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心健 《当代老年》2007,(2):49-49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世界医学界一致的观点是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同时,将药物干预放在重要的位置。药物干预最为关键的是要对血液和血管病变同时治疗。改善血液病变主要是降低血脂,血液粘稠度。抗血小板聚集,使血栓不容易在心脑血管内形成。治疗血管病变主要是干预血管病变的四大病环节,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消除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始动环节,解除血管痉挛,保证心脑血供。抗动脉硬化、稳定易损斑块。即使血管内形成了血栓斑块。也要使它稳定,不容易脱落堵塞血管,避免心梗、脑血栓发生;保护心肌微血管,使心梗受损的心肌恢复正常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2.
办公室气温较高,在人体的降温排汗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体内血液分布不平衡,大量血液滞留外周,大脑血液供应相对不足,白领们经过一上午的繁忙工作和学习,普遍会感到疲乏和精神不佳.  相似文献   

3.
肾功能检验     
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排泄水分、废物和毒物,还可以制造一些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肾脏疾病除可以通过尿液常规检验得以发现外,血液肾功能检验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身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肾脏从尿中排出,如果肾功能损害,废物排不出去,就会堆积在血中,因此从血液中检查它们的含量,可以反映肾脏功能。常用的肾功能血液检验项目有尿素、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和尿酸等。尿素(Bur)是蛋白质在人体内经消化吸收后产生的最终产物,从尿中排出。血液中尿素含量甚少,正常时血清尿素含量在286~820mmol/L(毫摩尔/升)…  相似文献   

4.
刘洋 《女性天地》2011,(8):59-59
酒后饮茶既可解酒又可保健,这个观点正确吗? 不正确。喝酒后乙醇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然后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乙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后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5.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9,(6):57-57
五种症状预示“血液肿瘤”,别拿牙周出血不当事慢性炎症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轻度高血压病人可用夏枯草泡水喝,六味地黄丸治老年性阴道炎。  相似文献   

6.
高峰 《老人世界》2013,(1):48-48
“血液清洁”是近年流行的健身健美全新理念,也是防病保健的基础,医学界喻称“血液革命”。有关专家认为,经常检测血液是否清洁,保持血液清新流畅,及时清除血液污垢,改善血液循环及所需营养成分,有益于预防常见疾病,延缓血管硬化,维持血管弹性,让人活力充盈,身心健康,容貌年轻,推迟衰老。  相似文献   

7.
经常锻炼身体会对心脏产生什么影响? 人的脉搏率,又称静息心率,在安静状态下大约是每分钟60到80次。经常锻炼的人心脏就比较强健,每跳动一次都能推送更多血液,脉搏也就相应减慢。运动时,经常锻炼的人的心脏每分钟能推送30升的血液,不锻炼的人只能推送21.5升。通过锻炼连心脏的大小都能增加40%之多。  相似文献   

8.
《老年世界》2010,(11):46-46
一、概述 前列腺位于男性的盆腔内,由围绕尿道的尿道周边腺体和外层的前列腺体组成。前列腺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但其血液回流须要经过许多细小的静脉丛,血液回流阻力较大,局部血循环不畅,所以,前列腺很容易被细菌或有害物质侵入,而且也很难及时消除,从而引发前列腺炎。  相似文献   

9.
《上海科学生活》2003,(5):48-48
我们知道,人类属于大地,但大地不仅仅属于人类,我们与其它生物分享着这一切。世界万物都是相连的,就像血液把我们身体的各部分联结在一起一样。关爱动物不需要理由,因为,动物与我们同在。  相似文献   

10.
竹林 《炎黄世界》2013,(5):63-63
站在长海医院的17楼血液病房的层流室外,我无意间朝窗外一望,只见笼压的雾霭下,医院大楼凹字形的建筑包围中,一架无比巨大的灰黑色飞机似在颤颤欲动,想飞,却飞不起来。  相似文献   

11.
晨练先饮水     
晨练先饮水吴国隆人在睡觉时皮肤和呼吸器官要散发一部分水分,加之尿液的形成,使肌肉相对缺水,以致血液浓缩,血流缓慢,体内代谢物堆积。清晨锻炼前如不喝点水,虽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和有利于废物的排泄,但因运动导致呼吸节奏加快,皮肤毛孔扩张,引起显性和不显性出...  相似文献   

