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举行建党纪念活动的过程,也是政党形象建构的过程.阐释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宗旨和党的使命,建构了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形象;总结党的历史贡献、彰显党的奋斗目标、勾勒党的历史主线、凸显党的历史地位,建构了业绩辉煌的政党形象;缅怀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客观评价历史,建构了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政党形象;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世界意义,鸣谢国际社会的支持,承诺担负国际责任,建构了世界大党的政党形象.基于政党品质、历史贡献、历史意识、国际视域建构政党形象,既诠释了建党纪念的社会功能,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建构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政党形象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党的生存发展和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依照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的人民性、革命性、先进性等根本属性,以及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现实需求,建构起“人民性”政党的本质形象、“革命性”政党的实践形象和“先进性”政党的特质形象。中国共产党建构的这一政党形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劳动人民利益和中国人民利益的价值立场,分别从阶级维度、人民维度、民族维度传播了中国共产党为工人阶级谋解放、为中国人民谋解放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宗旨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政党、革命政党和先进政党的特殊性质。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需要更好地深化人民性政党形象、筑牢形象建构的思想基础,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人民情怀,深化党的“同情人民”形象;坚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深化党的“领导人民”形象;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化党的“服务人民”形象;需要更好地升华革命性政党形象构筑形象建构的实践基础,借助自我革命、社会革命、伟大斗争等革命话语、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的革命实践以及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升华、构筑新时代的革命形象;需要更好地巩固先进性政党形象夯实形象建构的价值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坚决驳斥否定工人阶级的言论,坚守党的组织原则、严肃党的纪律作风,巩固新时代党的先进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正>当今时代各种新媒体在信息全球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国家的政党与组织已经认识到了媒介的重要作用。各国政党越来越多地将媒介看作是增强经济、政治和社会实力必不可少的工具,并积极地利用各种媒介为自己服务。黄丽萍的独著《媒介化时代党的执政能力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就是研究媒介化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4.
描绘革命蓝图,建构革命形象是政党赢得社会认同的主要方式,也是政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诉求;但基于民族抗战的形象塑造,遭到了国民党方面的质疑与批判。应对挑战,中共通过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建构,实现了理论创新,也塑造了崭新的形象。梳理这段历史可以看出,革命政党的形象塑造是多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党间批判与回应的互动交锋,成为推动政党成长与理论进步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党的形象彰显党的性质,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分别展现了救亡政党、建国政党、革新政党、强国政党等鲜明形象。无论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具体样态如何因时而变,人民政党、钢铁政党、廉洁政党、自信政党、开放政党的特质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始终的不变内核。突出人民政党形象、强化钢铁政党形象、提升廉洁政党形象、彰显执行政党形象、展现开放政党形象,是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的功能,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塑造政党形象——中国共产党国内政党形象的塑造,中国共产党国际政党形象的塑造;进行宣传教育——推进政治社会化进程,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维护社会稳定——扩大政治参与,实现有效的社会控制,积极应对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7.
张俊霞 《理论界》2013,(2):25-28
政党形象影响政党认同和政党权威的确立、维护和强化,是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无形"因素。政党形象的建构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而政党形象的建构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必须进行协调规划,才能建构良好的政党形象。  相似文献   

8.
在领导中国人民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自身形象塑造问题,党的形象塑造呈现了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党在百年形象塑造历史进程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主要包括:必须在思想上明确政党形象塑造的价值意义,把政党形象塑造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这是政党形象塑造的逻辑前提;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本色,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政党形象塑造的价值指向;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这是政党形象塑造的核心要求;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宣传媒介,不断提升政党宣传的能力和水平,这是政党形象塑造的关键环节;必须勇于自我革命,在从严治党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这是政党形象塑造的基本路径;必须建立健全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法治型执政党,这是政党形象塑造的根本保障.当前,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引导广大党员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自觉维护党的光辉形象,这是党的形象塑造的时代要求,也是我们探讨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百年历程和基本经验得出的一个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近现代中国,政党不仅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核心中介组织,还是民族与国家之间的连结者。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者,又是民族国家的缔造者。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很大程度上就是近现代中国民族国家的百年建构史。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独立运动时期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号召,建立起强有力的政党组织体系,领导中华民族建立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国家建构时期将党的组织体系和意识形态共同嵌入国家的制度结构中,逐渐完成了新中国的国家政权和民族认同的双重建构。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党的意识形态和组织体系的建设,来引领近现代中国“民族—国家”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10.
