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唐朝少数民族大将李光进、李光颜兄弟的祖上归属大唐的时间应是在“贞观”初年,是在太宗贞观三、四年间随突厥降唐和四夷一起内附的,并非《新唐书》记载的“贞观中”。李光进和李良臣碑文所记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相似文献   

2.
公元五世纪末六世纪初,通过隋唐两朝对于漠北地区的经略,尤其唐朝进一步完善了对于这一地区的管辖机构,这里的突厥、薛延陀、回纥、黠戛斯、拔野古、骨利干等族与中原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突厥是铁勒系统的一个部落。隋唐时期分为东、西两部,以阿尔泰山为界,西突厥占据中亚一带,东突厥占据贝加尔湖地区和北蒙古地区。隋为巩固和发展统一事业,乃于开皇三  相似文献   

3.
我院民族研究所古代史研究室薛宗正同志克服不少困难正着力撰写《古突厥汗国史稿》一书。全书共分十章:(一)突厥始祖传说发微;(二)突厥初世史探幽;(三)西突厥的起源和独立;(四)东突厥汗国的盛衰;(五)异姓突厥的起义与薛延陀汗国;(六)西突厥末世的政治纷争及其衰亡:(七)后突厥汗国的崛起;(八)后突厥汗国的衰亡;(九)突骑施汗国的兴亡:(十)古突厥文化的初步研究。全书近三十万字,现已完成五章,这次选用其中一章,分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苏巴什故城     
《中文信息》2008,(5):104
苏巴什故城实际叫“苏巴什佛寺”,又名“昭怙悝大寺”,波涛滚滚的库车河穿城而过。故城遗址始建于东汉(公元1世纪),隋唐(公元6至8世纪)盛极一时,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经西行至此,见寺庙僧侣云集,  相似文献   

5.
论贞观廉政思想鹿 慧贞观时期(公元627年至649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唐王朝在短短23年里,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唐太宗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贞观之治”,根本一点是以一种符合社会发展的“贞观思想”为指导,而廉政思想则是贞观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唐太宗于贞观三年任命李靖等六总管,统兵十余万分道出击突厥,贞观四年初,击灭东突厥,生俘颉利可汗,彻底解除了唐王朝来自北部的威胁。但是,谁是这次大规模军事活动的主帅呢?两《唐书》对此均无明载。据《通鉴》所载:“(贞观三年十一月)庚申,以行并州总管李世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众合十余万,皆受李勣节度,分道出击突厥。”按现刊  相似文献   

7.
“澶渊之盟”的历史意义芮忠汉要正确评价“遭渊之盟”,必须从历史上认识契丹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早在北魏太祖登国三年(388),契丹族同中原王朝就有了交往。当契丹族被慕容氏破后,逐水草而居时,就有“许多部众相继归隋”①。唐贞观二年(682),当契丹还处...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文治武功”兼备的封建皇帝。在唐王朝建立过程中,他建有赫赫武功;唐王朝建立后,他又确立并大力推行“假武修文”之举。贞观初,魏征曾向他建议:‘堰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眼。”①唐太宗采纳了这个建议,实行数年,成效卓著。贞观时期,唐太宗“堰武修文”的文治思想,包括对待儒、释、道的思想、大兴礼乐的思想、驰情文史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的确立和与之采取的文治措施,不仅对巩固唐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起了重要作用;而且直接架构了“贞观之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一、对待儒、释、道的思想与政策…  相似文献   

9.
唐贞观二年(628)开始,西突厥发生了一系列的内乱,占据吐火罗斯坦的西突厥吐火罗叶护政权却比较稳定。唐灭西突厥后,于龙朔元年(661)在吐火罗叶护驻地设月氏都督府,并在其原辖境内另置15个都督府以分其势。但后的这些措施在实际上却有名无实。吐火罗叶护政权的势力范围则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10.
岳东 《阴山学刊》2013,(4):86-90
突厥官职中,设因领兵而独树一帜,致使唐朝于贞观四年为突厥设置羁縻州时,就依据颉利可汗、突利可汗、沙钵罗设苏尼失等三大突厥势力的范围而划定行政区划。传世碑文、史料均明确记载顺州、祐州、化州、长州、北开州、北抚州、北宁州、北安州等都督府是同时并置的。颉利可汗曾于大利城置牙,后来的定襄都督府的治所就治于大利城。云中都督府治于云中故城。贞观十三年,定襄、云中二府并废。十七年,两府复置于灵、夏地界。  相似文献   

11.
喀喇汗王朝(840-1212年)是中亚和新疆地区存在时间最长、最早接受伊斯兰教的突厥语系封建王朝。  相似文献   

12.
东突厥汗国的政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东突厥乃同西突厥相对而言,同为早期突厥汗国政治统一体分裂后的产物。东突厥汗国的创业君主乃原突厥汗国的北面突利可汗染干,公元599年(隋开皇十九年)受隋册为启民可汗,卒,传位于其子始毕可汗。隋祚日衰,中原纷扰;东突厥国势日盛。始毕卒,传位于弟处罗可汗,再传至弟颉利可汗。前后四世,“其族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太平寰宇记》卷196记其四至:“其地东至辽海以西……南至沙漠,北至北海五千里皆属  相似文献   

