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的研究,大多是在宏观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苏联的大党、大国主义及国家利益冲突与中苏关系的恶化;意识形态因素对中苏关系的影响;中苏两国领导人毛泽东与斯大林、赫鲁晓夫的个人因素和中苏关系的破裂;"冷战思维"对中苏关系的影响等等.其中,许多文章并不是单独从一个方面去探讨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而是从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随着对中苏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的学者利用最新解秘的档案,开始研究个案与中苏同盟破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完整体系,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其中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是最高原则和立场,献身使命是践行途径,崇尚荣誉是根本标志。这种逻辑联系要求我们始终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坚决捍卫党的执政地位;积极参加国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高打赢能力,推动国防建设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边倒”是毛泽东在建国前夕对新中国在外交上坚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立场的形象表达。本文拟重点考察毛泽东在制定“一边倒”外交政策过程中的国家利益考量,认为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外交利益是“一边倒”外交政策形成过程中毛泽东所重点考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概括毛泽东思想多方面的内容以后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的上述思想路线,我们党必须永远坚持。”  相似文献   

5.
纪念“五一口号”,不能回避毛泽东1947年11月30日的电报和斯大林1948年4月20日的复电。能否像米高扬说的,由于斯大林的电报,中国共产党才改变了对资产阶级政党的政策?实际上,联合各民主党派组成联合政府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一贯主张,是中共的纲领。毛泽东的电报实际上是表明要与苏联站在一起,摸了斯大林在政党问题上的底。而斯大林即获得了很大的满足,从而改善了中苏关系。斯大林的电报推动了中共加快新政协的步伐是有历史意义的。但这种意义是有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只能是中国的产物,只能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共同选择共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透视毛泽东     
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异常平实,经济战略注重实用。在社会主义世界里,毛泽东对斯大林主义的批评是最全面和最深刻的,他不止于批判而且着手创造不同于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大跃进”与“文革”一样,长远来看,也有一些积极的结果。毛泽东“造反有理”的断言结合文革的经验使中国人相信要让党内官僚真正负责就必须建立起民主制度。毛泽东的“群众路线”不仅与他的认识论紧密联系,而且还表现在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他本质上倾向民主,但是由于环境所迫不得不大权独揽,他这么做正是为了捍卫民主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1943年斯大林曾经预言:“我知道,我死后有人会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我的坟上,但历史的风会毫不留情地把这堆垃圾刮走。”历史正如斯大林预料的那样发展的。斯大林去世以后,在苏联国内以及国际范围内出现过两次大规模的反斯大林浪潮。1956年,斯大林刚刚去世不久,赫鲁晓夫就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抛出了一个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这个报告,用毛泽东的话来说,赫鲁晓夫从“过去把斯大林捧得一万丈高”,“一下子把他贬到地下九千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利用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诬蔑和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全世界掀…  相似文献   

8.
认真研读《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13册),便不难发现,从1966年5月到1976年9月,毛泽东的文革心路大体经历发动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大革命和捍卫文化大革命三个阶段.前后长达10多年,毛泽东最终不仅没有结束文化大革命,达到“天下大治”,反而以捍卫文化大革命走到生命终点.究其根源,是毛泽东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所致.  相似文献   

