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些名词(或动词)在保持原有词性的同时,又能在其它语言环境中用作动词(或名词)且功能意义相对稳定、词形不变,这样的一类词叫做名动同形词,这种现象就是名动同形现象。识别这种语言现象的关键是分清它是词类活用还是词的兼类。以词类的功能意义是否对等,可以把它分为功能意义对等的名动同形词和功能意义不对等的名动同形词两类。其特点主要有:一、作为名词和动词,读音相同,词义之间有联系;二、有一般名词和动词的特征;三、通常不能重叠使用;四、充当主语或宾语时,谓语有四种情形。使用名动同形词时要避免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2.
日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汉字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字形上与汉语相同或相近 ,一般称之为汉日同形词。汉字和汉字词的存在反映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 ,在某些方面或一定程度上便于语言的学习和语言的沟通。然而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由于中日两国各自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不同 ,汉日同形词中有很大部分在语义、适用范围等方面呈现出差异。本文从词义的角度分三个方面对汉日语中存在的同形词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郝立新 《理论界》2012,(3):148-150
现行规范汉字无论是读音、形体还是意义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例外现象。这些例外现象违背了汉字发展的一般规律,打破了汉字的系统性,造成了汉字中的不和谐现象。形声字根据声符类推出来的读音不能很好地表音。合体字偏旁很多,有时同一偏旁作用不同,有时相似偏旁难以区分。一个多义词的意义与其他词的意义相混,有时形体比较接近,有时形体区别明显。  相似文献   

4.
潮汕方言中有不少所谓有音无字的口语词,其中一些往往是常用词。这些词多有本字,但其常用字音与口语词读音相去甚远,一般人很难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读音联系在一起。本文考释了27个口语中常用的"有音无字"音节的本字。这些音节通常保留了古代不同历史层次的读音,是研究汉语语音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语词意义的本质和逻辑结构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词的意义 (“词义”)是语词符号所承载的语言共同体关于对象的观念信息 ,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物性词义和物性照应性词义。语词 ,既有客观意义又有主观意义 ,既有形式意义又有内容意义 ;本质上 ,词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西方语言哲学关于词义本质的理解往往失之片面。词义由概念义、意象义、色彩义三部分构成。概念义不等于“科学概念”或所谓的“概念 (词项 )的内涵”。意象义是一种基本义、理性义。在语用世界 ,概念义、意象义、色彩义在整个词义结构中的地位 (比重 )会因语词使用者、解释者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6.
意义的双层性及其在成语、惯用语划分中的具体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意义的双层性指某些语词既具有字面的表层意义,又蕴藏着含而不露的深层意义,而且两者并不完全相等同,其间存在着引申、比喻等等关系。固定语中的成语即存在着这种语义特征,而惯用语的字面表层意义则总是等同于它所要表达的全部意义。因此,意义的双层性当是区分成语与惯用语的重要标准。本文从意义的双层性应如何判断、固定语中局部构造成分的意义观层性,以及固定语比喻式结构的不同形态等角度和层面,阐明了成语与惯用语的具体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7.
同形词是古汉语词汇系统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同形词的本质是词汇意义的质差。同形词与兼类词有复杂的交叉现象。同音假借、词义引伸、词汇的系统演变是同形词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李晨阳教授认为自然种类词不是严格指示词,给自然种类命名具有不确定性,用以命名的样本可以代表不同层面的多个自然种类,由此自然种类词的指称是不确定的,相关个体是否为某自然种类实例应由主体后天决定,因而表达自然种类本质的后天必然命题是不存在的.但指称不可测知论题是有条件的,蒯因是用它来反驳绝对指称观,进而论证本体论的相对性;相对一个拥有既定翻译手册的语言共同体,语词都有确定的指称.作为一类特殊的语词,自然种类词相时于语言共同体也是指称确定的 确定其指称的意义是一类社会性建制,被分配至语言共同体内不同人群:命名者的意向、兴趣等语境因素形成了最初的核心范型意义,一般成员拥有的正是范型意义,相关专家则掌握着发挥解释范型作用的识别标准意义.基于上述讨论,就可以较合理地应对李晨阳教授向直接指称理论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志纯同志多年来从事汉语的研究和教学,好学深思,勤于探索.写过多篇带有开拓性的很有份量的学术论文.1980年我读到他写的《淡淡给词归类的一些问题》(见《语文知识丛刊》1981年第二辑)这篇论文.论文吸收了五十年代词类讨论的成果并有所发展,详尽地论述了“给词归类的标准”、“兼类词和读音不同的同形词不能混淆”、“词的兼类和词类活用不能混淆”以及区别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介词和动词、介词和连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的标准,并阐释了一些归类的词例.我读了这篇  相似文献   

