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美国多穗小麦休斯顿5号是近年从美国引进的高产品种。该品种穗长20厘米,穗大粒多,丰产性突出。主穗附生8-10个小穗,最多有12个小穗。小穗着生18粒左右,整穗180粒,穗型粗大。千粒重40克,容重808克/升,蛋白质含量13.3%。  相似文献   

2.
该品种为中矮秆紧凑型玉米单交种。春播生育期125天,总叶片数19—20片叶,株高220厘米,穗位90厘米,果穗穗长20厘米,穗粗5.5厘米,粗筒型,穗行数16行,行粒数35—40粒,穗粒数420—520粒,千粒重480—500克,出籽率80%,穗轴白  相似文献   

3.
144黑早稻     
144黑早稻,是采用黑米水稻和白米陆稻进行杂交,并进行辐射处理,然后在旱作条件下定向选育而成的一个品种。该品种属中秆大穗粒密集型品种,株高100厘米,茎杆粗壮而坚韧,叶中长较宽,上举,光绿,株型紧凑。主穗长25厘米,穗粒平均数274.2粒,高达422粒,千粒重26—72克。米粒椭圆形,米乌黑,胚乳全为黑色。黑米含多种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常食有益人的身体健康。全生育期138天,对光、温不敏感,适应性强,可以春播也可以夏播。  相似文献   

4.
用五个具有不同穗型特点的小麦品种(系)进行不同密度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只有群体合理,才能使穗、粒、重得到协调发展,获得最佳产量。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品种间对密度要求大体趋势一致。但因品种特性的差异,对密度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各有其侧重的穗、粒、重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冈优501五年16个试点的主要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分析表明:有效穗与产量、着粒数、实粒数、千粒重呈负相关关系。尤其与着粒数、实粒数高度负相关,穗数与粒数矛盾突出。粒数、粒重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适当控制群体,促进个体发育,有利于发挥穗重型品种多花多实的产量潜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7个大穗大粒小麦品种(系)的田间小区控制性试验,分析了小麦穗部性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了进一步提高小麦大穗大粒型品种的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进一步提高大穗大粒品种的个体和群体产量,宜走提高穗粒数的路子。在保持一定的粒重水平的基础上,选育多小穗品种,采用适宜大穗大粒品种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以增加每穗小穗数,特别是增加结实小穗数,减少退化小穗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省内120个县市的720份资源的主要数量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千拉重、穗粒重和穗粒数是影响高梁单产的主要性状。但千粒重通过穗粒数对产量的间接效应是一个很大的负值,说明我省地方品种的大粒类型并非是高产类型。  相似文献   

8.
本所最新从俄罗斯引进高产谷子新品种。该品种根系特别发达。分蘖力强,每株苗可分蘖18—25根。可成穗5到7穗,穗长50—60厘米。突出的穗长可达80厘米。株高2.5米,成熟后长穗冲天。穗形蒲棒型,每穗着粒万粒以上,是普通谷子的3倍,粒大饱满,米质优良,一般亩产700公斤。肥沃田块可达一吨,谷称吨谷王。俄罗斯吨谷王含多种微量元素,食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本所最新从俄罗斯引进高产谷子新品种。该品种根系特别发达,分蘖力强,每株苗可分蘖18—25根,可成穗5到7穗,穗长50—60厘米,突出的穗长可达80厘米。株高2.5米,成熟后长穗冲天,穗形蒲棒型,每穗着粒万粒以上,是普通谷子的3倍,粒大饱满,米质优良,一般亩产700公斤,肥沃田块可达一吨,谷称吨谷王。俄罗斯吨谷王含多种微量元素,食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小  相似文献   

10.
杂交小麦MS1是高产稳产性好的优良杂交小麦品种 ,MS1的有效穗在每公顷 2 82 .6~ 5 0 4 .0万穗之间 ,千粒重在 35 .3~ 5 2 .4 g之间 ,二者变异系数较小 ,稳定性好 ,穗粒数在 2 9.0~ 4 5 .3粒之间 ,稳定性一般 ,随环境变化大。三要素的HSC系数均居于中间位置 ,自我调节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1.
运用相关、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四川省小麦主推品种绵阳 2 6号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绵阳 2 6号小麦品种千粒重的变异不大 ,穗粒数是产量构成的最重要因素 ,合理的有效穗是高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五彩玉米是采用国内外几个不同粒色的玉米品种经多次杂交、复交而育成的珍稀品种,因一个穗上可同时长出红、白、黑、黄、紫色五种颜色的粒型而得名。  相似文献   