12.
钟颖 《老年人》2003,(3):57-57
上消化道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很多,最常见的有溃疡、肿瘤、炎症、静脉曲张、憩室等等,主要的表现为呕血和屙黑色柏油样大便。这里有必要附带指出的是,不要把呕血与咯血相混淆。呕血是指血液来自上消化道,经呕吐而出。咯血是指血液来自呼吸道,经咳嗽而出。病人呕血和屙黑色大便症状的轻重,常能直接反映出血部位的高低和出血的大小。出血部位越高(指越接近口腔),则呕血越多发。出血部位越低(指越接近肛门),则屙黑色柏油样大便的症状越多发,呕血症状相对少发。出血量很小时,病人可以既不呕…  相似文献   

13.
韩萍 《老年世界》2009,(16):42-42
专家认为,人体早衰与血液老化相关,而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有毒物质含量过高,是导致疾病发生、寿命缩短的主要因素。要想减少疾病、延缓衰老,首先要让血液恢复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14.
冬雪 《老年世界》2011,(4):37-37
14.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水。正常情况下,人在睡眠中,大约可以流掉一杯水的汗。体内水分变成汗,这时,血液中所含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就会增加。所以,要养成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的习惯,以此降低血液的浓度。  相似文献   

15.
肤色不够美丽,秀发不够光泽,这究竟是为什么?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难解之谜,追根溯源——那是因为血虚、血瘀或者血热妄行,总之是血液没有很好地发挥功能所导致的。关爱自己的女人,只要注意调养,补血活血,拥有美丽容颜不是一件难事。  相似文献   

16.
洗澡,是消除皮肤污垢、保持皮肤健美的最基本手段。经常沐浴,不但可以洗去皮肤表面的污垢、各种分泌物和皮屑,而且可以改善皮肤及肌肉的血液循环,起到消除疲劳、健美肌肤的功效。 然而,如果沐浴方法不当,亦可引起疾病或加重原有的皮肤病。洗澡,你得注意…… 1.热水长时间洗浴。许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喜欢洗热水澡,甚至长时间浸泡在浴缸中。岂不知这样做是不科学的,甚至是危险的。水温过高,使皮肤、肌肉血管扩张,血液存积于全身,供应大脑和心脏的血液随之减少,加之出汗多,极易造成晕倒甚至心脏病发作。另外,长期热水浴还可导…  相似文献   

17.
贴心话     
杨荣卿 《老人天地》2010,(12):54-54
老年人冬季洗澡不宜过于频繁,因为冬季气温变化快,洗澡后如果不注意保暖,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另外,老年人皮脂腺萎缩,分泌不够旺盛,洗澡容易导致肌体缺水。特别是老年人的心肌收缩力差,血管弹性减退,管腔变窄,血流速度相对比较缓慢,一旦体内水分缺乏,血黏稠度增加,可造成血液凝固,阻塞血管,有发生脑血栓而致半身麻痹和瘫痪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榕桦 《老年世界》2014,(15):41-41
炎炎夏日,酷暑逼人。患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常会出现情绪烦躁、头昏脑胀、血压波动等症状,若不及时纠正,有的病人还容易因“热”诱发脑血栓、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那么,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如何才能安然度夏呢?专家指出,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夏季保健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防脱水。夏季天气炎热,新陈代谢旺盛,出汗量也较多。人体在丢失大量水分后,血容量会明显下降,相反,血液的粘稠度会升高,这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增大了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夏季不管是不是口渴,都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  相似文献   

19.
日前,保定清苑县一47岁男子因病自锯病腿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医生表示:一般情况下自己锯腿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那么患者的腿就会像干枯的树权一样,干枯坏死。因为出现闭塞,血液不通,在锯腿时出血量就不会太多,但疼痛感要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20.
圆子信箱     
圆子信箱友情串场:四川省达川市私立海达孤儿院院长邹朝碧邹朝碧原来不干“个体”,她是国营蔬菜公司的一名职工。也许是因为血液中流淌的不甘平庸的因子,80年代初,她令人吃惊地砸掉了手中的铁饭碗,踏上了一条充满艰辛和自由的无悔路途。从开始经营副食到后来经营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