10.
邓建 《理论界》2009,(11):144-145
中国古代文学之"选本",应该是中国古代选家按照一定的意图和标准选录多位作家之文学作品于一编的文学文献。从还原中国古代文学选本编纂原生态的角度出发,小说选本不应纳入中国古代文学选本的范围,词选本则应包括在内。选本与总集、丛书、诗文评等相关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较为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亲属制度的四结构即:称谓结构、语词结构、意义结构与范畴结构,是从对景颇族亲属称谓体系的调查研究实践中,通过民族学与语言学两种角度的观察比较体会和总结出来的。近年来在对阿昌亲属制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的过程中,四结构分析又一次帮助我认识了其体系的结构与演变。总的说,称谓结构、语词结构、意义结构与范畴结构四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个体系的四个不同的侧面和视角。从不同视角,对不同侧面进行分析和综合,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体系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大招》产生时期应早于《招魂》,当为战国时期民间招魂词之原始记录.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确认,一是从《大招》之"大"的意义看其产生时间;二是从语词"只"看《大招》之地域性和民间性;三是从《大招》的错简误读看其原始记录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辽陵帝后哀册出土以来,五十余年间契丹文字研究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一九七七年《内蒙古大学学报》发表的《关于契丹小字研究》一文(以下简称《研究》),从识读汉语借词入手,拟定了百余原字的读音,将契丹小字研究从推断文义的阶段,推进到了辨识读音的阶段。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笔者则从字源与契丹语词方面作了初步研究,因为契丹文字原以汉字为本创制,所以,认定所本之汉字,对于了解文义与读音,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比如大字有皇帝二字,显系汉语借词,其读音与意义,均与汉字相同。又如小字有百  相似文献   

14.
自然语言逻辑是现代逻辑的一个崭新分支,词项研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逻辑要求我们对潜藏在词项中的逻辑关系作细致的分析””,作为一门蓬勃发展中的边缘学科,语言逻辑的词项外延关系问题,涉及传统逻辑和语言学的诸多方面。为了促进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本文提出若干新的看法,作为一次探索,敬祈方家指正。词项(Lexicalitem),是运用语词符号,以语词意义为中介,指谓不同事物对象的语言表达式。词项作为具有语词形式的概念,既包括表达个体对象的个体词项,也包括表达某一类事物的普遍词项。个体词项以同类事物对象中的个…  相似文献   

15.
刘博 《理论界》2013,(8):148-150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推广多年,但一些异读词在实际生活中仍存在读音分歧,并影响到了人们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表现。为了证实这个问题,笔者选取了部分存疑异读词,在社会大众中进行了一项关于读音倾向的问卷调查,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这部分词的审定标准的确与大众倾向读音脱节,也不具备继续推广执行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对于模糊语的定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尝试,各有千秋,但尚未见到公认的定义。本文将以下情况定义为英语模糊语:①模糊词或词语的意义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或词语来表达相应更为准确的意义;②模糊词或词语是有目的的和毫不掩饰的模糊;③模糊词或词语的意义是由其内在不确定性所引起的。一、英语模糊语的语言形式1.模糊附加语在某些场合,说话者为了把话说得更准确,加上一个单词或短语,反而给人以模糊的概念。例如:Thecountryhasapopulationofaroundthreemillion.“threemillion”这个精确的数字因有附加语“around”而变得模糊。又如:(BBC…  相似文献   

17.
试论元曲语汇的口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冬梅 《理论界》2006,(6):254-255
要继承元曲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必须对它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理解元曲的关键,还在于把握其语词的准确含义。而掌握元曲语汇的主要特色——口语性,将对理解元曲语词的意义,辨识元曲语词的读音很有帮助,并可为汉语词汇史、语法史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8.
郝立新 《理论界》2012,(4):158-161
现行规范汉字中读音、形体和意义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和谐现象。读音不和谐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语音的发展、中断的变化、方言的影响、异读的结果、声符不能准确表音等原因造成的。形体不和谐现象,是同源分合、形体演变、整理不当、偏旁作用降低等造成的结果。意义不和谐现象产生的原因,有意义变化、意义偶合、同源分化、同音假借、义符不明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汉语词"小"的英译进行了探讨,认为"小"字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有不同的含义,英译时应根据"小"字语义细微差别选择适当的英语词表达.  相似文献   

20.
李蕊 《学术探索》2012,(11):134-137
汉语和日语中有不少同形词。这些汉日同形词中有一部分是在两千多年前汉字传入日本时保留下来的;有一部分是日本人在吸收西方文化时,使用汉字造出来的新译词,而后又被引入汉语中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我国制造出来的新译词,被日语吸收过去的。中日两国语言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相互之间的影响涉及很多方面,尤其是文字、词汇的联系尤为紧密,但是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日汉同形词的词义产生了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