通过四重证据法展开跨学科、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解开传世文献<山海经>中的"熊山"神话和"鲧禹化熊"神话难题,而且能够归纳出东北亚史前熊神崇拜的共同神话观念--以熊为神人之间神圣中介者角色,从而解读韩国神话地名"熊心山"、"熊心渊"及日本地名"熊野"背后的文化底蕴,给文学叙事母题找出史前文化源流线索.最后归结到四重证据法的立体释古效应方面,提示其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昆仑神话中的虎文化符号和西南彝语支民族中的虎崇拜,在文化意义上是相通的,都是源于古代氐羌族群的虎崇拜。作为男性的野蛮人酋长和巫师的西王母之虎齿、山神和帝都守护神陆吾的状虎和虎爪,与西南少数民族彝语支民族的创世神虎、山神虎、象征男性祖先的虎及各种习俗中的虎文化,其文化意蕴是男性话语背景下对强大力量的崇拜。虎是神秘强大力量的载体,自然也就成为彰显男性力量的符号。虎崇拜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但其作为神秘强大力量代表和男性符号的深层意蕴却绵延至今。  相似文献   

3.
蔡先金  李佩瑶 《东岳论丛》2011,32(12):50-55
睡虎地秦简《日书》记载的牵牛织女神话是可信的文献资料,其出土为研究牵牛织女神话传说提供了重要线索。牵牛织女神话的最初形成时间当在先秦时期,其下限不会晚于战国晚期。该神话的喜剧与悲剧的重叠与重构既说明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叙事的特性,也反映出我们民族在神话创作过程中对于神话意蕴进行适当转换的智慧。同时,通过"七夕"转换于秦历"夕七"的推断,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牛郎织女神话起源于秦文化发祥地。  相似文献   

4.
小树熊     
树熊妈妈生了一只小树熊,大家都来祝贺。有松鼠、山鸡,还有蛇、浣熊和狐狸。狐狸送了小树熊一只小铃铛,挂在小树熊的脖子上,鬼头鬼脑地说:“小树熊,快快长大吧!”  相似文献   

5.
《天问》中"焉有虬龙,负熊以游"二句历来没有得到恰当的解释。从文学人类学派倡导的新方法论——四重证据法入手,以考古新发现的文物和图像叙事作为切入点,将尽可能生动具体地重建上古神话想象的世界景观,通过系统性的资料梳理和相互对照,给古代文献中无解或误解的疑难问题带来重新诠释的契机:负熊以游的虬龙是升天的运载工具,而其所负之熊则为想象中天神的动物化身,虽不属于现实世界,却是源远流长的史前期大传统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说虎     
老虎、有大小之分。但是,无论大虎、小虎却都有着同一个兽性:凶残。景阳冈上的吊睛白额大虫,每每伤害行人;沂岭山中的大小四虎,把李逵的老母吃得几乎尸骨不剩。可见,这种野兽的天性便是见到异类就大吼一声,猛扑过去,爪撕牙咬,皮骨皆食。 说也奇怪,老虎虽是一种凶残的野兽,然而崇虎并以虎喻人者,却也有人在。——林彪与“四人帮”便是。林彪不是把他的儿子林立果叫做“老虎”吗?“四人帮”对青  相似文献   

7.
人熊斗智     
朱妹 《快乐青春》2009,(3):70-73
鲁道夫是一头雄性北美棕熊,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经常对比顿家族进行骚扰侵犯。它曾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将他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驯鹿全部咬死。因此,加拿大有关部门同意比顿家族将鲁道夫“捕捉归案”。然而,多年来,比顿家族却始终没能如愿。  相似文献   

8.
猎人与熊     
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猎人在森林里发现了一只巨大的野熊。他举起了猎枪,瞄准野熊的咽喉,准备扣动扳机。  相似文献   

9.
快乐熊钓鱼     
快乐熊找了根鱼竿,来到河边钓鱼。快乐熊在一棵大树下坐下,上好饵料往河里一扔,握着鱼竿靠在大树上哼起歌来。  相似文献   

10.
崇熊和祭熊的习俗,从东北亚直到北美各地的许多民族中都存在。这个问题引起世界各国许多民族学家的研究兴趣,直到近些年仍在不断发表这方面的论著。但是,在我国,研究这个问题的论著尚属罕见。现根据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民族学调查材料,对他们崇熊和祭熊的习俗,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为这方面的研究补充一些实例,以使这一研究能够深入一步。  相似文献   

11.
神话作坊     
李广 《中州学刊》2002,(6):115-116
绘画更多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的真实 ,只有回到人类童年时代 ,这种真实才表现得更加分明。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的童谣 ,它既是哺育五千年传统文化之根 ,又可成为当今中国画艺术再次辉煌之魂。本文结合自身创作感受 ,从色、形、构图的角度探讨该课题的创作方向。  相似文献   

