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开的时候     
正有一位禅师,收了一个年幼的徒弟。这小徒弟很聪明,特别喜欢别人赞扬他,夸他聪明。不管他有什么好的想法,或是做了什么好事,他都会去告诉所有人,也得到许多人的赞扬。有一天,师父送他一盆含苞待放的荷花,对他说:今天晚上,你仔细观察这盆里的荷花,看它们是怎样开放的。小和尚很高兴,心想,一定是师父看他最聪明,才让他观察荷花。于  相似文献   

2.
阿木学写作     
师徒裁衣记,转眼一年快到头了,阿木和冰晶都长高了不少,作为师父一通老师准备给两个徒弟各做一件新衣服。两个小家伙一听有新衣服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一通老师问:“知道师父为什么不领着你们直接买一身,而是买布料做一身呢?”“这还用说,当然是自己挑选布料、依着自己的尺寸做的衣服更合身了!”阿木抢先回答道。  相似文献   

3.
惊喜 惊吓     
齐文学正在忙着工作,有人敲门。齐文学说:"请进。"漂亮的前台小周笑着站在门口,"齐主任,有人给您送花来了。""您是齐文学先生吧,这是有人给您订的花。"小周身后的一个小姑娘说。她怀里抱着一大捧红得发紫的玫瑰花,中间还有几株百合。顷刻间,办公室里花香弥漫。一个男员工进来签字,"哟,齐主任,今天是什么好日子,有人送花,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众对主持人"自发口语"的要求越来越高,主持人"口语化"成为一大趋势.在传统播音的基础上,"播说结合"、"说主播衬"甚至"只说不播"等形式更加频繁的进入大众媒体生活.本文对于主持人"口语化"现象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正母亲被骗了。早晨10点,她急急忙忙地回来拿钱包,直到午饭时,她还没有回来。我们边吃边等,终于,母亲神情恍惚地回来了,进门的第一句话是:"总算到家了。"原来,母亲早上锻炼时遇到了一位中年妇女主动与她拉家常。两人相谈甚欢时,来了另外一个中年妇女,自称会看相,说我家最近有血光之灾。母亲吓坏了,请她指点。她便说自己道行不够,要找"师父"。母亲回家拿钱,同时被她们叮嘱千万不要告诉家人,否则就不灵了。结果,她们开车把母亲拉到附近的一个小区,一人拿走她的钱与戒指,去跟"师父"商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化初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男性女权先声"提出的"生利说"对现代化以及妇女解放的影响重大.一方面,他们将妇女视为不劳而获的"分利者",从而开启了唤醒二万万女子全面进入公共领域的女权启蒙进程;另一方面,"生利说"从根本上否定和屏蔽了女性在历史中,尤其是生产劳动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将此虚构为国弱民贫的一大弊端.  相似文献   

7.
黎燕玲 《家庭科技》2011,(10):14-14
1.不强迫自己。尽量避免可能会让你觉得恶心的食物或气味。如果你吃什么都觉得恶心,不要着急,吃那些能提起你胃口的东西,哪怕这些食物不能让你达到营养均衡也没关系。不管什么东西,多少吃进去一点,总比吃一大顿但全都吐出去了要强得多。  相似文献   

8.
打掉那堵墙     
我在八一路口开了个烩面馆,味道、价格和场所都有优势,可效益就是上不去,来吃饭的人很少。 一天,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来吃饭,要了一瓶酒,点了几样小菜,要了一碗烩面。他吃饱喝足了却对我说:“老板,对不起,我忘带钱了,下次补吧!”我夫人一听就要发火。我看那人文质彬彬,不像吃霸王餐的无赖,就笑着大度地说:“没关系,没关系……”  相似文献   

9.
阿木学写作     
一次“漫长”的旅行长假快来了,正是旅游的好季节。一通老师在心里盘算,也该让阿木和冰晶出去游山玩水、放松放松啦!做师父的,可真操心啊!一来,要顾及徒弟的学业;二来,还要考虑他们的心情。不过,一通老师觉得自己的安排总是最合理的。这不,恰好有个旅行社发传单,推出“假期桂林三日游”。据说,持有教师证还可以打八折呢!  相似文献   

10.
手机这东西现在几乎人人都有,这不能不让我感叹如今社会变化真是一日千里.前几年,手机还叫"大哥大"呢,谁站在街上打手机,那真叫一个"跩",说得声音大点没关系,引来的是羡慕的眼光.  相似文献   

