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倩 《社区》2005,(9):50-51
王莲香与年长她10岁的老刘结婚时,对方已有一男三女四个孩子。夫妇俩含辛茹苦撑持一个家,把孩子培养成人。如今,儿女都成家立业了,对王莲香也很孝顺,十多岁的孙子和外孙子也围在她身旁,奶奶、姥姥叫个不停。可王莲香却心事重重,常常在老伴面前流泪……“后妈”成了她的心病前几天,王莲香的老邻居去世了,她跟着去开追悼会,回来后就在老伴跟前哭。老伴问她为什么哭?她说,要是哪天你先走了,我怎么办?孩子不是亲生的,他们能管我吗?这使老刘想起了半年前邻家张老太太病故了,她也是后妈,办葬礼时,王莲香见到她养育的孩子们都没哭,回家就闷闷不乐。…  相似文献   

2.
孙乔  陈翔 《百姓生活》2014,(3):25-25
法院做出判决后。9个子女仍置若罔闻宁波江北区的王老太今年90多岁了,育有5儿5女,儿女中年龄大的70多岁,年龄小的也50岁了。如今,她的大曾孙都结婚了,算起来,即将五世同堂。不过,王老太却很寂寞,因为10个孩子里,有9个多年来对她不闻不问,也不肯支付赡养费。这让老太太气坏了:“我不识字,老伴去得又早,我辛辛苦苦把他们10个养大,好几个孙子也是我养的,现在要他们来养我,难道不应该吗?”  相似文献   

3.
铭心 《新天地》2016,(4):36-37
高龄老人组成互助养老小组 张韵琴家住天津和平区新兴南里,85岁的她是“养老互助组”的发起人. 张韵琴有个幸福的家庭,儿女孝顺,和老伴感情笃深.正当她安享晚年的时候,老伴却先她离去,张韵琴内心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儿女们整天忙于事业,对她的照顾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们居委会的张秀菊老大娘已经70多岁了,老伴去年去世,他孤独一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唯一的一个女儿早年出嫁,现在对她不管不问。目前老太太很需要身边有人照顾,她与同院的青年小李商定,由小李对她承担生养死葬  相似文献   

5.
丽绮 《新天地》2012,(7):34
婆婆去世后,熟人给公公介绍了一个姓李的老太太。说是老太太,其实人不到60岁,加上她会穿衣打扮,看上去还挺精神。在公公找老伴这件事情上,老公兄妹二人都没表示反对。他们懂得"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这个老理儿,只要公公高兴,有个愉快的晚年,他们就高兴。第一次见公公的新老伴,我特意多打量了她几眼,李阿姨衣着时尚,挎着流行的女式坤包,还有部能上网的手机,一张嘴就是有着上海味道的普通话,原来,李阿姨早年从上海来到郑州一家棉  相似文献   

6.
秋游绵山,偶有巧遇。那天傍晚,我们旅游团准备于“水涛仙谷宾馆”休息。刚下车,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忽然发现一位坐着轮椅旅游的老太太,她由3位子女推着、呵护着走向宾馆。看上去,老人家的儿子有40多岁,两位女儿也都有30多岁。上台阶时,儿女们有的拉车,有的拽轮子,有的开道,那样子是生怕碰着自己的妈妈。当时,我心里一颤:带这样的老人来游山,真是受罪呀!晚餐后,我信步走出宾馆。仙谷中灯火灿烂,夜景十分美妙。蓦然间我听见小桥上有人细语:“妈妈,快看这美好的夜景!”又有声说:“妈,你凉不?”我循声一望,又见那3位儿女推着老太太出游,女儿…  相似文献   

7.
佳木 《新天地》2012,(4):25
江苏省一位老人酷爱诗歌,他立下了一份诗歌形式的遗嘱。由于老伴和3个子女对遗嘱中某一"诗句"在理解上产生了分歧,最终在老人死后8年对簿公堂。2011年,张慧芳已年逾八旬,没想到的是,她为了继承老伴遗产和3个儿女们打了一场官司。和她打官司的儿女岁数也不小了,大儿子63岁、二女儿56岁,连小  相似文献   

8.
卞文志 《社区》2014,(3):31-31
在山东济南市一个社区,有一位76岁的刘老太太,晚年的她,生活状态可谓“寂寥”。刘老太太唯一的女儿在美国定居,一年前老伴去世,女儿回了趟家,此后再没回来过。刘老太太虽然请了保姆,可保姆做完饭、收拾完房间就走,  相似文献   

