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得刚进大学,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时,我和所有的大学新生一样,开始尽情地享受无拘无束的大学生活。足球、游戏、恋爱,还有无所事事占据了我大学生活最初的大部分时间。直到有一天在网上闲游的我,看到了一句话——"不要辜负了本应该奋斗的青  相似文献   

2.
残缺的完整     
世上本没有绝对的完美。尽管有时候残缺令人遗憾,它却丰富了你的生活,让你得到了一个完整的人生。我的大学四年,难称完美,却足够完整。"逃课大军"中的一员记得刚进大学时,有一位学长曾对我说,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不能称其为大学生活。当时我对这句话还  相似文献   

3.
依靠"三心"学习方法提供者:孙懿俊——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工作2007届毕业生,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获奖经历:2005学年~2006学年,曾两次获得三等专业奖学金,一次一等专业奖学金回顾四年大学的学习时光,我真要好好感谢"三心"方法,是它使我的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愉快。拥有—颗力争上游的心经历了高考的"磨难"而顺利考入大学后,大多数同学都会松懈下来,我也不例外。在刚进大学的那段时间,我将大部分  相似文献   

4.
离开校园进入社会,已有两年。回忆往昔,感慨良多。在上大学之前,我是一个内向且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所谓"好学生"。而踏入大学校门后,看到身边有那么多同学都过着精彩而恣意的生活,我也逐渐鼓起勇气寻求改变。时至今日,我仍感谢多年前勇敢报名留学项目的自己。正是这次尝试,让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现在的我能充满勇气,不紧不慢地走在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5.
《可乐》2006,(7)
母子间的相互依恋我的生活轨迹和我的同龄人差不多。我出生在"大跃进"年代,成长于"文化大革命"浪潮中,下放锻炼过,恢复高考后考回城。4年大学生活波澜不惊,毕业后分配到一所中学教书,然后经人介绍和同事老杨结婚。婚后生活乏善可陈,我和老杨相敬如宾,儿子杨阳(化名)一天天长大,我们一天天变老,日子就这样过得平淡充实。老杨在5年前因患脑癌去世,从查出癌症到去世只有3个月时间,那3个月里,我们一家三口从号啕大哭到沉默不语到平静相守。人的生命就是那样脆弱,谁也无法抗拒。亲人走了,日子还是要继续。办完老杨的丧事,我就守着杨阳过日子了。杨阳虽然有些少年特有的叛逆,但还算听话,学习也差强人意。2年前,杨阳考上了北方的一所大学,我本来让他报武汉市的学校,但他说想出去闯闯,在妈妈身边永远也长不大。我无法改变儿子的决定,他不再是小时那个什么都要找妈妈的杨阳了,他有了自己的主意。2004  相似文献   

6.
最初似断了线的风筝2004年刚进大学的时候,我一点方向也没有,与许多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一样,觉得大一的生活过于轻松。因为,我似乎已经习惯了高三那种紧张而忙碌的生活,高考的压力仿佛就是我生活的全部。终于进入了大学,达到了那个曾经梦想的云端,却突然感觉自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没有了拉力,失去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她在德黑兰大学留学期间,因偶然机会出演伊朗电视剧《首都》中的女主角"春常",竟奇迹般"火"了,一举成为伊朗家喻户晓的中国"明星"——走进神秘之地为学波斯语今年34岁的张梦晗是河南省栾川县人,2003年从洛阳师范学院毕业后,在一所高中担任英语老师。时间不长,她就觉得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十分乏味。2004年,她便在朋友帮助下前往北京,学习波斯语。"2009年时,在北京当波斯语翻译收入很高。我有时也给一些公司做波斯  相似文献   

8.
羡涛 《21世纪》2007,(8):24-25
尽管回国已经有几年时间了,但是回想起在维也纳学习的那段日子还是令我终身难忘,那段学习经历也令我终身受用。虽然时光流逝,但仍历历在目。令人惬意的"音乐之都"2002年8月,带着父母、亲人和朋友的殷切希望,告别了热浪袭人的北京,终于来到梦中那个神圣的地方——素有"音乐之都"称号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因为正好是大学的假期,所以先熟悉了一下这个我即将要生活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莫威 《可乐》2008,(9):46-46
我刚离职时,朋友都不理解。在他们看来,我是名校的骨干教师,前途无量,"钱"途也无量,端着"铁饭碗"。我厌倦了那种生活,不喜欢别人介绍我时总说"这是××学校的老师",根本连我的名字都没介绍。介绍完后,总会有一堆热情的家长围上来,争着抢着和我握手,还不停地夸奖我的单位,仿佛这种恭维会让我脸上有光。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入学后,普遍存在着“适应障碍”。有位大学新生曾那样自述:“入学以来,我觉得处处不适应。老是情不自禁地怀念家人和朋友,回忆过去的生活,而且还哭过好几次。我觉得自己太软弱了,担心这样下去难以坚持读完大学,请帮帮我好吗?”显然,这种适应性心理障碍极大地妨碍着大学新生的学习和成才。有鉴于此,笔者在以下篇幅中分析大学新生适应障碍的种种心理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育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北方人》2007,(9)
从年轻谈恋爱时直到现在,只要我和老伴儿韩静霆一起走,总要惹得路人回头多看我们几眼。也难怪,我比他高出半个头,如果按时下的择偶标准,男人一米六五以下,准被定为"残疾人联合劳动体"了。可是从大学同学到现在,我们已共同生活了三十多个年头,风风雨雨,打打闹闹,还真是有滋有味儿的。  相似文献   

