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名实习社工。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时,我觉得社工很伟大,做社工应该会很有成就感。可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现在我做的一些事情很琐碎,有些事情自己也感觉无能为力。在工作中,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的观察力不够。现在我不断地怀疑:自己到底造不适合做社工呢?匿名读者 答:你提到了几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多年在内地从事社会工作期间曾见到的。我觉得很多充满热忱的年轻社工都会面对这样的挣扎,值得好好谈谈。你说到“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时,觉得社工很伟大”。社工“伟大”这个印象是怎么来的呢?2008年汶川地震后,志愿者及社工不畏路途险阻,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各尽其力帮助灾区人民。我在广州的同事也马上到了灾区开展评估工作,后来我们机构决定调派3名社工进驻灾区某村开展为期3年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一定是有意义的。进驻灾区的同事亦斗志高昂,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工作,毫无怨言。这工作算“伟大”吧?但我当时就要让同事知道,首先要对自己诚实,要承认自己的限制和需要,不要仅仅抱着一种牺牲奉献、不怕吃苦的精神,让工作蒙上太浓的道德色彩,使自己背上沉重的道义包袱。  相似文献   

2.
工作三年,该是怎样的心态? 初看到深圳社协通知的社工评分,着实是……五味杂陈。做社工,专业告诉我们要接纳,既要接纳自己的喜悦,也要接纳自己的失望。每一位督导都有自己的风格,同样,每一位社工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做一个让每一位受督导社工满意的督导?我认为基本不可能。  相似文献   

3.
常听新入职的社工说经常要在社区开展活动,不知道在活动中如何定位自己的专业角色。在与政府合作的过程中,社工开展的活动也经常受到质疑:“开展活动,随便找个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为什么一定要找社工去做?”诚然,开展活动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工作相比,更难凸显社工的角色与作用。然而,在内地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还比较低的情况下,社工要想在社区深入提供专业服务,首先需要扎根社区,与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而社区活动正是社工建立社区关系的一个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观察     
社工的槛尬 1月15日《中国新闻周干刊》报道说,尽管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社工职业的不一般,但是社工也有着自己的尴尬。例如,现在许多被政府“购买”的社工,做的却是行政工作。其次,他们往往比较担心自己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日前,东莞社工团队“启航计划”发布《东莞市社会工作者专业耗竭现状调查报告》,称社工极易产生耗竭的状况。而统计数据发现,近七成社工自认为社会地位偏低,因此认为社工人才极易流失。对此,有评论指出,留住社工要靠“面包”和“掌声”。作为一名东莞一线社工,笔者认为,薪酬可以在短期内满足和解决社工的诉求,但长期而言,留住社工还要靠事业和感情。对于刚毕业从事社工的人来说,薪酬往往是其考虑进入社工行业的第一要素。为此,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可以首先吸引有意愿从事社工事业的人进入这一行业。而要充分发挥这批社工的作用,还要管理好、服务好、使用好他们。例如,通过组织集中培训、老社工的传帮带、用人单位的接纳和指导,让新人职社工感受到这里是可以留下来开展工作以及实践自己职业目标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对新入行的社工而言,在面对一个社区开展工作时,往往会有一种“茫茫人海,不知从何入手”的感觉,要说服他人认同自己做的是专业社区工作,更感困难。  相似文献   

7.
40岁开始从事社工工作的顾丽娟现在是上海市黄浦区自强工作站老西门街道的社工。她的工作虽然并不惊天动地,却对对象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作为一个一线社工,她对如何于细微处打动服务对象的内心更有着自己独到的感触。  相似文献   

8.
进入深圳市南山区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之后,我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寻找到潜在的案主。毕竟社工在深圳开展的时间还短,很多市民还不了解社工,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寻求社工帮助。要开展工作,社工必须主动出击,去寻找需要帮助的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14,(27):57-57
社工A问:我是一名社会福利院社工。院中有一名1991年出生的孤儿,做过唇腭裂手术但留有伤疤,身体健康,自己在社会上找过工作,但每次工作时间都不长。他从小生活在福利机构中,对机构依赖思想特别严重,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散生活,还存在说谎、偷盗、欺负弱小的不良行为,说谎尤为突出,近期还以跳楼为威胁向福利院要600元钱。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知道社工是通过香港的电视连续剧,那时觉得社工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对它充满了崇敬和向往,期待自己在上海也能有机会从事这样的工作。但是,我大学四年学的是环境工程,毕业后的4年工作经历也都是与行政管理和秘书有关,似乎与社工并无交集。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北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第一批社工共有26名,我就是其中的一名。岗前培训结束后,我仍然迷茫,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工。大学的教育更多注重理论,社工价值观也好,工作手法也罢,自己的理解只停留在书本层面,并未在实践中真正运用过。  相似文献   

12.
社会工作在对案主提供帮助服务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一种理念,那就是“助人自助”,简单说就是帮助别人,然后在这样的帮助中使服务对象最终能够自己帮助自己,获得更为基本的能力。这一理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我们最终的服务目标紧密相连。我们为案主提供的服务并不是要案主从此可以依靠社工来解决问题,或是从社工这里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是要力图让案主在经过社工帮助后,  相似文献   

13.
在一家媒体工作的小马本科读的是社工专业,她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却在选择工作时犹豫了:“身边的亲戚朋友都觉得从事社工就是每天跟社区的大妈们一起,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不会有上升空间,没出息。”于是,小马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只有在休息的时候她才会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做做义工。  相似文献   

14.
如何面对谎言 如果涉嫌犯罪的青少年们在社工面前撒谎,社工该怎么办?的确,社工也是一个凡人,并没有什么超能力,也并不具备像警察一样的侦查权力,我们只能通过社会调查的多面验证、逻辑推理分析以及专业经验等进行判断。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我发现案主对自己的信息加以节选、夸张、加工、美化,甚至编纂等都是很可能发生的,而且这种现象在社工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并不少见。彭飞就是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5.
自我反省能力在社工的专业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它让督导老师从实践经验中得到启发,了解自身盲点,不固步自封。那么,在教学中,督导老师们在勉励学生要有自省的勇气时,自己又如何以身作则,获得进步呢?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实务是开展社会工作以及社工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在福利院开展社工服务是为了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引导和帮助他们自立自强,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河北省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作为民政部的试点单位在开展社会工作实务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遵循,照搬其他地方的做法也不现实,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地震后是中国社工的第一次大规模集体亮相。虽然这个舞台没有足够的流光溢彩,但社工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帮助了灾民,同时也历练了自己,检验和坚定了自己的职业之路。他们在灾后社工服务中的所感所得,同样值得品味。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名专业社工成长的第一步:认识自己的Being——自我的真实状态。正如香港理工大学的欧慕雪老师所说:“不管是在实务工作中还是在督导工作中,你首先要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你对他人的影响是怎样的。因为,社会工作在本质上不是一个运用技巧和知识开展工作的过程,而是一个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督导答疑     
《中国社会导刊》2011,(28):54-55
社工需要有怎样的知识储备及实务能力 社工A问:看了胡良喜老师在该刊6月(上)回答了关于专业知识的储备及实务经验如何平衡的问题。那么,要做好社工的基本工作,达到基本水平,我们需要有怎样的知识储备及实务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督导答疑     
社工A问:在刚进入小学进行驻校时,应该如何与学校建立关系? 答:社工驻校,是指服务机构外派社工到学校去开展服务,我们一般称这种工作场合为“第二服务地点”(Secondary Setting),就是说那里是人家的地方,什么事也是人家说了算,你要做好工作,就要得到人家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