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看,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只能是阶段性、暂时性的,随着一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应适时适度做出相应调整,才能更加科学地调控宏观经济布局和结构,使其沿着健康、稳定的发展运行轨道前进。伴随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实行,经济增长加速效应突出,国民经济领域产生了许多结构性的问题和矛盾,这迫使我国财政政策的选择有必要由扩张性向中性转移。把握积极财政政策向中性的财政政策逐步过渡的“火候”,就要充分适应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在调控目标、调控方式、调控手段和方法组合上进行适时调整,采用更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宏观调控财政手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日趋变化,客观上要求财政政策导向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文章拟从我国近年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分析出发,研究当前调整财政政策导向的必然性,并提出了今后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整导向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是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之一,它的调节效应是明显的。从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运行既遵循一定的规律 ,又有其不确定性。面临通货紧缩和诸多经济风险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完全正确的选择。但由于我国财政自身存在着规模、结构、制度等方面的缺陷和经济矛盾的复杂性 ,财政政策风险在所难免。未来财政政策选择 ,必须适应市场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 ,提高绩效 ,控制风险 ,实现财政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8年开始,为了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中央政府加大了以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力度,财政政策也是今年及未来几年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为了使财政政策效果得到较好的实现,必须要走出有关财政政策认识上的几个误区。从政府的角度看,制定财政政策首先需要明确财政政策的目标。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目标应主要放在三个方面,即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为实现财政政策的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应是多管齐下,具体包括:预算结构的调整、税收手段和财政支出手段。另外,在财政政策手段的执行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规模增发国债来支持“积极”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运用,是我国政府为干预经济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的开始。近年来,我国通过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成效显著,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实施财政政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把握我国今后财政政策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当前欧美控制债务规模、紧缩财政政策和我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的背景下,探讨中国2012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提出我国当前处理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债务规模、通货膨胀、经济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当前国家财政应加大力度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结构性减税和扩大内需、中小企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三农”投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主张。  相似文献   

8.
财政政策在我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存在着长期化的趋势.本文在肯定财政政策的作用的同时,指出了它是一项短期的经济政策,如果长期实行这项政策将会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消极的影响.本文还对我国实行财政政策的时机和程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2004年我国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收入首次在增长率上超过城市居民。以我国正在实施的稳健财政政策为基点出发,分析我国近几年的农村与农业情况,并借鉴国外的农业财政政策经验,设想我国在将来应采取的农业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0.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手段。本文从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入手, 重点探讨目前政府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政策的侧重点为何放在财政政策上, 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何主要采取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的措施, 以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试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与银行的关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和配合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选择,但要防止过度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通过对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实证和理论的分析 ,揭示当前财政政策的积极影响 ,并为今后政府决策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财政挤出效应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与挤出效应的强弱密切相关 ,我国实施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 ,是否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引起国内外研究者高度关注 ,理论界对此观点不一 ,尚缺乏定量研究。依据我国经济实际运行的规律和数据 ,运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 ,我们可以具体测算出中国的IS—LM曲线以及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存在着人口城镇化明显滞后于空间城镇化的问题,这与现行的财政金融政策相关。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可测算2005-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城镇化效率指数,研究发现,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大部分年份财政金融政策效率呈下滑态势,财政金融政策并没有很好地支持城镇化建设,这突出表现为财政金融政策偏向于空间城镇化而忽视人口城镇化。这主要是受现行地方官员考核机制制约,地方政府在"政治锦标赛"中,倾向于积极推动空间城镇化,消极应对人口城镇化。所以,应建立正确的地方政府考核导向和考核指标体系,引导地方政府行为;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权利,增强地方政府财政的可持续能力;建立合理的金融资源供给模式,通过金融扶持推进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创业和就业。  相似文献   

15.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在这一背景下,河北省产业的转型升级既存在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承接京津产业应处理好引进高端项目与适用项目、产业项目与产业要素、产业承接与产业对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等关系,建立财政协调机制,规范财税优惠政策,完善财政支出方式,调整财政扶持领域。  相似文献   

16.
基层财政目前已陷入困境,能否突围,关系到基层财政的存亡,危及到基层政权的运行,影响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小康社会的建设。本文从农村市场经济不完善、行政改革滞后、财政管理体制不合理、财政管理不规范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基层财政困难的成因,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改革农业税制、完善财政体制、强化财政管理、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提高人的素质和加强小城镇建设等解决基层财政困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上分析,当经济低于潜在增长率水平时,才存在增发国债的必要性;从可操作层面分析,国债发行的最优规模应该等于满足各种投资需求并扣除了“消费基金”之后的银行储蓄余额。我国急剧增长的国债发行量已经超出了最优规模。持续多年的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由于未能及时作出调整,政策效果已经不明显,反而加剧了我国经济的波动,造成国民经济过热趋势。所以,必须对财政政策作出调整,合理控制国债发行规模,并将国债投资的重心转移到通过投资乘数的效应带动民间投资和消费之上。  相似文献   

18.
积极财政政策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时变参数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进行分析。分析表明,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全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省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对省份经济效率提高却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总体上说,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支出结构不尽合理、过分强调数量而忽视使用效率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是作为短期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我国从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至今已是第6个年头了,短期政策在我国出现了中长期化的趋势,理论界对此说法不一。本文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实施这一政策组合的特定背景和政策组合的特点;政策组合实施的效果及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在我国能够中长期化的可能原因;在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化可能对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后指出,积极财政政策应该适时淡出。  相似文献   

20.
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资金的短缺.要发展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有必要制定区域(差别)货币金融政策,包括差别再贷款权政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和贴现率政策、差别利率政策以及在西部开发中试行资本项目可兑换政策和积极培育西部资本市场,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