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砾岩油藏具有岩性物性背景复杂以及油层电阻率变化幅度大等特点,其水淹层的定量评价已经成为油田二次调整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测井、取芯、测试等分析资料,应用油气运聚成藏理论,在储层品质因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砾岩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模型。定义原始含油饱和度和目前含油饱和度的差值与原始含油饱和度的比值为储层的采出指数,表征注水开发以后到目前油藏状态下储层动态水淹的特征参数,与传统的产水率和含油饱和度两个水淹特征参数相比,其优势在于考虑了油层动态水淹的过程,消除了砾岩油藏本身因为电阻率变化幅度大且单一利用目前含油饱和度定量评价水淹层的缺点。将该法应用于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水淹层的评价中,对比研究了含油饱和度、产水率和采出指数3个参数对砾岩油藏的水淹敏感性。结果表明:采出指数敏感性最高,识别准确率达到89.58%,提高了砾岩油藏水淹层的识别精度,为克拉玛依油田井网调整和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传统沉积微相的识别,主要是依据沉积特征、测井曲线相模式等资料进行逐井逐段地识别与划分。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二区中西部八道湾组稠油油藏,应用沉积微相-岩石相综合分析方法,根据储层特征,识别并划分洪积扇扇中沉积相类型,在岩石相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砾岩稠油油藏沉积微相的精细定量划分,表征了砾岩油藏沉积微相砂体之间在岩性、物性上的差异,并进一步总结了洪积扇扇中的沉积模式,研究了沉积微相-岩石相的平面展布规律,建立了不同类型沉积微相-岩石相储层地质知识库,认为扇中辫状河道粗砂岩相及辫状河道细砂岩相为主要的含油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3.
变形泡状流是水平井气水两相石油开发测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流型之一,为建立适用于此流型的测井分析模型,在16m长、可任意倾斜的透明实验环路上,以空气和自来水为介质,利用实际测井仪器串,对井斜75°~90°达到稳定的气水变形泡状流动进行实验测量,通过把握实验过程中变形泡状流的流动特性及机理,选择以漂移流动模型为基础进行理论推导修正。基于实验数据的模型检验证明,实验数据符合修正后模型反映的流动规律。依据实验数据计算的相分布系数与漂移速度系数,体现了水平及近水平井眼中仪器串对井筒内原有流动状态的干扰。分析模型能同时反映水平井气水变形泡状流测井过程中的流动机理以及仪器测量对流型的影响,适用于水平井气水变形泡状流测井解释。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多年的研究表明,储层粒度特征值(d50)、非均质系数(d40=d90)是防砂设计的基础。常规获取粒度分布 范围的方法主要有激光粒度测试法(LDA)与筛析法(SA),两种方法均需要通过岩芯粒度测试来获取数据,而在制定 开发井的完井防砂措施时往往没有实际开采层位的岩芯,只能参照探井粒度数据进行设计,从而导致较大的误差。针 对该问题,从测井的角度出发,开展了储层粒度与多种测井曲线的响应关系的研究,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探井伽 马、密度测井项与实测粒度特征值三者样本库,训练出满足工程需要的学习网络,进而结合开发井测井资料,获得了整 个粒度纵向分布剖面,为防砂分层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撑。目前,该方法在中国海上多个油田的分层防砂优化 设计中获得了成功应用,预测误差可控制在10% 以内。  相似文献   

5.
套管井测井是当前测井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套管、水泥环胶结质量及厚度是影响套管井中子测井的主要因素。实际测井资料显示,套管井中子测井效果较好,能指示地层含氢量的相对变化,能用于储层识别。用图版校正法、一元回归分析法、多元逐步回归法、BP神经网络法,对17.78cm套管和24.45cm套管中子测井进行校正。实际资料处理证实,BP神经网络校正方法精度最高,其它3种校正方法精度相当。17.78cm套管中子测井及其校正效果好于24.45cm套管。根据实际测井资料情况,推荐了相应的校正方法:在有井径和套管井中子长短源距离计数率资料情况下,选用BP神经网络校正方法对套管井中子进行校正;在没有井径资料的情况下,用一元回归校正法对套管井中子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6.
