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银、企经营机制转变后关系重塑的思考马文彪贺志忠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缺乏将企业与银行以全局的观念进行思考,但在企业、银行双双转制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银企关系的重新认识和建立上。一、存在的问题(一)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部分企业仍而临生死...  相似文献   

2.
“内部银行”与高科技企业集团发展之关系任春华目前,许多企业都在向高科技集团公司方向发展。同时,许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也都办起了高新技术企业,加速进行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进而通过联合、兼并等方式发展成为高科技企业集团。高科技需要高投入,资金...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银企关系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关系之一。健康和规范的银企关系,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性条件之一。从总的方面看,市场经济中的银企关系应当体现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与特征,如,体现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要求,体现市场经济主体的平等化、自主性与自由竞争等;应当有利于企业灵活自主地从银行和金融市场间接和直接地融通资金,高效率使用资金,促进企业稳健经营、健康发展;应当有利于充分发挥银行融通社会资金的作用,自主发放贷款,实行商业化经营;应当有利于国有…  相似文献   

4.
何韧 《日本研究》2005,(3):41-45
自二战以来,在日本,银行与企业之间关系融资得到广泛运用,为日本战后经济的重建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然而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日本银企间稳定的关系开始减弱,关系融资在企业融资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降低。本文通过对日本银行业关系融资历史发展的简要回顾,分析了目前因日本银企关系的变化而导致的传统关系融资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用成本研究银行经营管理中一些变量、常量之间的关系时,可以看出成本具有许多功能。本文只选几种常见的功能进行论述。1通过成本与利润及资产数量的关系可以进行银行经营的保本点分析银行的经营成本与资产数量之间虽然从理论上不一定呈线性关系,但实际上在一定的资产...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从国外企业管理研究中引进的泊来品,近年在我国逐渐得到推介和重视.但很多企业只是把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代名词,并未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和应用.笔者从金融从业者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企业文化的实质及其对银行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通过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与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用企业文化统领经营管理是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修课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论转型期银企新型关系魏天保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和企业制度改革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正向纵深推进,银企双方除自身在改革过程中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外,还会使相互之间的关系连动产生嬗变。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8.
论日本的主银行制度及其变化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式金融体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在企业和银行之间长期的、稳定的、综合的交易关系中,形成了主银行制度。主银行制度是在日本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并对经济增长特别是1950—1960年的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和银行、企业关系的变化,特别是泡沫经济崩溃后长期持续的经济萧条,主银行制度内部性、封闭性、不完全竞争性的缺点已开始显现出来,出现了若干变化的迹象。与此同时,自80年代后期日美就经济结构进行协议以来,由于日本“异质性的资本主义”、“异质性的…  相似文献   

9.
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和 《浙江学刊》2004,(1):164-16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银行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银行也是经营货币的高风险企业,从亚洲金融危机看,银行风险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极大,因此在重视银行业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银行风险控制是当前经济金融工作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银行业的信贷资产风险现状及成因分析,借鉴国外的经验,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伦圆 《探求》2000,(3):44-46
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金融市场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势在必行。中美世贸协议规定: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两年后,可向我国国内的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5年后可从事零售业务,在获准经营的地域内享受国民待遇,而且,地域和客户限制将在5年内取消。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机会与压力同在。 一、WTO是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催 化剂 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规范严格并高度开放的金融市场有助于通过竞争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我国的银行体系长期处于严密的政策壁垒保护之下,工、农、建、中四大国有独资银行作为银行业…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上市公司数量少,作用也未得到充分发挥,银行对企业信用评价低.应该对大中型国有企业和老字号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为企业在主板市场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积极扶持上市公司的发展,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机制;积极为企业在"创业板"市场融资做好准备工作;支持企业在B股市场或境外股市筹集资金;积极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同时,要考虑上市成本问题,慎重选择融资渠道;尽力提高资金的投资效益;正确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受到了严重的“债困扰”,三维债危机(财政债危机、银行债危机、企业债危机)交织形成了一个“债陷阱”,使金融资源不断地聚集、注入、沉淀,被长期锁定在一个低效率的配置流程之中,即居民高债权、高收益,国家高债务、低收益,银行高利率、高风险,企业高成本,低效益。因此,改革的逻辑必然要求政府大幅度削减对居民的负债,通过建立市场融资机制来引导居民储蓄转化为社会投资,包括实物投资、股权投资和保险投资,使居民直接投资取代银行负债成为对经济的主要资本注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新制度的生成,推动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金融风险的传递与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春生 《唐都学刊》2001,17(3):36-39
风险传递是风险扩散、扩大化的一种机制形式。不仅有问题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会以各种方式将风险传递给健康银行,使风险在银行体系中扩散,而且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会以令人难以想象的方式迅速扩大风险。“活破产企业”造成的危害更大。金融风险的防范是一项系统工程。及时处理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加强非银行金融机构业规范化建设,努力建立完善的企业破产制度和市场规范,消除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四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14.
资金流失:企业悬空银行贷款于桂霞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许多企业能够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积极探索,逐渐或较快地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走上了经济效益日益提高的良性循环之路。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是在转换经营机制上下功夫,而是通过如何甩包袱来求生存,银行大...  相似文献   

15.
化解银行和企业不良债权债务的基本思路张忠山在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轨的关键时期,银行与企业不良债权债务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据有关资料统计,国有企业背着上万亿元的银行贷款债务和利息的沉重包袱,国家专业银行2.4万亿元信贷资产存量中...  相似文献   

16.
企业破产的银行管理对策吴艾君陈驭涛王小龙企业破产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一些资不抵债、步履维艰的企业通过破产可以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在当前的破产浪潮中产生了许多不正常的现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破产利益损失最...  相似文献   

17.
孙丽 《日本研究》2003,(1):9-13
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企业 (经营者 )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利益相关者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对企业 (经营者 )行使的压力 ,这就是公司治理结构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公司治理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考察公司外部治理结构主要是考察公司的股东结构以及债权人结构。现在 ,最具代表性的金融体系一般分为“银行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两大类别1 。在关系型公司治理结构的日本和德国 ,主银行在公司的融资和治理中占据着很重要的控制地位 ,融资渠道较倾向于“银行导向型”融资。英美公司股权结构具有高度分散性 ,股票在证…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注资渠道储蓄一银行信贷单一化的融资体制变动相对滞后,使过去国家财政注资主导型国民经济转变为银行货币同接融资主导型经济即借贷型经济。由于投资和企业的效率远低于银行利率,这种借贷型经济带来一系列后果: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最后将成为全负债资产的企业;货币银行体系中积累越来越多的不良资产,形成日益增大的通货膨胀压力,银行货币体系的风险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微观资源配置及使用的低效率和宏观经济运行的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无论从国外的经验看,还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银行改革问题一直是金融改革的首要问题,银行发展战略始终是金融发展战略的核心战略。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银行改革现状的剖析与我国银行发展问题的判断,探讨我国银行改革与发展战略的近期框架与长期思路,并以此作为对调整中国金融改革近期框架与制定中国金融发展长期战略的一个铺垫。  相似文献   

20.
李萍 《社科纵横》2006,21(6):48-50
企业的会计报表有着不同的使用者,他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对同一会计报表的信息需求有着不同的着眼点,其分析的侧重点也各自不同。本文拟就从银行的立场出发,分析银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状况,从银行的角度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并为他们的分析提供一套可操作的指标体系。笔者期望本文能为银行对客户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