政党制度权威的建构与重塑作为对政党制度的一种完善和发展,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是完善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契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权威的系统建构与重塑,应从多层面推进。首先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入手,构筑起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培育与现代民主相适应的政治文化,转变传统政治观念;中国共产党的权威作为中国政党制度权威的主导,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效遏制腐败,确保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地位;在客观认识与正确定位各民主党派的作用及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究其本质来说,建构与重塑我国政党制度权威就是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完善。无疑,强化我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建设,进一步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是建构与重塑我国政党制度权威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大特色。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与长期执政领导地位促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命题。中国共产党以其政党自觉主动建构起系统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本体建构之主体、属性、方案、途径;保障机制之动力保障、程序保障、文化支撑;风险防御机制之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核心,以中国共产党建构的现代化道路为剖析对象,进行本体性研究,可发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层逻辑与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东岳论丛》2016,(10):52-60
通过采用宏观层面抽样调查问卷和微观层面观察访谈与定期测评相结合的方法,将农村地区受访者置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系统内,考察农村网络新媒体的认知及使用状况,总结新媒体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根据连续测评获得的数据,分析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媒介认知与使用的程度。研究发现,农村地区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呈现出以人际传播为主的自我建构的形态,为此应引入多元组织结构,由此提升农民的网络新媒体话语权,真正提升农民参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新媒体给西方政治参与带来诸多变化,深刻改变其政治结构和政治运营,网络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选举等应运而生,公民运动也在互联网社交新媒体的触发下呈现出诸多不同特点。西方政府和政党重视互联网的政治传播价值,重视互联网的政治作用与功能的发挥,针对性地利用新媒体来竞选、施政,并把信息媒介技术运用到政党选举、政府执政及社会治理。西方国家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进行的政治调适,对于激活民众参与、修补西方民主赤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也具有局限性,由于垄断资本对民主政治的渗透和控制日益加剧,西方的民主政治危机和民主病并没有因为新媒体的利用而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政党为了维护他的执政地位都要不断建构他的执政合法性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执政党。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执政、服务,中国共产党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和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建构是统一的。通过对大众进行社会分层的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社会阶层的特点,采用更具可行性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打造集地域特色、创意设计、产业品牌等元素为一体的文化空间,是当前我国城市和乡村开发设计文创街区的聚焦目标和实践方向。文创街区全产业链条中关于街区媒介形象建构与传播的问题则往往成为薄弱环节。本文尝试运用美国城市研究新芝加哥学派的"场景"理论,讨论文创街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和地方美学实践空间的形态内涵,并将文创街区的"场景"定位作为建构其媒介形象的认知前提。同时运用传播学的"场景"概念,将文创街区纳入虚拟的"入口场景",通过场景的"再场景化"探讨文创街区媒介形象建构与传播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6.
刘朝  姜桂义 《南方论刊》2010,(4):58-59,57
媒介社会里,由传播媒介所建构的军队形象深刻直接地影响着社会公众对军队的印象。当前,互联网络高度发达,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信息资源优势对我国军队实施“妖魔化”宣传。我国军队形象建设必须适应互联网络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日益快速、广泛、多元的现实,充分发挥网络在媒介形象塑造中的作用,进而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17.
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世情和国情,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遵循政党和媒体发展规律,促进党的科学执政;完善新媒体的民主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推进新媒体依法有序运行,保障新媒体党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佩佩  张彩 《河北学刊》2024,(3):186-192
“积极老龄化”是全球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理念和政策基础。日本作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在践行积极老龄化理念、建设适老化社会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日本《朝日新闻》借助于积极老龄化媒介话语的建构,在社会动因、媒体环境视角及其老龄化报道等方面阐释了积极老龄化内涵,发挥了媒介赋权功能,并构建讨论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和谐。这些经验和做法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应结合中国老龄社会特点,在积极老龄化媒介话语建构中创新报道理念,充分了解群体需求,完善信息功能;丰富报道话语,强调参与共建意识,提升群体成就感;挖掘报道价值,增强舆论引导功能,推进形象建构。  相似文献   

19.
梁煜  朱前星 《理论界》2012,(3):14-17
政党功能,是指在特定的政治活动中政党自身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发挥的功用。正是由于政党都只能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生态之中,随着社会生态的不断变化,政党只有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环境变化,适时调整自身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在社会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历了由革命而建设,由在野而执政等等,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适时地对其政党功能进行调适,这是我们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功能调适进行分析时必须把握的历史与现实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0.
"国家形象"、"政党形象"和"执政形象"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三个独立概念,当前学界存在着对这三个概念辨析不清、甚至混淆误用的现象。狭义的"国家形象"、"政党形象"和"执政形象"是广义上的国家形象理论中占据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三者在形成过程、与认知对象和主体传播能力的高度相关性方面具有很强的共性,但在依托基础、保证机制和稳定程度上又很不相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形象"是中国国家形象理论建构的突破点,在进行"执政形象"建设时,党的自身建设是基础和前提,并且需要把党的执政形象建设与中国国家形象融合在一起,以之带动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中国的国家形象理论研究,对其他后发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