陈堡油田已经注水开发多年,油层水淹比较严重。从2009 年起,采用俄罗斯ECOS–31–7 型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测量了部分生产井。通过对比这两类测井曲线发现,过套管电阻率和裸眼电阻率曲线之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二者存在幅度差,并且水淹越严重,幅度差越明显。通过对陈堡油田ECOS 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提出了利用电阻率相对变化率这个参数来评价油层水淹的程度,结合各小层相应的生产数据,并根据过套管电阻率相对变化率有效地划分了油层水淹的级别。最后,分析了ECOS–31–7 型过套管电阻率仪器在陈堡油田评价水淹层和剩余油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长庆油田固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生产难题—水泥返高不足和注水泥井段胶结质量不理想;分析了影响固井质量的主要因素—水泥浆体系质量较差、井漏、长裸眼井段顶替效率不高、水泥浆凝结过程中油气水侵;提出了提高全井封固质量的技术对策、提高天然气井注水泥质量的主要工艺技术以及套管防腐技术。这套技术大幅度提高了低温易漏井段和油气水活跃产层的注水泥质量,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厘清陆梁隆起西部清水河组一段砂(砂砾)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指导甜点储层的勘探,通过大量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并结合岩芯观察、物性及压汞分析,对清水河组一段砂岩和砂砾岩储层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认为,两种储层宏、微观特征差异明显。(1)砂岩储层主要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北西侧;砂砾岩储层主要为细砾岩和砂质细砾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北东侧。(2)砂岩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斜长石溶蚀孔隙为辅;砂砾岩储集空间主要是粒间方解石溶孔。(3)砂岩储层平均孔隙度14%,砂砾岩为11%,砂岩储层物性好于砂砾岩储层,但孔喉结构砂砾岩储层较好,以大孔偏粗歪度为主。(4)砂岩受压实作用影响较强,北部构造高部位的河道砂岩(如夏盐8井区)因埋深较浅,压实较弱、物性较好;砂砾岩储层早期受强烈的碳酸盐胶结作用而致密化,储层物性受控于断层发育处的溶蚀作用。  相似文献   

9.
影响低渗透油藏产能的因素众多而复杂,因此正确分析和评价这些因素,对于低渗透油田勘探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石油地质学、测井学、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等多学科结合,分析了影响低渗透油田产能和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对各因素进行评价,并与油田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验证和比较。研究表明,储层产能宏观上受沉积微相和流动单元的控制。油层有效厚度及其渗透率是影响储层产能的主要因素,部署井位时,要确保有较大的油层厚度,否则,井的产量不但不高,而且无法保持稳产。对于渗透率各向异性的储层,部署开发井网时,要优选最优的井排距比和井网形式,确保油藏有较高的整体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模块式电缆地层动态测试仪(MDT)所具备的取样筒流体排出功能、井下油气实时检测、多次取样、测压功能等特点,考虑到MDT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储层流体的快速识别,正确认识储层特征、流体性质、油气藏类型的实际,尝试性地将其应用到大斜度井中,为MDT的使用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详细介绍了MDT在设计测试点井斜已达到60°的大斜度井中的应用,对MDT测井的测前设计、测井操作、测后分析均做了详尽的描述,并且在这类井中成功地进行了流体识别、流体取样和压力测试工作,总结出了该方法在大斜度井中应用的一些设计原理,具体步骤与技术关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生命质量,探索影响其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应用欧洲生命质量量表(EQ-5D)的五维度测量体系及直观式健康量表(VAS)进行评价。结果:已婚育龄妇女的总体健康状况优于一般人群,妇科疾病是妇女的主要健康问题,在婚、受教育程度高且无慢性妇科病的已婚育龄妇女生命质量较高。结论:已婚育龄妇女要增强自身健康意识、调整好来自家庭与工作的压力。政府应该定期开展妇女病的普查工作,加大对女性受教育问题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提高妇女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光纤传感器在测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到目前为止光纤传感器已经能够进行井下参数(压力、温度、多相流)的监测、声波监测、激光光纤核测井等,有一部分光纤测井技术已经商业应用。文章综述了光纤传感器在石油测井中的最新研究与应用进展,最后指出了光纤测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孙助建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8):34-36,87
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分析,认为:对于大于0.05 mm肉眼可见的混凝土桥梁裂缝对桥梁有害,甚至发生垮塌事故;这类裂缝主要有以下7种:(1)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荷载裂缝;(2)由于温度变化,混凝土热胀冷缩形成的裂缝;(3)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4)地基础变形引起的裂缝;(5)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6)施工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7)材料质量和施工工艺缺陷引起的裂缝。形成这类裂缝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4.