13.
绵农2号(原代号8619—32)系绵阳农专小麦组从[(75—21一4/76—19)F_4∥(绵阳11号/Alondra ‘s’)F_3]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1992年3月由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绵农2号”。该品种属弱春性大穗多粒中播早熟种。苗期生长繁茂,叶色淡绿。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粒色浅红,千粒重42克左右,每穗结实48~60粒。株高90厘米左右。成熟较早,叶功能期长,落黄熟色好,易人工脱粒。容重平均760克/升,净麦出粉率平均65%(精粉),湿面  相似文献   

14.
用近10年的小麦区试资料,从粒重的角度将四川麦区小麦品种分为“大粒型”(千粒重50g左右)、“中间型”(千粒重45g左右,穗粒数40粒左右)和“粒数型”(千粒重40g左右,稳粒数50粒以上)三类,通过相关及因子分析表明:我省推广小麦品种大多属“中间型”,该类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及商品性都较优良;“粒数型”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在三类品种中最好但粒重较小,商品性欠佳;而“大粒型”品种对环境适应性较差,不利高产稳产。四川小麦育种宜采用“中间型”或“粒数型”路线,特别是产量水平要有所突破,更须走“粒数型”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
大穗黑玉米是本所近年来用意大利黑玉米与辽宁黑玉米经人工授粉和有性杂交精工选育的大穗黑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克服了意大利黑玉米产量低、籽粒小、棒子短的缺点。其大穗黑玉米的特性特征是:该玉米株高2米。每株成穗2个,每穗长18—23厘米,穗围粗18厘米,每穗结籽22行,每行39粒,一般每穗结籽850多粒,籽粒半马齿型,千粒重300克,每株可产籽500—600克。  相似文献   

16.
绵阳15号由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在1979年从绵阳11号变异单株中选育而成。是我国南方麦区栽培面积较大的小麦品种之一。1987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品种春性,早熟。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穗长10cm 左右,每穗有结实小穗18—20个,中部小穗一般结实4—5粒。籽粒白色、半角质,千粒重45—50克,蛋白质含量15.07%  相似文献   

17.
早熟特大粒的反季葡萄——早巨艳, 属欧美种,引自福建省农科院,果穗大, 平均600g左右,最大穗1500g,果粒圆 形,紫黑色,果粉多、粒重13g,是极早 熟种中少见的大粒葡萄品种,含可溶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川西化杀杂种小麦产量优势与产量因素优势。结果表明 :(1)稀植条件下产量中亲优势与各产量因素中亲优势呈显著 (极显著 )正相关 ,以生物产量、穗粒重与穗粒数的中亲优势尤为密切。在亲本选用上应注意生物产量、穗粒重、穗粒数几个性状。 (2 )不同亲本材料的选用对杂种小麦产量因素超标优势表现有影响。 (3)稀植条件下 ,强优势组合的产量超标优势是在穗、粒、重各因素协调提高下 ,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优势与穗粒重 (穗粒数 )优势、或穗数和穗粒数优势的结果。 (4)密植条件下 ,产量超标优势主要来自于穗粒数与千粒重优势 ,而以穗粒数优势占主导作用。 (5 )单株稀植条件下的各产量因素超标杂种优势大于群体密植条件下的超标杂种优势。 (6 )产量超标优势与穗数超标优势在稀、密植条件下的相关性不显著 ,而穗粒数超标优势与千粒重超标优势在两种条件下达极显著相关。研究认为 ,目前川西化杂杂种小麦的选育应在川麦 2 8的基础上 ,稳定穗数与千粒重 ,选育生物产量与穗粒数大的组合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对几个小麦品种(系)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为每亩10万基本苗产量最高,密度增高或降低,产量都降低;最高苗及有效穗随密度的上升而上升,上林率、千]重、单稳重、穗粒数、收获指数随密度的上升而降低。亩施20个纯氮的中肥水平产量高于亩施26个纯氮的高肥水平,高肥处理比之中肥处理,最高苗及有效穗增高,穗粒数略有增高,单穗重、千粒重、收获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20.
良种介绍     
《小康生活》2005,(1):58-59
皖稻71 该品种是由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用F1经离子束辐照处理,于1994年选育而成的中熟早籼品种。1999年安徽省衣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叶片挺直,叶色偏浓绿。分蘖力较强,每穗总粒数95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3~24克,米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