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君稷其人其诗在清初诗坛和东北地方史研究中应该有一席之地,但有关苗君稷的一些基本问题目前或尚未弄清,或尚未形成一致意见,需进一步推考和澄清。有关苗君稷的记载在东北方志中留存甚少,但考之《焦冥集》、《盛京述见》、《扈从东巡录》、《归田集》、《城北集》、《定山堂诗集》、《干山诗集》、《光绪昌平州志》、《大清一统志》、《昌平外志》、《传奇汇考标目》(别本)等数种记载其事的清代文献,可判定其生卒年、字号、籍贯、身份、流寓辽东的时间和性质、家世情况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金代重臣王寂写下的《辽东行部志》是一部有关东北历史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的重要著作,从中可以了解到辽金时期阜新地区已经开发并相当繁荣,但几经战乱,雉堞圮毁,田园荒芜,人口流失.同时阜新地区的佛教事业在辽金时期却相当发达,即使在战乱之后,香火也很兴盛.  相似文献   

3.
“辽东外徼”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东外徼”考释刘子敏“辽东外徼”之称仅见《史记》与《汉书》中的《朝鲜传》,史学界探讨战国秦汉这这东北史,多有涉及,但直到现在,对其具体所指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未得出一种符合历史实际的正确结论。笔者撰写此文,打算从文献学和考古学两个方面入手,对“...  相似文献   

4.
明代东北南部的行政建置辽东都司及其下辖卫所,前人多有研究和著述,似乎已成定论。笔者认为对此尚有进一步探索之必要,特别是诸卫下设的所级建置更是如此,对此考述如下。1.定辽中卫:洪武十七年设置于辽阳城内。下设左、中、前、后四千户所,四所“俱卫治内,即均治于今辽阳城内。千户所外,设有盐场及铁场百户所。盐场百户所设在海州卫梁房口,铁场百户所设于都达里和三角山。《辽东志》盖州卫山川地图注日:“(盖州)西北到梁房口九十里”,《金辽志》山川条亦载:梁房口位于:“海州城西南七十里。”按此方位求之,梁房口关当在今盖县西北、海城市西南,应置于今营口县高坎附近。关于三角山,《辽东  相似文献   

5.
张廷玉《明史.地理志》向以体例严谨、言简意明而著称,堪称正史地理志的上乘之作。但其中的疏漏讹误似亦难免。以《地理二.山东》中的辽东地理为例,经据有关史料校读考证,中华书局点校本之相关部分仍有讹误十余处。其致误原由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6.
自明永乐七年设奴儿干都指挥司,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后,东北地区受中原文化浸染日深,诗歌创作日益丰富。明初辽东文人所创作诗歌因其地域原因而多展现长白山文化之特色,其中《辽东志》与《全辽志》所收录诗歌尤具代表性。以二书为考量对象,可窥知长白山文化对彼时辽东地区文人诗歌题材之影响,主要体现在重风景而轻时事、重佛寺而轻道观、描绘辽东特色风俗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金毓黻(1888—1961),字静庵,辽宁辽阳人。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始悉心致力于东北历史及其历史文献的研力。了927年撰著出版了《辽东文献征略》。此后一度曾任辽宁省教育厅长、省政府秘书长等职。了9卫年日本侵占东北后,曾诱迫他参加伪组织,经多方摆脱得免,在此期间,撰著出版了《渤海国志长编》、参与主修了《奉天通志》;1936年到南京避难,次年秋天到东北大学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任职,撰著了《东北通史)}。1944年主编厂《东北要览》。这期间,还撰公f其他一些著作和大量论文。解放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  相似文献   

8.
王寂《辽东行部志》和《鸭江行部志》记述了大量寺庙、僧侣和佛事,对宝严、崇寿、灵岩三寺和辽僧海山、金僧渊唯识、金尼智相的描述尤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叙及炽盛光佛信仰和禅宗渗透、流传辽东的史实,还保存了许多作者考订佛籍真伪和寺院始末盛衰以及即事诗文。其内容使不少当时辽东一带佛教存在和活动的踪迹得以流传后世,为佛教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  相似文献   

9.
《辽阳稿》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李化龙万历年间担任辽东巡抚时所作诗集。诗集虽然只保留数十篇诗稿.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辽东的社会面貌,见证日益严重的边疆危机,允称诗史。本文寻绎李化龙在辽东的活动轨迹,试图解读《辽阳稿》在东北古代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一书中,伊犁维吾尔人回屯与新疆绿营兵屯的收获计算单位都是分。回屯之分与兵屯之分能否等同?回屯是如何以分计算收获量的?回屯分的确切含义又是什么?国内学界有关回屯的文章对这些问题尚未涉及。日人佐口透氏在其《塔兰奇人的社会》(载《史学杂志》1964年)一文中进行了探讨,但其结论不无商榷之处。笔者不揣谫陋,试辨析之,作为对拙作《清代新疆的回屯》(载《西北民族学院学报》85年1期)一文的补充,并就教于有关专家学者。一、回屯之分与兵屯之分能否等同? 我们先来看《钦定皇与西域图志》一书中对回屯与兵屯分的记载。《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32《屯政一》:  相似文献   

