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爱·永恒     
这是一个气温超过34度的炎热夏天,一列火车刚刚到站。女侦探麦琪站在月台,听到背后有人叫她:“麦琪小姐,你要去旅行吗?”叫她的人是和她正在侦查的一件案子有关的梅丽莎。“不,我是来接人的。”麦琪回答。“真巧,我也是来接人的。”梅丽莎说。说着,她从手提包里掏出一块巧克力,掰了一半递给麦琪:“还没吃午饭吧?来吃点巧克力。”  相似文献   

2.
王军 《社区》2009,(15):10-10
什么是公益?从字面上理解,“公”乃公众,“益”即利益,“公益”合为“公众利益”。那么,做“公益”事就是做“公众利益”的事吗?其实不尽然,或者说这只是公益的一个方面。“公益”的另一面应该是大家的利益,“公众”即“大家”,“大家”也包含自己在内,做公益的事就是做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9,(7):18-29
艾尔维斯·普莱斯利逝世20多年了,然而,这位已逝的歌唱家,这位“摇滚乐之王”至今广受赞誉,其唱片仍畅销不衰。他是怎么成为“猫王”的?  相似文献   

4.
不知为什么,我的“官瘾”特别大,总想有一天能够戴上三道杠。唉,可惜……下面,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下我的“仕途”历程吧。  相似文献   

5.
液体的溶解     
上课了,我们端端正正地坐着,等待老师的到来。只见张老师满脸笑容,拎着一个月饼纸袋,匆匆走进了教室。“今天,我给大家送‘礼’来了!”张老师笑着说。“月饼?”‘糖?”同学们猜测着。中秋刚过,难道老师让我来品尝美味的月饼吗?哈哈,又可以解馋了。“不会有礼物的,肯定是上课用的。”  相似文献   

6.
你的老师、同学和朋友里,谁是真正让你钦佩不已的“技术派”?前不久,小编向读者朋友发布这条校园“技术派”的“寻人启事”,好多同学来稿推荐。在此,小编择优刊登了六个不同领域的人选,大家来看一看,可还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08,(12):12-12,19
“我当时在洗澡。”拉德克利夫说,“然后我爸爸冲进屋来说道,‘你猜他们让谁来扮演哈利·波特?接着我便大叫起来。那很可能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作文》2008,(7):92-93
交际话题 今天,芳芳把小兔带到了学校,小朋友们都围(wei)过来看。刘老师很有兴致(zhi)地问大家:“你们见过哪些动物?知道哪些和动物有关的有趣的事?讲给大家听听好吗?”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14,(9):60-61
大家都知道“福尔摩斯”是个大侦探,可你是否知道在生物界也有福尔摩斯这样的“破案明星”?  相似文献   

10.
杨珉 《成才与就业》2013,(15):36-38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新学校、新班级、新同学、新老师、新课程……好多“新”事物!新生们,大家准备好了吗?为了尽快适应新学校、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大家都做了哪些准备,是否还有缺漏?大家是否早已对新的课程学习以及社团活动向往不已呢?学哥学姐们亲身经历、亲身体验后得出的Tips(小贴士),或许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可都是雕塑家了,而刘和珍烈士呢,则是大家的处女作。请同学们自告奋勇地为你心目中的刘和珍君塑像吧。希望大家牢记“马太效应”,奋勇站起,侃侃而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将你的“所以然”告诸全班。谁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大家一听玩游戏,立即来了兴趣,便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老师大声道:“请大家安静下来!”教室里才安静下来,于是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角色体验”,咦,这是什么意思?我还真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呢。  相似文献   

13.
他们     
【2008上海高考作文题】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诗经.国风》《爱情描写的文化内蕴,认为风诗所昭示的文化意蕴包括:揭示了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肯定和颂扬了爱情的忠贞和对婚姻的专一,张扬了在爱情婚姻上自由意识的萌发和个性的沉醒,展示了具有传统色彩的“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中庸之爱。  相似文献   

15.
《新少年》2009,(10):44-45
人们常称鳄鱼为“冷血杀手”,可见鳄鱼是多么可怕。但现在鳄鱼不可个白了,这是为什么?请看大家的奇思妙想吧!  相似文献   

16.
从古至今,挣多少钱一直是很隐讳的话题。但最近一段时间,一种被称为“晒工资”的现象却在网络上悄悄流行开来:一些人把自己的职业、收入和收支情况分门别类地列出来“展示”,有时甚至具体到每天的伙食补贴。很快,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家纷纷讨论:“晒工资”为什么这么流行?这里面,真的只是好奇心这么简单吗?  相似文献   

17.
王挪亚 《金陵瞭望》2006,(14):27-27
“超额完成任务”是好现象吗?这个问题作为问题提出似乎有些可笑.“超额完成任务”几乎是各种表扬大会、表彰大会用于表扬先进人物或单位、树立榜样的标准性、格式化语言.是大家求之不得的殊誉,难道“超额完成任务”还有错吗?!但笔者认为“超额完成任务”并不都是好现象。  相似文献   

18.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据说不少网友在转载这句话的同时,跟帖都是“泪奔”二字。你还记得这些年教过你的老师吗?有没有哪一位老师特别关心或者严厉责骂过你?有没有哪一位老师让你无比景仰或者又爱又恨?有没有哪一位老师给你带来了铭记一生的教诲?新学期,我国第30个教师节也来到了。本期“恩师难忘”栏目,小编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年陪伴大家走过青春岁月的老师,重温那些令人感动、令人难忘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9.
《新少年》2009,(6):44-45
有句常言叫:“秋风扫落叶”,意思是说,秋天到了的时候,树叶就会纷纷落下。现在,秋天的树叶为什么没有落下呢?请看看大家的奇思妙想吧!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台下声音:“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比如说,如果今年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是这样教我的学生的。惟有这样的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是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