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当前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效益问题的重要性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改变了过去那种片面强调速度、忽视经济效益甚至不计经济效益的错误作法,逐步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一九八一年底召开的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更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经济效益问题。赵紫阳同志在题为《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使我国经济更好地持续发展。”这充分  相似文献   

2.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强调:“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赵紫阳同志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使我国经济更好地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带有根本性的、战略意义的转变。商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提高商业经济效益,对实现这个转变,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用尽可能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争取尽可能多而好的劳动成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问题。赵紫阳同志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使我国经济更好地持续发展。”这是我国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根本转变,当然也是进一步发展云南工业生产、使国民经济全面转入良性循环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我国新时期宏伟战略目标的基本前提,也是深入持久地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必须始终遵循的一条方针。赵紫阳总理指出:“在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中,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上。”认真贯彻落实赵总理的这一重要指示,对于进一步端正我们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保证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一条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路子。这条新路子具体体现为今后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十条方针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经济效益。这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赵总理并在今年三月全国工交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尖锐地提出“不断地满足社会需要,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理论研究和国民经济调整中,要很好地研究社会需要。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新的经济理论研究课题,也是把我国经济搞活,提高全社会经济效果的中心一环。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贯彻执行,国民经济结构开始向合理、协调的方向发展,工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增长,人民生活有了改善。去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全面地分析了我国经济的大好形势,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进一步调整,以便实现财政平衡,经济稳定,使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走上协调、稳定、健康发展的道路。我们认为,在调整中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不仅是消除潜在危险,摆脱当前经济困难的有效办法,而且是全面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 工业部门结构的合理化,是从宏观经济上影响工业发展速度和效益,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开展工业部门结构的研究,找出工业部门结构合理化的规律和途径,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合理化,认为这是使我国经济走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现有企业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大规模改造,改变以前那种以新建企业为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的做法,走以内含为主发展工业的道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关系到我国今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实行战略转变的大问题,也是胜利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的重要措施。 赵紫阳同志指出:“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使我国经济更好地持续发展。”这是工业企业进行更新改造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也是其目的之所在。因此,应当把提高经济效益贯穿于更新改造的全部过程中。作为更新改造的经济效益,它不仅包含更新改造过程中的投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包含更新改造后实际带来的经济效益。所谓经济效益好,应是这二者的最佳结合。通过有计到地进行更新改  相似文献   

9.
赵紫阳同志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中所提出的我国今后经济建设十条方针,是在总结我国卅二年来经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对我们如何实现四个现代化,走出一条经济建设的新路子,是十分重要的指导方针。贯彻执行这些方针,就能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沿着健康发展的道路前进。这里就第二、第十两条方针,谈一点学习后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我国的农业得到尽快的发展。农业能不能迅速发展,除了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外,同农业经济的内部结构合不合理有更直接的联系。目前,关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已引起了普遍的重视,这是一个好现象。但在许多具体问题上,还存在着争论,看法还不一致,需要作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节约劳动时间问题,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马克思所揭示的节约劳动时间规律,是人们讲求经济效益的科学依据。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我们认真地研究节约劳动时间规律,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全面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很不合理。粉碎“四人帮”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情况明显好转,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使之逐步合理化,为加快四个现代化创造条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研究和解决很多问题。本文准备提出一些问题,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经济效益低下,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造成经济效益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本文试就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作初步探讨。一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经济效益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的失衡,即:基础产业严重滞后,加工工业盲目过快发展。1984年到1988年,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平均每年各增长7%和11.4%,而制造业每年增长17.8%,  相似文献   

14.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是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中央提出的一条重要方针。这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针对我们过去在经济工作中长期不从实际出发,不能实事求是,不讲究经济效果的弊端提出来的。这条方针,反映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表达了广大群众努力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因而一经提出,就在全国得到了热烈的响应,显示了它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根据我省省情,正确认识和切实贯彻发挥经济优势这一方针,无论对于确定我省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措施,还是对于搞好当前国民经济的调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贵州经济是全国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情况同全国相比,存在着不少共性;但是,它同各兄弟省市区相比,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社会经济状况也是大不相同的。因此,从全国范围这个角度,科学地评价贵州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不能不成为我们据以研究贵州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生产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基础。生产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生产结构越是合理,就越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生产结构不合理,则会严重地影响和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目前,我国生产结构仍处于严重不合理状态,即农业生产严重落后,轻工业太轻、重工业过重,农、轻、重三者比例严重失调。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是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一项十分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为了使我国整个国民经济进入良性循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我国生产结构的合理化问题,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经济效益问题,是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赵紫阳同志最近指出:“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领域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这是对过去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保证国民经济按着协调稳健步伐前进的重大决策。今天我们来探讨提高经济效益问题,不但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 华国锋总理在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从今年起集中三年的时间,认真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把它逐步纳入持久的按比例的高速度发展的轨道。”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第一个战役,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这一方针,努力打好这一仗。 全国广大干部和群众坚决拥护这个方针,热烈响应华总理的号召,积极动员起来,投入这一场重要战役。但也出现了左的和右的干扰,有人认为调整就是“收缩”、“后退”,要求不顾一切地“开足马力前进”;有人不承认我国存在着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的问题,要求保持现状,搞“明调暗不调”;也有人觉得前两年经济形势很好,对提出要调整感到很突然,他们怀疑这个方针是否正确。 其实,这个调整方针是党中央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我国经济建设的现状出发捉出来的;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的,是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大决策。无疑,这个方针是积极的、前进的方针,是马克思主义的方针。 目前,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业的增长不能适应工业增长的需要,有时甚至难  相似文献   

18.
积累结构是积累要素在积累中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是经济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过去我区积累率不低而积累设果不高,重要原因之一是积累结构不合理。长时期内,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提高积累率上,以高积累求高速度。实践证明,积累率偏高,超过了我区财力物力的可能,不仅不能带来高速度,而且会造成经济比例失调,使积累效果下降。当前我区国民经济正存实行进一步调整。在积累率降低的情况下如何更有效地使用积累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大;农业和非农业产值与就业结构偏差过大;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过大。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空间集聚和结构转换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和经济目标。城市化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农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推进城市化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向均质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指出:“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发挥大中城市的经济中心作用,涉及工农、城乡、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会改变一系列社会经济关系,是我国振兴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重大方针,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的核心问题,同样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