12.
对于刚刚入校的大一新生而言,大学新奇而又陌生,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既新鲜又陌生的大学生活,无疑是对自己心理素质和能力的考验.在这一时期,很多大学新生感到迷茫、困惑.学生们的这种心态常常被人们称之为"大一现象"或"大一的迷茫".  相似文献   

13.
今年6月,我告别了4年的大学生活。人,也许总是下意识地留恋着从前,我也不例外。细细品味那些挥之不去的记忆,我不自觉地想:如果可以重新来过,自己会有哪些改变?其实做"如果我能……"的假设,对我来说,不是一件聪明的事。但这些迟到的假设,或许能给刚走进大中专院校的新生一些善意的提醒。  相似文献   

14.
父子忘年交     
儿子考上大学后,我和妻子闲谈中提到费用。儿子忽然说:"从上初中开始,我一直用自己的钱缴的学费。"我和妻子都吃一惊。我们活得忙碌又糊涂,没想到这种事。我问他:"你哪儿来的钱?"他回答:"平时的零花钱,  相似文献   

15.
她是宝贝女儿,却成不了如意媳妇我和妻子1996年共同毕业于同一所大学的法律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在我猛烈的追求下,获得了她的芳心。毕业后我们一起参加了公务员考试,结果她成功了,我失败了。从此,开始了我们坎坷的情感之旅。妻子从小聪明伶俐,也很懂事听话,一直是她父母的骄傲。她考上大学后,家境清贫的父母不惜借贷来支付她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令他们全家人都无法释怀的是,妻子的弟弟因为没能考上重点高中,患上了抑郁症。作为姐姐,她一直在为弟弟的这种痛苦而自责。她工作后的收入很不错,很快就帮家里还清借款,并帮家里买下了原破产单位的福利房。她一心想报答父母,给弟弟一个美好的生活。但是悲惨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她弟弟留下遗书,服药离开了这个世界。从此以后,妻子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父母生活得好,无忧无虑。而妻子也因此成了她父母惟一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6.
退休与朋友     
从工作岗位退下来,无"官"一身轻,没有工作压力了,有种轻松感。但是,没有工作关系了,上下级、同志、朋友之间的接触、交往自然就少了,退休生活也就显得有些寂寞和孤独。在许多退休老人中,似乎都有这种经历和感触。我在退休生活中体会到,退休后老年人要夫妻常相伴,儿女常相亲,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这是过好老年生活的关键。同时也  相似文献   

17.
《社区》2004,(12):35-35
吉林省长春市一读者来信说:我是一位大学教师,因生活、工作压力大,心里总有一种压抑感不能排解,内心很苦闷。但我经常“强装笑颜”,不想让周围的人发现。我有位最好的医生朋友说这种状态也是抑郁症的一种,请问是这样喝7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国内英语界将"英国英语"或者"美国英语"视为标准英语。这种观念也深深植根于大学英语教师之中,并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灌输给了学生。在这种观念影响之下,大学教师及大学学生无一例外,都将"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视为正统,低估甚至歧视各种英语变体的存在,"China English"就是一个例子。笔者认为,恰恰就是这种旧观念极大地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实际上是一门国际语言,应当作为跨国及跨文化交流的共通语,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并逐步接受这一新观念,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交际能力培养效率低下这一尴尬现状有了改观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张松山 《新天地》2012,(3):42-43
重度抑郁症曾折磨了我整整8年,那时候我整天昏昏沉沉,胡思乱想,似"游园惊梦",成了半痴半呆的"废人"。如今我彻底赶走了病魔,成为一个"有兴趣、有目标、有干劲、有规律"的"四有"新人。苛求完美种恶果我是一个很好强的人,事事都追求完美。这种风格让我一直生活干劲十足,然而太苛求完美了,超过了"度",我的生活就出了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大学教学理念的形成及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对大学教学的本质特征———教学理念,进行了系统论述和深入剖析。文章阐明,大学教学的理念,既是大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受不同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等因素作用的产物,同时也是大学教学本质特点和规律的深层反映形式。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教学的形态和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这种教学理念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唯理性主义"、"人本主义"和"实证主义"理念,至今仍然是大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