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方坤山 《云梦学刊》2002,23(6):113-115
英汉词汇的翻译过程,必然涉及文化的介入。因此,翻译工作者掌握和熟悉两种语言及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特就英汉词汇中的词汇空缺现象、词联想、文化意向的差异以及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含义不等词现象习语与词文化内涵四个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若干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滨丽 《北方论丛》2002,(6):120-123
从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阐述不同文化群体赋予词汇的伴随意义,联想意义,地理位置、民族心态等引起的词汇差异.探讨文化内涵对英汉语言使用上的影响.这种比较对具有不同母语及文化背景的人们掌握运用该种语言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动物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它所反映出来的民族文化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动物词汇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活的语言中,在若干年的文化沉淀之后,这些动物词汇不仅指代动物本身,也被广泛地用来表示各种转义和象征意义。文本以"猫"这个动物名词为例,探究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差异,了解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从而有效地进行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文化对语言的渗透是全方位的,因而文化差异自然体现在词汇层面上,本文围绕几种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同的文化内涵来说明文化差异、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进而指出为了避免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而在文化交流中进行合理恰当的文化转换是翻译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与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民族的语言使世界上的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文化差异赋予同一动物词语不同的内涵 ,词汇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文化 ,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造成了词汇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本文以动物词语为例 ,从同一动物词在英汉语言中具有的相同与相异的文化涵义 ,相同的文化内涵由不同的英汉动物词来表达 ,以及出现相应的文化内涵空缺现象等方面来进行动物词语与文化内涵异同的比较。通过比较 ,人们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英汉文化在动物词语上留下的历史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词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文化的动态.文章基于英汉词汇的发展探讨了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趋同现象,指出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层面的变化说明文化身份和文化趋同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并存,两个民族在认可文化趋同的发展的同时也倾向于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7.
英汉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不仅要培养其语言能力,更要提高其社会文化能力。通过对英汉语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把文化导入教学过程,使学生树立文化意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语言社团、不同的社会层次都有一些特定手段来进行委婉表达。委婉语是突破传统狭义词汇层次的广义委婉语。英汉委婉语在构造手段以及所揭示的文化意义方面都是不同的。英汉两种语言中各有独具特色的委婉语构成手段 ;同时 ,不同的历史、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在英汉委婉语中也有不同的反映。这一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汉英两种语言特色以及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郑岭 《中州学刊》2006,(4):253-255
由于动物与人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常常被人们用来寄托和表达感情,逐渐获得了超出其概念意义的文化内涵,鲜明地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容。但由于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英汉很多动物词汇的文化涵义差别较大,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语用上的错误。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语的特定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语言中存在大量具有丰富文化语义的词汇,对这些词汇不同的范畴划分,导致英汉词汇文化语义缺省现象.语义的文化内涵取决于语言使用者所生活的客观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认知世界的综合影响,物质世界确定了语言符号的形式及其外延,社交世界融合了词语的文化内涵,心理世界决定了词语的概念框架.外语学习者借助三个世界对词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准确把握语义的文化内涵,解决文化缺省,进而实现理想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1.
汉英语言各具特色,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中英文中表达颜色的词汇繁多,红色是所有语言中的基本颜色之一。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汉英中“红”在指称意义层次,内涵意义层次与联想意义层次对等三个层面上研究英汉互译。充分说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英汉互译是应追求文化内涵的对应,而非仅仅字面意义的对等,这一研究对跨文化交际及翻译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成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社会观点、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等。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都有着丰富的成语,因此,在英汉互译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找出这两种语言成语之间的跨文化共性和差异,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实现令人满意的语际转换。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英汉语言对比,是翻译的核心。随着语言的发展,随着各国人民的交往和科技交流的日益频繁,要求我们进一步开拓分析对比的领域,深入不同语言的研究。本文拟从词汇现象,句法现象,文化和思维的不同阐述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必然会反映一个语言团体的文化。由于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许多表面上似乎对应的词语其实在语义上存在非对应关系。本文从语义学角度出发,就英汉词语因在概念意义、联想意义、感情意义或形象意义方面存在差异而造成的非对应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具有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是进行社会交往的两个重要方面。东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在宏观文化统照下 ,微观文化有巨大差异。学习外语主要目的是进行跨文化交流 ,传统的英语教学观点认为只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 ,就可以消除语言交流中的障碍。然而 ,离开对一个民族文化的了解 ,要真正掌握这个民族的语言是很困难的。王佐良教授曾经指出 :“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 ,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把语言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考察 ,每个民族的语言系统都是扎根于特定的文化沃土之中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刘海萍 《兰州学刊》2009,(8):174-176
文章从英汉两种语言书面语词汇、句法及语篇层面分析汉语思维与英语思维的一个显著差异,即“整体性”与“个体性”差异。分析两种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差异对了解两种文化、学习两种语言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欣欣 《中州学刊》2006,(5):297-298
由于价值观和民族心理的不同,政治制度、风俗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语言本身的特异性,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的语义对应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英汉语义的不对应关系可以分为部分不对应和完全不对应两种,对英汉语义的不对应关系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对色彩词汇的使用和所引申出来的含义和象征意义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颜色词汇时要彻底地了解英语语言中颜色词汇的引申含义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语中“色彩词”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汉两种语言里 ,都有很多表示色彩的有趣词汇 ,它们在文学作品里以及人们的生活中都起着很大作用。本文试图对英语中几个最常见的表示色彩的词 :red ,black ,white ,blue,yellow ,green加以探讨 ,指出它们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和社会环境下所包含的不同含义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它们。  相似文献   

20.
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内涵与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先进 《云梦学刊》2005,26(4):122-12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禁忌既是各民族所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对英汉禁忌语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避免交际失误,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