双侧向测井的数值方法研究主研人员:聂在平,陈恩渊,袁宁采用数值模式匹配法建立了较完备的二维电测理论模型,成功地开发出了双侧向测井响应的数值模拟软件。该课题的完成对我国直流电测井理论研究有较大的突破,主要表现为:1)用纵向解析解和横向数值解的高效数值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安徽省农村居民生命质量及健康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包含欧洲五维度健康评定量表( EQ-5D-5L 量表)在内的自行设计问卷,对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别测量样本人群在五个维度的分布和EQ-VAS自评得分,利用差异性检验和关联性分析,探讨不同人群特征和五个维度分布水平、EQ-VA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安徽省农村居民生命质量的总体评价较好,EQ-VAS平均得分为(83.80±15.36)分,接近一半(49.7%)的受访者报告五个维度中没有问题,疼痛/不舒服存在问题的比例高达42.0%,其次是焦虑/抑郁21.2%。年龄、体力活动量和慢性病是影响农村居民生命质量的主要的影响因素,疼痛/不舒服和焦虑/抑郁是影响居民EQ-VAS自评健康得分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关注农村居民的疼痛/不舒服和焦虑/抑郁问题,重点保护妇女、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双河油田Ⅴ层系综合含水高达95.21%,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层间动用状况差异大,主力油层水淹严重。分析了Ⅴ层系开发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油水井井距大,井网不完善,注水利用率低,注水井吸水剖面不均匀。利用油水井测井测试资料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明确了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潜力分布。指出下步的调整方向是油层边角部位、断层附近的剩余油富集区和剩余储量高的部位。提出了井网完善调整、调剖封堵大孔道、三次采油等技术,应用于现场实际中,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提高了水驱采收率,形成了一套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对非均质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火山岩油藏岩性复杂, 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和物性下限难以确定, 致使对火山岩油藏试油、 试采以及压裂改造等带来不便。利用岩芯观察、 岩芯物性分析化验、 试油试采、 测井解释等多种分析手段, 从火山岩岩性特征、 岩相特征、 储集空间类型、 构造位置等与物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出发, 研究了影响克拉玛依油田九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在弄清储层物性主要控制因素的基础上, 采用生产动态资料刻度静态地质资料的方法确定了物性下限。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该区火山岩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是岩性岩相和构造位置, 其次是储集空间和风化程度; 并最终确定出石炭系不同储层基质物性下限值, 沉积岩类为 6.5%、 凝灰岩类为 5.0%、 熔岩类为 4.5%。  相似文献   

18.
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简称CAF)是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三个变量.文章首先探讨了CAF测量的两个维度:语言发展指标和任务表现指标.尽管这两个维度的CAF测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领域未来发展的四个趋势:一是CAF测量应用范围深入拓展;二是测量数据向历时纵向数据转变;三是CAF测量普及性探索;四是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的开发与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9.
煤层气井钻井时井径扩径严重程度直接关系到固井对煤储层的污染程度, 最终影响煤层气井的产能; 不同煤体结构组合决定了井径扩径的钻进主控因素不同。根据焦作矿区恩村井田不同煤体结构的测井响应曲线结合钻井取芯资料, 得到不同煤体结构的声波时差值域; 统计了各煤层气井不同煤体结构的厚度, 划分出各煤层气井不同煤体结构组合及井径扩径严重程度; 根据目前的主要钻进参数, 系统剖析了不同煤体结构组合条件下的井径扩径的钻进主控因素。分析表明: 煤体结构以 I 类煤为主时, 钻井液密度对井径影响最大; 煤体结构以 II 类煤为主时, 钻井液密度、 天然裂隙发育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关系对井径影响较大; 煤体结构组合中有 III 类和 IV 类煤参与时, 排量大小对井径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对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测量。结果: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女性健康状况低于男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健康状况相对越好;低收入人群面临更多健康问题;疼痛/不适和焦虑/抑郁两维度存在问题较多。结论:在卫生政策制定时,要关注农村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重点保护妇女、老人、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的健康,提高健康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