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877年移居中亚陕甘回族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干族是前苏联100多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至今人口总数已过10万。他们主要散居在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据1979年苏联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人有26661人,哈萨克斯坦22491人,乌兹别克斯坦3000人,共计52000多人①。由于东干族鼓励生育,人口增长迅速,到1990年作者访问中亚时,东干族学者及群众都坚持说他们总人数已达10万。具体分布:哈萨克斯坦有4万,吉尔吉斯斯坦有4万,乌兹别克斯坦有2万。中亚东干族是中国穆斯林的一支,其主体是1862年~1877年陕西甘肃回民起义军的后裔。至今…  相似文献   

2.
中亚东干族的主体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陕甘宁回民大起义义军的后裔 ,他们是一个极有个性与特色的侨民群体 ,尽管离乡去国 ,在中亚多民族地区定居了 1 2 0多年 ,和诸多民族发生了融合 ,但他们至今还保留着中国晚清时期西北回民的特色。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楚河及伊塞克湖一带就是东干人生存、繁衍、发展的地方 ,楚河、伊塞克湖、托克马克、八拉沙衮、怛逻斯等都是昔日丝绸之路上必须经过的繁华地域 ,它们的名称曾屡屡出现于古人的笔下。通过对中亚东干地望的笺证 ,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相似文献   

3.
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的东干族,是130年前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后于1877年迁居中亚的华人后裔,现已发展到10万余人。他们从中国带去了许多民间故事,在口传过程中,也发生了某些变异。此处选取有代表性的三个民间故事及其异文加以比较研究,以揭示中国文化在中亚的传承与变异。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驻村实地观察、体验和调查,从择偶、婚龄、婚嫁礼俗、婚礼程序、婚后礼仪5个方面分别对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的婚礼习俗进行描述,比较分析了吉尔吉斯斯坦两种不同地域背景下东干族的婚礼习俗,总结出吉尔吉斯斯坦东干人婚俗保持不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孟长勇 《学术探索》2009,(6):123-127
中亚东干族是中国陕甘回民的后裔,是因战争迁徙而聚居于哈、吉、乌三国的华人群体。本文考察中亚东干族的形成,分析其突出的文化表征,阐述东干文化对中国汉文化的继承,介绍国内对东干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与中亚地区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同源异境三方言百年演变比较研究”,是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4BYY033。该课题是一项跨国语言(方言)研究,课题负责人刘俐李教授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课题研究对象为“三方言”:陕西关中方言,新疆焉耆方言,中亚东干语。东干语分布于中亚三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孜别克斯坦。东干语内部有两种方言(陕西支和甘肃支)。东干人的祖源系清末移居中亚的我国西北回民。课题涉及的东干语(陕西支)和焉耆方言是130年前关中回民移居现址所形成,二者是关中方言的裂变体,因此东干语(陕西支)、…  相似文献   

7.
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中部,北靠俄罗斯,西濒黑海,南与伊朗,阿富汗毗连,东南与我国新疆为邻。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5个共和国,东西长约3000公里,南北宽约2000公里,总面积为399.44万平方公里(其中哈萨克斯坦为271.73万平方公里,占68%),总人口达5180多万人(其中乌兹别克斯坦为2070.8万,占40%)。 一、中亚地区经济现状及特点 中亚地区原分为两个经济区,即哈萨克斯坦经济区和中亚经济区。中亚经济区包括乌、吉、塔、土4个共和国。这两个经济区各有其经济特色和资源优势。 1、中亚地区当前经济现状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在中亚的复兴马占芳据1989年苏联人口普查资料,苏联由129个以上的民族组成,其中有30多个少数民族属穆斯林。这些民族大多数聚居在中亚,即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伊斯兰教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大西南川滇边界地带居住着数万蒙古族同胞。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盐源、盐边、木里等县和云南省宁蒗县。一说有五万余人,一说有七万余人。他们离开北方草原已有六、七百年光景了。最近我们一行五人到盐源、木里两个县进行了实地考察。 盐、木二县蒙古族约有两万余人,自称“纳日”,他称“摩梭”。昔日曾把他们称为摩梭族。现在,不少报刊杂志也有把他们当作纳西族的一支来介绍的。但是这些“纳日”人一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自1991年下半年相继宣告成为独立主权国家以来,迄今已有5年多。在这段时间里,中亚五国政治经济形势走向如何?五国怎样处理多元化对外关系?民族和宗教问题对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究竟产生多大影响?中国与五国的双边关系(尤其是经贸合作领域)又有哪些成就和问题?鉴于中亚五国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重要,又是我国西部的重要邻邦,这些问题自然为中国学术界所关注。正值春风送暖之际,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研究所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于4月ZI日联合举办第…  相似文献   