13.
唐文宗“复贞观故事”修起居注辨析刘连安经唐中叶乱离,至唐文宗时,励精图治,一心要恢复贞观政风,但由于时势已变,实际并不能如愿。然而前代史家语焉不详,极易使后世读史者产生误解。现试以修起居注之制为例略加说明。《新唐书·百官二》起居郎条“大和九年,诏入阁...  相似文献   

14.
坚昆,即公元840年击溃回鹘的黠戛斯.作为被匈奴征服的民族之一,坚昆自汉代见诸史籍.隋唐时期,坚昆卷入突厥各部及薛延陀等部的纷争.唐朝建立以后,唐太宗着力经略漠北地区,各部纷纷附属于唐朝.坚昆首领被唐太宗封为坚昆都督,坚昆都督府由此形成.坚昆首次隶属于中原王朝.关于坚昆都督府及其与唐朝的关系问题,国内学者也作过相关研究,但仅限于对史实的阐述,缺乏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因而有待进一步作深入、细微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贞观十四年(640),高昌国覆灭,唐随即将羁縻州“西昌州”改为正州“西州”。唐在西州设置了两套军政系统:一为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交河县;一为西州州府,治所在高昌县。二者是一种简单的“二元分治”关系,一管军事,一管民政。贞观十六年(642),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南下,入寇西州。安西都护府约在此时成为西州唯一的州府级军政机构,治所也移至高昌县。显庆三年(658),为更好地经略天山以南的羁縻府州,安西都护府再次移至龟兹,唐在西州设西州都督府。西州都督府虽只治西州一州,但为配合全国形势,仍与西州州府“合署办公”,西州州府有名无实。  相似文献   

16.
贞观十六年,北方少数民族铁勒部的延陀侵扰唐王朝的边境,李世民与侍臣商量对策。大臣们有的主剿,有的主抚,争论不休。李世民说:“选徒十万,击而虏之,涤除凶丑,百年无患,此一策也。”但是经过再三考虑,他放弃了这种武力镇压的办法,决定“与之为婚姻”。因为“北狄风俗,多由内政,亦既生子,则我外孙,不侵中国,断可知矣。以此而言,边境足得三十年来无事。”(《贞观政要·卷五》)唐太宗的“苟可利  相似文献   

17.
回纥派往唐朝使者述论李大龙回纥是继突厥之后兴起于我国北方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自天宝三年(744)骨力裴罗称骨咄禄毗伽可汗至开成五年(840)汗国灭亡,称雄漠北约一个世纪。但观回纥与唐关系史的研究,笔者发现尚存有一些为人所忽视的课题,回纥派往唐朝的使者...  相似文献   

18.
突厥族名,最早见于《周书·突厥传》。关于突厥的先世与“狼生”的传说不无关系。《周书》卷50(突厥传》谓:“突厥者,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其足,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饲之,及长,与狼合,遂有孕焉。彼王闻此儿尚在,重遣杀之。使者见狼在侧,并欲杀狼。狼遂逃于高昌国之北山。山有洞穴,穴见有平壤茂草,周回数百里,四面俱山。狼匿其中,遂生十男。十男长大,外托妻孕,其后各有一姓,阿史那即一也。子孙蕃育,渐至数百家。经数世,相与出穴,臣于茹茹。居金山之阳,为茹茹铁工。”此故事将突厥起源追溯到始祖母(牝狼);其十男皆“外托妻孕”而姓,也就是以妻子氏族为姓。这些显然是突厥人对远古时代以母系计算血统世次的渺遥朦胧的回忆。突厥汗国的建立和突厥政权在西域的统治,对西域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西域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对谢保成先生关于《贞观政要》成书时间意见的商讨。笔者认为,《贞观政要》成书时间在开元九年九月至十年十月之间,着手编辑的时间的上限可以定在长安元年(公元701年),正式的编辑时间可以定在开元八年五月至十年十月之间。谢保成先生则认为,《贞观政要》“着手编录”“大约”始于开元五年(717年);正式编录时间在开元八至九年(720-721年)。而“基本撰成”时间的下限在开元十三年(725年);进呈玄宗的时间在开元十七年(729年)。故其意见不为笔者所同意。  相似文献   

20.
隋末,唐高祖李渊起兵太原,派刘文静借兵于突厥。有关援唐兵马数,史书有两种记载。《旧唐书·高祖纪》:“(大业十三年八月)突厥始毕可汗遣康稍利率兵五百人、马二千匹与刘文静会于麾下。”同书《刘文静传》(《突厥传》略同):“(刘文静使突厥)始毕大喜,即遣将康鞘利领骑二千随文静至,又献马千匹。”《新唐书》中《刘文静传》与《突厥传》的记载也是矛盾的;其余《通典》、《续通典》、《文献通考》等书的记载,也互相矛盾;而都不出上述的两说。到底哪是事实呢?《资治通鉴》将借兵前后情况记载得比较清楚。义宁元年(即大业十三年)六月,李渊命刘文静请兵突厥时就告诫说:“胡骑入中国,生民之大蠹电。吾所以欲得之者,恐刘武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