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同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新军阀的斗争中,批评了党内“左”倾和右倾两种错误倾向,创造性地阐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理论,并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以后为全党所自觉接受,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共产国际对中国民主革命“非资本主义前途”的指示,便中国共产党彻底抛弃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但是,指示的含义并不很清楚,随后党内又接连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毛泽东在和“左”的右的思想的反复斗争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正确地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战略方向问题,为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开辟了现实的道路,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转变论升华到一个新的理论层次。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观点认为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就是“城市中心论”,视其为反对中国革命道路的代表之一。作者认为这种观点既缺乏史实根据,又没有作具体分析。瞿秋白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始终是在“城市中心论”的外壳下进行的,但他的理论的核心内容,基本上符合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所以不能因为瞿秋白的思想在某些方面同“城市中心论”的雷同而抹煞其本质区别,从而把他的错误同李立三、王明的“左”倾错误等量齐观。但我们又不能以秋白理论的内容来否定其形式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以下简称《战略》)是毛泽东同志为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他第一次在军事领域中深刻阐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法和军事斗争的矛盾运动,彻底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者,特别是“左”倾教条主义者错误的军事思想,从而为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毛泽东同志进一步从哲学上概括和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作了理论准备。研究这部著作在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对于理解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85年的光辉战斗历程。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革命战争在党的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927年蒋介石叛卖革命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既取得巨大的成功,也经受了1934年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和中共中央不得不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着重从军事上批评和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使红军和党中央在…  相似文献   

6.
大跃进时期的“左”倾思想探析翁有为大跃进时期的“左”倾思想,上承1957年的反右斗争,下启1959年庐山会议党内错误批判彭德怀及其后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内领导层认识分歧和“左”倾思想发展的关键点。因之,对大跃进时期。左”倾思想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我们党内第三次“左”倾冒险主义的代表。王明等人打着反对李立三“左”倾错误的旗号,推行更“左”的错误路线。他们夸大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夸大民主革命中反资本主义、反富农斗争和所谓“社会主义革命成份”的意义,把反资产阶级和反帝反封建并列。他们不承认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和长期性,继续强调全国性的革命高潮和党在全国范围的“进攻路线”。他们轻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农村游击战争的极端重要性,一味追求在大城市举行武装起义,梦想以此达到所谓“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王明的这些主张,超越了革命发展阶段和客观实际可能,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革命力量都受到极大损失。一九三五年一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革命出现了新局面。在日本帝国主  相似文献   

8.
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产生的条件、完成的任务虽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毛泽东和邓小平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中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使中国不断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这是同“左”倾错误斗争取得的伟大成果。要坚定不移地沿着各族人民都拥护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历史将证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道路和毛泽东开创的革命道路一样,是一条成功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论张闻天与毛泽东在遵义会议期间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闻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袖之一,30年代初曾犯过“左”的错误。本文论述了在遵义会议期间,他摆脱与批评“左”倾军事路线,与毛泽东同志密切合作,为确立和维护毛泽东对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起草了会议的光辉成果《遵义会议决议》,在遵义会议之后为巩固会议成果又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大革命失败后,刘少奇的行动轨迹表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主要在国民党统治区即白区工作。期间,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毛泽东、朱德等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开创的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等苏区,遭到了国民党蒋介石的一次接着一次的反革命“围剿”。白区无疑笼罩着白色恐怖,党的工作和群众斗争环境更为恶劣。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路线错误被纠正以后,早已存在的“左”倾错误增长起来,并且连续三次统治了中央领导机关。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左”倾错误的代表人物都提出和推行了“左”的一套;在关于白区工作的策略指导上,他们在敌人统治力量强大、革命力量遭受  相似文献   

11.
“团结——批评——团结”,这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正确处理党内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针和方法,是我党处理党内和人民内部关系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这个方针,是在同党内的“左”、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同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和实行以来,已有将近四十年的历史。正确地总结四十年来、特别是建国以来贯彻这个方针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①这一英明论断,给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反倾向斗争指明了方向。“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危害.民主革命时期的三次“左”倾错误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1957年开始的20年的“左”的错误,特别是10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的党和国家带来了特大灾难。为什么“左”的东西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长期居于党内统治地位,以至于在改革开放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1927年,革命在遭受“左”右倾错误特别是“左”倾错误造成严重损失之后,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前途和动力等根本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终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并顺利地进入社会  相似文献   

14.
《反对本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篇重要著作,是在共产国际不顾中国革命实际的“瞎指挥”和党内盲目执行国产国际指示从而严重“左”倾的形势下,在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无法得到执行甚至备受指责和非难的情况下产生的,已经具备了党的思想路线的雏形,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它所强调的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及调查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全面论述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党内连续出现以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为代表的三次“左”倾错误的社会、历史、组织、国际和思想五个方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历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七年,一场迫害、残杀中国共产党人及工农群众的血腥屠杀在中国大地上蔓延,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面对乌云翻滚的现实,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政策开始了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对此应作何评价?它与中共党内不久出现的“左”倾错误的关系如何?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客观地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本文试就这些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批判了“左”倾错误,正本清源,恢复、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执政党建设的学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正确解决执政党的建设问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在党中央占据了领导地位。在土地革命问题上,否定和反对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极力推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左”倾政策,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毛泽东在遭到排挤和打击的困难情况下,仍坚持从实际出发,同这种“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做法进行了艰难复杂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团结——批评——团结”,这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正确处理党内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针和方法,是我党处理党内和人民内部关系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这个方针,是在同党内的“左”、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同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和实行以来,已有将近四十年的历史。正确地总结四十年来、特别是建国以来贯彻这个方针的经验教训,探讨它的丰富内容和重大意义,对于加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促进政治上的进一步安定,搞好经济调整和现代化建设,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红军长征是革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日军侵华加速、党内存在“左”倾错误,内外交困之下,中国共产党决定长征。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统一战线策略,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到沿途经过的各个地方,全力争取地方军阀、少数民族和宗教人士的支持。统一战线策略的实施极大地减少了革命力量的损耗,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统战思想和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