12.
尹弘兵 《江汉论坛》2008,(5):115-119
鬻熊为文王师,向有争议,本文剖析鬻熊史事,认为鬻熊为周文王之师当无疑问,其地位尊崇,但因归周时年事已高,因而事周时间甚短,鬻熊族人则因鬻熊的关系得以服事周室,以其司火的特长为周人服务.鬻熊为周师,鬻熊的子孙则为火师.  相似文献   

13.
张丽 《齐鲁学刊》2003,(3):133-137
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在关于宇宙起源、人类起源、文化起源、洪水灾难等神话题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 ,也在形与神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的特殊思维方式 ,显示出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4.
"国民性神话"的神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民性的神话>一文存在的理论困境在于:刘禾在运用后殖民主义的反本质主义理论来批判"国民性"话语的本质主义时,自己也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本质主义.后结构主义的思想不乏一定的深刻性:语言的确可以在一定的意义与程度上塑造经验乃至现实世界,但是把这一点推到极点就会十分荒谬.  相似文献   

15.
自由主义是在西方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现代政治思想,但它被赋予"终极理性"的意义,作为普世共同接受的价值、信仰和体制,从而被神话化了.社会神话的存在形态决定了社会神话的功能和影响力,自由主义民主神话的存在形态分别是概念的意识形态化、思维方式的模式化.以及由于将抽象概念具象化而产生的实体崇拜.认识自由主义民主神话化的内涵和存在形态,使自由主义民主去神话化,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有只狗熊,因为没什么本事,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它非常想学一门手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先秦文献主要是《山海经》关于西王母的记述为依据, 探讨了神话西王母神格、人格、地格等属性, 在较为具体分析西王母形象特征与司职范围以及简略考证西王母之山的叙述中, 粗略地勾勒了西王母时代某些生活形态, 进而认识她在史学、文学及地理学上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儒家神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有无神话?传统的文学本位观的神话研究和理性思维视野下,儒家似与神话无关。面对当今世界性儒学热潮,如何重新从儒家思想内部概念体系中发掘其文化价值和力量源泉以为回应,就成为一个新的命题。在儒学话语体系中,虽然没有和西方神话一词完全相对应的概念,但却有着与myth意义相通的神、圣及无数的圣言、圣话和数千年的圣物所见证的神话。文章即从神话概念的反思入手,立足神话意象和神话历史语境,探究信仰支配下的神圣叙事,在提示更新现代中国学术神话观的基础上,借镜于荀子解蔽精神和福柯人文科学考古学的求真思路,以及几千年来的宗庙礼乐实践的现实语境,重审儒学与儒教之争,提出儒家神话的当代课题,利用具有文化基因和原型编码意义的神话这一可以直接上溯到文明源头的超学科概念工具,介入中华文明探源和经学系统,论证儒家话语体系中的圣、德、天命、礼仪等核心概念的宗教学、神话学背景,从神话与仪式的对应关联重新考察儒家思想的礼乐之根,超越儒道对峙的两千五百年小传统,发掘儒家神话背后更加深远的华夏大传统与复数的古史线索。具体而言,儒家神话可从以下六个层面进行探源研究:以凤、麟、玉等圣物为代表的儒家神话意象系统;以圣人崇拜为基础的尧舜禹汤文武圣王谱系的儒...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神话     
颜翔林 《社会科学》2007,2(12):158-164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并不意味着神话和神话思维的终结,而神话和神话思维却以变形的方式潜藏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文化活动之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在现代社会中,神话的典型表现是科技神话、国家神话、民族神话、英雄神话等样式,它们承袭了传统神话的符号和结构形式而有所变异发展,对文艺依然施加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审美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87年12月8日惊悉恩师熊德基先生于十一月二十六日病逝,奔丧不及,五内俱焚。拊膺恸哭之余,深以为思师毕生革命,劲风高节,人所共钦,道德学问足以为后世之楷模。倘或不彰,损失莫大。我早岁受教泽,今有寸进,皆先生培育所致。自以为于先生道德学问,知之较多,虽才识谫劣,亦未敢后人,谨述先生之治学处世,以期有益于来者。 1935年春,先生为寻求救国道路,赴北平(今北京)求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2月22日,先生因参加“一二·九”运动被捕。在革命运动中,逐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于1937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未及宣誓,“芦沟桥事件”便爆发了。8月,先生回南昌,在中共东南分局的领导下,受新四军南昌办事处委托,在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做地下工作。次年5月9日,筹办《大众日报》,巧妙地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是年夏,先生在新四军南昌办事处主任黄道住处宣誓入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