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已成为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2.
情感和语言学习有着密切联系.我们相信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那么情感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情感教学从情感纬度研究教学活动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师能充分地运用教学目标中情感因素进行情感教学,可有效地激发五年制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并可通过不断增强学生的成功意识,使学生重新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实现“知情并进”的完美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背景下,改变以往那些熬时间、拼体力的学校教育的今天,再谈构建高效课堂,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理应思考的问题.那么,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来说,什么是高效课堂呢?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重视“提高儿童品位和审美情趣”。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古诗,提高语文素养,要充分利用古诗丰富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发展”,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作为教师,应注重情境创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的形成,关注学生求知与实践的参与,关注学生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很多教师物理课堂教学涛声依旧: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态度价值观;重智商,轻情商。这种功利教育给物理教学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对物理学习无兴趣,学习困难,不仅知识、技能学习效果差,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爱因斯坦说:“单纯的专业知识灌输只能产生机器,而不可能造就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才。”下面我就高中物理学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涵,教育意义和培养措施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实施新课程以来,评价发展迅速,教师的评价观念、使用的评价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评价成为新课程教材与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学生素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对学生的学习有重大影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陶冶学生的情操,保护他们学习的良好情感和自信心,就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全新的定位,每一门课程都提出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这三个目标既各有内涵,又有机地统一在新课程目标中,反映了新课程目标的多元性、综合性与均衡性。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以“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创新以适应中职学生特点,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这一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实现教师角色由主导型向引导型转变。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改革教学方法、改变评价模式等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融入到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更加全面的提升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由单向接受性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有效地实现“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激发情感参与,实现有效互动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12.
肖凌猛 《决策与信息》2008,(12):170-172
《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认知、情感与文化是成人教育中《高级英语》课程教学策略的三大重要因素。就本文而言,认知因素是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词义认知能力和语篇认知能力及思维推断能力;情感因素是指构建高效的师生交流互动,消除学生的情感障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文化因素是指跨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文化对高级英语阅读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学语文教学已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一位英国教育学者曾这样说:"纵观英国历史,品德比知识重要,信仰比信息重要。"可见,道德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教育方式的成败。英国是一个非常注重教育的国家,尤其是针对未满16岁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更加凸显出渗透式与生活化的特征。所谓渗透式、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设置道德教育的课程、编写道德教育的教材,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和社会教育之中,实行情景化的道德教育,在日常学习、游戏和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学语文教学已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激励是经常用来鼓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它抓住了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促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体育课程所追求的健康与育人的功能,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志不强者则知不达”.志即感,没有情感,求知欲望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而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景,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中职学生中有相当部分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尤其是对语文课缺乏兴趣.那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一门较深的艺术,因而,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就更加突出.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表扬。”“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赞美可使人心理满足,心情愉快,奋发进取,尤其是那些工作、学习成绩不突出还有自卑感的人,赞美可使其扬起理想的风帆。俗话说:气可鼓不可泄。几句真心的赞美也许能创造一个奇迹,然而几句不当的批评也可能会葬送一个人的前程,令人自暴自弃。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更应该时刻注意,学会赞美那些幼稚单纯成长的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把他们培养成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教师对待学生应该“多赞美少批评”,赞美学生比批评学生的效果更好。那么,教师该如何赞美自己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19.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使我国蓬勃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新的高中课程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新的英语课程更加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高中英语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已不是“零起点”课程,课程的实施建立在学生必须具备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的基础上。由于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学习上存在很大困难。如何有效衔接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迅速步入高中信息技术学习的正常轨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普通高中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衔接教育的研究。实践证明,初高中信息技术衔接的“1322”策略研究和“1234”实践模式有效地解决了高中课程对初中教学现状的不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