11.
关于明代辽东的军屯,特别是运用明代辽东档案来研究这个题目,至今尚为鲜见。我们想利用《明档》,结合有关文献,对这个题目作一初步探讨。一、明初辽东军屯的建立和发展辽东军屯制度的设立,主要是由当时辽东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所决定的。洪武四年(1371年),马云、叶旺率兵入辽后,辽境并没有立刻平宁。明廷不得不派遣十万大军,长期镇戍辽东。而当时辽东的经济形势是,“元季兵寇残破,居民散亡,辽阳州郡,鞠为榛莽”,实在无力养活这十万官兵。这就不得不依靠海运从内地运送粮谷、布匹。人力、物力都是极大的负担。且海运之时,又极不安全,沉船溺海事故屡屡发生。在这种颇为困难的情势下,明廷为了免去戍军衣食之忧,减少内地运输之累,保证辽东官军长期驻守,才在辽东地区  相似文献   

12.
《项脊轩志》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归有光的名篇,数百年来,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是有口皆碑的琼章。然而,它的写作年代,历来都不予确指;由此,对文章内容的解释,也便出现某些不确之说。本文试对《项脊轩志》一文的写作时间作一考察;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归有光的生平、思想,谈谈对《项脊轩志》主题的理解,以求教于同好。《项脊轩志》载于《震川先生集》卷之十七。这篇文章是分两次写的,第一次已经写成完整的一篇(开头至“其与陷井之蛙何异”),我们把它称为“正文”;过了若干年后,作者又续写了一段文字,我们则称之为“补记”。下面我们考察一下它们分别作  相似文献   

13.
清代是方志编修的鼎盛时期。据《中国地力志联合目录》统计,我国现存方志有8264种,11万余卷,约占我国古籍的百分之十。而这些志书中,清代就有5685种,其中不少是名志佳构。梁启超在《中国近二百年学术史)一书中,列有清一代共计名志116种,其中通志15种,府志27种,州志9种,县志65种。在府志27种中,贵州为5种,其中之《贵阳府志》、《大定府志》、《安顺府志》、《兴义府志》均为邹汉勋主纂或参纂于道光年间和咸丰元年。一人纂编四府府志不仅为当时所少见,且皆被列入“著作之林”更为当时所仅有。本文拟就邹汉勋其人、邹汉勋来黔事…  相似文献   

14.
一最近读到广西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太平天国史丛书》之一——华强著《太平天国地理志》,受益良多,深感该书对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有补缺之功。昔司马迁作《史记》,有河渠书,班固撰《汉书》,有地理志。嗣后历朝正史,多具地理篇,其或缺载,后世学者往往为之补苴。  相似文献   

15.
流人,《释文》解为“有罪见徙者也”,《隋书刑法志》也说“流刑谓论犯可死,原情可降,鞭笞各一髡之,投于边裔,以为边卒”。这就是说,因罪而被流徙者,均谓之流人。流人由内地谪放辽东,自古有之。到辽金元,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已有大量流人被发遣到辽东,他们与当地兄弟民族,披荆斩棘,辛勤劳动,携手前进,对辽东经济发展,抗倭斗争,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金中期文人王寂《辽东行部志》记载途中所见苏轼书写陈舜俞《施食放生记》,经考确有可能,可补苏轼研究之不足;又记其子所寄葛次仲集句诗,经考为其《集句诗》集三卷,其所引集句诗例,亦可查明出处。金末文人苑中《题二苏坟》,评价二苏忠义,当时刻石,现鲜为人知。经过对其诗其题跋的考证,可以判断其诗当写于正大二年或三年秋天。  相似文献   

17.
李则纲《安徽历史述要》一书中说春秋时期楚之令尹孙叔敖为安徽寿县人。这是误判。《吕氏春秋·异宝》、《荀子·非相》均说孙叔敖“期思之鄙人”。历代史学家对此并无异议,应当是可信的。问题是期思在哪里。西汉初《淮南子·人间训》就有“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的记载。雩娄,汉置县,东晋时废。雩娄在今河南省商城县东北。期思在河南省固始县西北,今属淮滨县辖的期思集,系古蒋国区域。《汉书·地理志》“汝南郡有期思县”,颜师古在期思县下  相似文献   

18.
清代(鸦片战争前)东北著名诗人应该是哪几位? 本来,早在乾隆时期就有“辽东三老”之说。其说或指李锴,陈景元,戴亨,或指戴亨、陈景元、马长海。后来,又有人以李锴、马长海、梦麟为“辽东三家”。“辽东三老”或“辽东三家”,指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清代东北著名诗人。这似乎已成定评,但略一探究,就会发现,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难说与清代东北史的发展有什么联系。那么,为什么他们却被誉为辽东诗人?真正算得上清代东北著名诗人的应该是谁?  相似文献   

19.
<正> 偶检张步天《中国历史地理》秦代政治地理一阅,读后觉得作者对待史料不够严肃,或窜改有之,或杜撰有之,随心所欲。兹就鄙见所及·予以指出。一,在论述秦代疆域时,作者引《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东到海……西至临洮、关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①查《史记·秦始皇本纪》应为“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②这是对秦代疆域的概括。而  相似文献   

20.
在考察六朝《异物志》之存佚的文献基础上,对《异物志》与六朝文学之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认为《异物志》的出现为六朝文学特别是咏物赋的写作提供了素材,拓宽了畛域;而六朝文学之影响于《异物志》的写作,则主要表现在使《异物志》的文学性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