11.
哈萨克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并有鲜明民族特色文化和文学遗产的民族。我国的哈萨克族约110多万人,分布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地区,其次是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也有分布。聚居最密集的地区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辖的阿勒泰、塔城、伊犁地区。此外,还有哈密地区所属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昌吉回族自治州所属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哈萨克族文学史》(三卷)的编写并非偶然,是与我国各民族历史、民族志、文化、文学研究逐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一批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密切相关,尤其是与对哈萨克族历史和文化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为“伏羲学”系列论文之一。作者运用遗传学、考古学、文献学三重讧据,论证了上古华夏区域四大族群的不同文化特征:西部伏羲族是唯一的彩陶族,东部黄帝族、东夷族、南蛮族是三支玉器族。进而根据百年考古出土的大量彩陶纹样,论证了公元前6000年伏羲族在祖地甘肃天水大地湾历法“开天”,伏羲支族在先仰韶一仰韶一龙山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东扩“辟地”,伏羲族历法和彩陶随之东传到东部三支玉器族。龙山末期(公元前2000年)黄帝族南下入主中原,征服伏羲族、东夷族、南蛮族,建立夏朝。  相似文献   

13.
哈萨克族是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之一,由于历史的变迁,现巳成为当今世界上人口逾千万的重要的跨境民族之一。我国的哈萨克族现有人曰111万余人①,主要聚居在新疆天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其中,由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组成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我国哈萨克族最主要的聚居区。此外,新疆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以及甘肃、青海的部分地区也是我国哈萨克族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区。哈萨克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族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塞种、月氏、乌孙等。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契丹、蒙古等族也先后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中亚五国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东邻中国,西至里海,北起俄罗斯,南接伊朗和阿富汗。原苏联解体后,获得独立的中亚国家开始寻找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下面具体对中亚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作一评述。一、中亚五国与俄罗斯和独联体的经贸关系中亚国家是俄罗斯传统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中亚国家的运输和输油管线以及其它经济纽带都同俄罗斯联系在一起,在原苏联时期形成的这种经济关系在联盟解体后,并未发生大的变化。中亚国家同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间的贸易在中亚对外贸…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族是指居住在我国境内并有我国国籍的俄罗斯人,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的俄罗斯族人口为15609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还有一部分散居在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右旗以及黑龙江省逊克、呼玛等县。俄罗斯族大多信仰东正教,少数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为“伏羲学”系列论文之一。作者运用遗传学、考古学、文献学三重证据,论证了上古华夏区域四大族群的不同文化特征:西部伏羲族是唯一的彩陶族,东部黄帝族、东夷族、南蛮族是三支玉器族。进而根据百年考古出土的大量彩陶纹样,论证了公元前6000年伏羲族在祖地甘肃天水大地湾历法“开天”,伏羲支族在先仰韶-仰韶-龙山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东扩“辟地”,伏羲族历法和彩陶随之东传到东部三支玉器族。龙山末期(公元前2000年)黄帝族南下入主中原,征服伏羲族、东夷族、南蛮族,建立夏朝。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地的广东籍华侨、华人约有1500多万人,广东籍港澳同胞有400多万人。他们一向热爱祖国,关心桑梓,素有在家乡兴办各种公益事业的优良传统,在捐资兴学方面,尤为突出。仅近年的统计,从1978年至1985年,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我省捐资  相似文献   

18.
柔然族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柔然人的族源,据《魏书》与《北史》的《蠕蠕传》所志,出于“匈奴”或“东胡”;后人又说出于“鲜卑族和通古斯族”的“杂种”等等。本人认为,柔然虽与东胡同种而非同宗,应该是东夷人(氵岁)闾的宗支。现就以上问题,一一加以考订。柔然人不是匈奴族的后裔认为柔然人是匈奴族者,南北朝各国史皆有是说,但皆无证明。唯中国史法:凡北方民族皆曰“狄”、“猃狁”、“匈奴”。唐人修《晋书》总称“北狄十九种”  相似文献   

19.
根据目前可以接受的定义 ,中亚由五个独立的国家组成 ,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该地区地处欧亚大陆心脏地带 ,幅员辽阔 ,面积达 15 0多万平方公里 ,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和枢纽 ,同时也是影响欧亚大陆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 ,中亚地区的战略作用日渐突出 ,独特的地缘优势、丰富的能源和其他战略资源使得它成为大国争夺的目标 ,其中美国和俄罗斯是这场争夺战的主角 ,为了从中亚谋取各自的利益 ,二者充满了矛盾与争斗。本文试图从美俄争夺中亚的分析入手 ,对中亚各国策略应对进行初步探…  相似文献   

20.
周族与西戎     
综观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历史,他们的兴起都有戎夷相辅助,它们的灭亡也都有戎夷力量参与其间。而夏、商、周三族与四夷的关系之中,以周族与西戎的关系最为密切。西周王朝的兴衰成败都与西戎关系至为密切,周族与西戎的关系,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推测周、戎关系的古老因缘周族和西戎都与上古的炎黄部族具有渊源关系。根据上古传说,黄帝、炎帝部族活动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它们与活动于海岱地区的太吴、少吴分别为东西两大部落集团的首领。据《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