9.
当前关于毛泽东及其思想的历史比较研究中存在诸多方法论误区,需要分析辨明并厘清其中不当之议。有人缺乏比较双方的深入研究,打着历史比较方法的旗号进行机械类比,描绘出毛泽东的所谓“新形象”;有人诉诸抽象人性分析,通过历史比较方法,试图挖掘出毛泽东的“另一面”;有人简单套用历史比较方法,推崇和照搬西方史学理论,对毛泽东进行不具可比性的历史比较研究。只有站在国家立场和民族立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比较方法,才能客观科学地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在1957年至1976年经历严重曲折,这与毛泽东个人认识上的偏差和理论迷失直接相关,而毛泽东个人认识偏差和理论迷失的直接诱因是中苏关系的恶化。中苏对待斯大林错误的初步分歧导致毛泽东改变对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判断;中苏关系的恶化加深了毛泽东对国际国内修正主义危险性的认识;中苏关系的破裂强化了毛泽东对“继续革命”的必要性的认识。毛泽东思想发展经历的重大曲折是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杨金华 《中华魂》2013,(19):22-23
在苏联剧变前夕,苏联理论界背离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大搞"填补历史空白点"和"重新编写历史"活动,掀起历史虚无主义的逆流。自由派借机编造各种奇谈怪论或者捏造各种谎言丑化国家领导人。有人把斯大林描绘成专制暴君,是历史上最大的"杀人犯"。他们无视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打败法西斯、捍卫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基本事实,反而污蔑斯大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在丑化完斯大林后又把攻击矛头指向列宁,自由派轮番上阵,口诛笔伐,说斯大林之所以"罪恶累累",是因为"列宁带了个坏头"。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内”。 斯大林同志曾指出:“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31页)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从内容来看,它包括社会主义生产的  相似文献   

13.
当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看到毛泽东乘美国吉普车检阅部队的照片,他想,一位共和国的领导人竟然没有轿车坐?便指示莫斯科汽车制造厂,专门为中国领导人制造了“吉斯110”和“吉斯115”两辆轿车。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斯大林把这两辆车赠送给毛泽东。如今,军事博物馆中展出的就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曾一度拒绝互换条约,使葡萄牙占领澳门合法化的企图未能得逞。1887年,葡萄牙通过中葡《北京条约》攫取了对澳门的“永驻管理”权。民国年间中葡新约的签订,又使葡萄牙殖民者失去管治澳门的法律依据。近代中国历届政府始终都坚持对澳门拥有领土、主权的严正立场,并为之作出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改革者,他从不迷信“本本”,不盲从照搬外国的模式与经验,而总是孜孜不倦地探索,不断地试验,努力寻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关于改革的思想。本文仅概要地阐述毛泽东同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就教于读者。 一、毛泽东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确立和发展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我们党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不得不师从苏联,把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整套观念和体制移植过来,“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的,自己的创造性很少”。尽管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但也不得而为之。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揭露了苏联的某些弊端,“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从而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重新认识苏联模式和经验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毛泽东同志认真反思照抄苏联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了我国几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56年 4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开始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既标志着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16.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间毛泽东访问苏联时,斯大林向毛泽东转交了一份被称为《十二点建议》的文件。这是科瓦廖夫就毛泽东访苏而向斯大林提交的一份报告,题为《关于中共中央政策与实践的几个问题》。除报告起草者及斯大林和毛泽东以外,知情的只有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最高层的少数人:莫洛托夫、贝利亚、马林科夫、米高扬、卡冈诺维奇和布尔加宁。报告原件现保存在斯大林档案馆里。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后,孙科是国民党内抵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较早形成了“联苏制日”的外交思想.1932年初他出组内阁,提出“对日经济绝交”方案,力主长期抵抗以挽救危亡,并积极推动中苏关系的恢复.抗战初期亲访苏联,为中国争取到可观的军事物资援助.关于战后世界安排及中国外交,孙科主张彻底摧毁日本军国主义,并继续坚持与苏友好的立场.  相似文献   

18.
1989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戈尔巴乔夫时总结了他晚年干的几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调整了与苏联的关系”。作为中国改革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如何调整了中苏关系并使之正常化,他的这一战略思路又是如何构成的,搞清楚这一问题对于深入理解《邓小平文选》第  相似文献   

19.
试析毛泽东社会主义模式探索的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改造急促完成后 ,毛泽东开始对中国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探索 ,人民公社化理论是这一模式的核心 ,后来虽然毛泽东对其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但他始终在坚持和捍卫它 ,直到《五·七指示》的发表 ,最后使自己的模式完整化、系统化。实践证明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是不成功的 ,但却成为今天探索的成功之母  相似文献   

20.
对于1939年8月斯大林为何决定与法西斯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学界历来看法不一。从苏联方面来说,这是斯大林在当时极其复杂的国际关系背景下,从苏联自身的安全利益出发,做出的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决定。这个决定的做出是斯大林对当时国际形势综合考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