11.
陈金刚  李倩 《江汉论坛》2007,(12):55-59
巫风是楚文化甚至也是长江文化的一大特色.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做量化的考察,就是把《楚辞》、《汉赋》中"神"、"鬼"、"灵"、"巫"、"觋"、"祝"出现的频数作一分类的统计,从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神"是楚巫首要的崇拜对象.出现次多的是"灵",表明楚巫在作法时多数扮作神样.灵的出现之多、地位之高和作用之大,是楚地巫风的一大特色.本文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其他资料对巫风盛行的原因及其流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掉头发     
《快乐青春》2011,(12):14-14
病人说:“医生,几个月来,我总是掉头发。” 医生说:“没关系,再掉一段时间就好了。”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在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下,"五四"作家从外国小说里看到了有别于传统的审美品格和崭新的艺术形式,形成了新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基于表现内心真实情感的内在要求,"五四"作家大胆探索,创作了一大批突破传统的抒情小说。库普林小说对"五四"时期中国抒情小说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小平 《云梦学刊》2008,29(4):130-133
对话句中的动词今天只用"说"、"对(告诉)……说",口头常用"讲",书面偶用"道".古汉语常用"曰、云、说、道"及"谓(言、语)……曰"等.还有专用的"关……曰","答"、"答(应)……曰"、"答(时、应)曰"、"告……曰"等.它们各有其特点和用法.先秦一般用"曰"及"谓(言、语)……曰"等."云"用于对话句出现在汉代,"说"在魏晋,"道"直到晚唐五代才出现.到了明清.在白话小说中,"道、说、说道"完全取代了"曰"等,"对(告诉)……道(说、说道)"取代了上古常用的复式形式.  相似文献   

15.
"虚室生白"是透析庄子美学的一个切入口,"虚室生白"所体现出的道的虚与心的虚的契合是中国美学的大题目.虚静作为审美发生的心理前提,影响了陆机、宗炳、刘勰等一大批理论家,成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概念.在庄子的文本中,"白"和"朴"相关联,"白"所彰显的质朴、素淡的美,其本质在于自然而然,这种美的理想对中国的艺术实践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三远"概念的思想背景,指出"三远"说三个层次的内涵,试图说明传统画论中对"远"的追求是怎样取代了对"透视"问题的关注.这三个层次即是:第一,"三远"说是郭熙在创作实践中对山水画空间形态的独特感悟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第二,"三远"说重在追求心性体悟的审美观照;第三,"三远"说旨在追求玄远的人生境界.因此,"三远"说不应被理解为三种不同视点下的透视法则,其真正的价值和意旨在于对审美境界的追求.在这个意义上,对"远"的理解对于山水画乃至整个传统画论,都有重大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宋元之际"诗史"与"崇雅"是两个重要的、也是其时普遍流行的对诗学观念进行的考察。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诗史"观是遗民的观念,更确切地说,是遗民思想的体现;同时随着元政权的逐步建立和稳定,"崇雅"的观念为越来越多的士人接受,而到延祐开科取士,"崇雅"就成为一时风气了。本文希望揭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些诗学观念所呈现出的特定理论内涵,更重要的是,揭示理论内涵背后蕴含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8.
表面看来,"重读马克思"似乎只是一个简单的解释学问题.倘若这样,我们只须揭示马克思"文本"所给出的意义的可能性空间及其边界就足够了.但是,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说,"重读马克思"具有远比解释学含义广泛而深刻得多的性质.它所涉及的真正问题在于对马克思思想之哲学性的恰当确认.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专断性医疗行为的刑法规制,学界存在研究对象不明、处罚范围不清等问题。医护人员擅自实施的不具有医疗目的性的侵袭行为、紧急医疗行为、强制医疗行为,均应排除在专断性医疗行为的范畴之外。关于专断性医疗行为的刑事处罚范围,"义务说"得出的结论有悖于医疗伦理;"结果说"和"行为说"从不同解释路径出发,得出的结论差别不大。相较而言,"结果说"不利于医疗风险责任分配,"行为说"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学术生产的上、中、下游都出现了种种弊端,其中学术批评的弱化,可以说是主要问题之一。学科之间缺少学术争鸣,同行之间缺少学术批评,你好我好大家好。学术会议奉承"权威"、专家的声音多,敢于说真话直面批评的声音少。学术期刊自说自话的文章多,质疑批评的文章少。之所以出现如此局面,究其原因,"在学人方面,除了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