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拉拔新技术     
本文介绍了反张力拉拔,辊式模拉拔,强制润滑拉拔,无酸拉拔,超塑性拉拔等新技术,这些是国内外正在研究或已实际应用的新工艺,对解决拉拔工艺的高能问题有较高的理论与实用价值,此外还介绍了高生产率的新型拉拔设备。  相似文献   

2.
针对实际工况中,45钢是在有润滑的状态下工作,且所受的载荷是变化的情况,课题组在自行改装的MMS-2A型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环一块接触摩擦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了在油润滑状态下变载荷对45钢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与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性能进行对比;并对45钢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干摩擦和油润滑状态下的45钢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油润滑条件下的磨损量比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量要小很多;在油润滑条件下,45钢的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疲劳剥落。研究验证了油润滑的存在有助于改善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动态,简述了激光加工原理,介绍了激光在快速制模,成形,打孔,切割及模具表面强化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强调指出了激光在塑性加工领域中应用的重大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土工格栅与土体界面摩擦特性指标是加筋土结构设计的关键。基于分析土工格栅与土体的界面摩擦形式,进行了一系列室内筋土界面拉拔试验和直剪摩擦试验,测试了两种试验条件的界面摩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与砂砾料接触面抗剪强度较高,而与粘土接触面抗剪强度很低。剪切速率对两种试验方法测得的界面摩擦特性指标有不同的影响。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或剪切速率的降低,筋土界面剪应力力峰值以及其对应的剪切位移增大。土工格栅的横肋对筋土界面特性具有重要贡献。随着填料压实度的提高,土工格栅加筋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对金属塑性加工学系列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问题的认真研讨,提出大幅增设课程设计环节、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验层次、加强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开发大学生创新实验能力等实践教学措施,完善了课程教学体系,优化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及科研水平,锻炼了大学生实践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摩擦过程中是否存在Kaiser效应对于应用声发射技术检测动态摩擦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基础的问题。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动态摩擦中不存在Kaiser效应。  相似文献   

7.
用数控钻铣床加工深孔时,会遇到排屑、冷却和润滑等困难问题.使用用户宏编制深孔加工程序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塑性加工过程中的轴对称变形问题,提出了一种力学计算方法,论证了圆环坐标系的坐标变换法则和主要力学方程,然后将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条件下的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圆环坐标系计算空心挤压制品的挤压力,其理论上限解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对Accu Lube LB 2000基础油进行改性处理来提高其电导率,获得了适用于静电喷雾润滑的润滑液。通过目标网状法检测改性润滑液的荷电性能,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分析润滑液流量、时间和载荷对静电喷雾润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溶液体积含量为5%的润滑液具有较稳定的乳化状态,且电导率可达到6.5×10 -5 S/m,能满足静电喷雾润滑的荷电要求;与普通喷雾润滑相比,静电喷雾润滑在不同润滑液流量与载荷下均能获得更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尤其是在润滑液流量为5 mL/h和载荷为147 N下作用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混粉准干式电火花加工中气、液、固三相流稳定雾化困难的缺点,提出新的双层夹缝混粉准干式电火花微量润滑装置的应用,并对其促进稳定雾化机理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层夹缝混粉准干式电火花微量润滑装置能提高三相流稳定性,改善雾化状态,进而改变放电间隙及放电通道位形,从而提高工件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1]的工作,对n=10的材料进一步分析了裂纹尖端区塑性应变能密度的两,项场。并研究了两结构和地位随试件几何、屈服程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裂尖区的约束和断裂行为。  相似文献   

12.
形状记忆合金的塑性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塑性势理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变形机理 ,给出屈服面方程 .采用相关联流动法则构造出一类 SMA材料的本构方程 .用该宏观本构可以研究 SMA材料的力学性能 ,为 SMA材料的测试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静力学条件,用线弹性全场解代替局部解,给出了考虑应力松弛裂纹尖端的塑性区边界方程,获得了考虑应力松弛下沿任意方向的塑性尺寸.  相似文献   

14.
将塑性应变和非局部损伤取为内变量,引入耗散势,利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了一个能全面描述材料本构行为的非局部非弹性损伤本构方程,用该模型计算了单位、单压状态下混凝土材料及20#钢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摩擦、磨损和润滑是机械学中三个互相关联的基本要素,对内燃机动力传递部件连杆-曲轴的具体工况进行运动力学分析,考虑相互运动速度、相互间隙及偏心、液态流体润滑及受力状况,建立了摩擦润滑数学模型,为连杆-曲轴类机构的设计及失效分析提供了科学的定性、定量分析和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高档数控机床角接触球轴承-主轴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新的计及非线性HERTZ接触、预紧力、球数变化的高精密主轴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Newton-Ralfson method和精细积分算法(precise integration method)获取了主轴系统在有、无弹流润滑(EHL)状态下的时、频域参数变化与三维响应图。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可应用于润滑状态下主轴系统动特性分析,为进一步精度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了一种描述变薄拉深稳定流动的流线形状,在变形区建立了与刚塑性活动边界相关的初始轴对称流动模型,通过上限功率的最小化,获得理想流动许可速度场。依据实验结果比较了几种速度场对变薄拉深上限解的影响,证实本速度场明显提高了上限解的计算精度。本速度场还可推广应用于使用锥形凹模的圆管有芯拉拔和挤压以及圆棒的拉拔和挤压问题的上限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阶统计,提出了井口声发射井筒液气浸检测中的接收和发射声信号之间时延估计的非参数化和参数化方法。通过分析声信号在井筒液中的传播过程,井口声发射井筒液气浸检测中的接收噪声,可近似模型化为空间相关的高斯色噪声。由于四阶累积量对任意高斯噪声的盲目性,因此,较常规互相关估计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概率。计算机模拟结果证实了它们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对超静定的梁和框架采用塑性设计,可以充分利用结构和构件的塑性性能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钢结构的塑性设计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方面,与英美等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GBJ 17-88规范专门列出"塑性设计"一章,对塑性设计在钢结构中的应用做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20.
将材料变形理论中的塑性模型引入到期货价格分析中来,借期货价格量变来分析价格突变。以玉米期货为例,通过构建各种塑性模型,实证发现塑性系数检验均能通过,证实了玉米期货价格塑性的存在。在此基础上,选择塑性幂指函数构建锁定量与玉米期货价格突变间的关系式分析玉米期货锁定量与价格间的关系,最终发现当锁定量发生异常波动时,在锁定量由异常波动段的最低点重新回归0.8时,之后均会出现一波价格的突变行情,价格变化绝对值均在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