9.
北京劲松社区的高君今年75岁,她最偏爱4个儿女的小儿子高利。1989年高利结婚,高君和老伴把原单位分给他们的房子让给小儿子居住,自己居住在购买的房子里。1996年6月,高君的老伴突然病逝,她一时六神无主。这时候,小儿子高利一家三口搬来与她同住,答应照顾她,负担母亲的全部生活费用。没想到不到3个月,儿媳就开始  相似文献   

10.
李老太太今年70多岁了。儿女们都成了家,因为忙于事业,又要照看各自的子女,陪老人的时间很少,看望她的机会也不多。用老人的话说就是“凳子还没焐热就一个一个都走了。”虽然孙子们就读的学校离老人住处也不远,但是儿女们却认为一来老人年龄大了,没有精力照顾孩子,二来“隔代教  相似文献   

11.
我老伴汤泰京,今年七十六岁。从一九九八年她就开始上老年大学。上课期间,老伴很少请假。记得有一次她与孙女同时出门上学。孙女对她说:"奶奶,今天下这么大的雨,你就不要去上学吧?"我老伴反问孙女:"婷婷,你今天不去上学,行不行?"孙女说:"当然不行,我们宜春中学有  相似文献   

12.
《老友》2003,(8)
老伴并不老,今年才50岁,自打老伴内退回家后,短短半年,我却发现她真的变老了。每天忙里忙外,既关心全家的生活,又牵挂远行的儿女,还有许许多多的应酬。总之,老伴"日理万机",一个字就是"忙"。老伴的"忙"与"累"使她变得日益憔悴,我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细细分析一回,却发现,她许多的忙和累原本可以不忙、不累的。我不好明说老伴"自找苦吃",只好设法使她的生活简单些。首先,我宣布每天早餐,各人  相似文献   

13.
方世宏 《老友》2014,(4):40-40
正老年人需要怎样的关爱?我的体会是,老年人最需要夫妻之间的关爱。我56岁时,前妻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丢下我和两个刚初中毕业的儿女。儿子还患有癫痫病,经常昏倒不省人事。我悲痛万分,每天既要到镇里上班,回家后又要烧菜做饭、洗衣扫地,辛苦不言自明。正当我度日如年的时候,一位朋友给我介绍了我现在的老伴。她是一个善良的人,我和她的性格相投,后来我们便自愿成为新的夫妻。自从老伴进门后,我的生活窘况一扫而光,她给我带  相似文献   

14.
探望     
伊尹 《社区》2014,(35):22-22
这是我的一位护士朋友在她博客里所写的一篇日记。这天她上白班。下午,23号病房来了一位探视者,一位80多岁的老头,摇着轮椅来探望2床76岁的老太太。老太太是前天送来急救的,心脏病,昨天刚出ICU,此时正沉沉地睡着。一连两天在病床前照料的子女们,一个回单位续假,一个去医院食堂吃午饭了。老头来到病床前,看看沉睡的老太太,替老太太掖了掖被子,又安静地在床前坐了一会儿,见老太太呼吸均匀,脸色已转红润,这才微微一笑,转身放心地离开。  相似文献   

15.
刘明 《老友》2021,(2):50-50
我的母亲90多岁,由我兄弟四人轮流供养,一年之中,每人供养三个月。我离母亲较远,以前都是请人照顾她。去年因为请不到人了,我只好自己回去服侍她老人家。春节一过,我和老伴回到了老家。老伴不是我的原配,她和我在一起生活还不到一年,也没见过母亲,我私下里想,这次她会怎样对待母亲呢?  相似文献   

16.
电话的喜剧     
《老友》2003,(8)
改革开放政策如春风吹暖了大地,祖国各条战线的工作、生产在一日千里发展,通讯事业发展特别快。我这个普通百姓,真享了电话的福。我的儿女都在大学工作,原先与儿女交谈工作、学习都是写信。一封信来回,最快时间也得一个月。记得一次,北京工作的女儿来信说,她下月去内蒙军事工厂蹲点,看要不要买高级的细羊皮做大衣。我和老伴读着信,内心很激动。老伴说,  相似文献   

17.
老家的寿星     
陈骁 《老友》2010,(1):17-17
去年暑假的收获真多,我印象最深的是7月14日在老家亲眼看到了两位准百岁老人。第一位是我家三奶奶的妈妈,99岁,家住如城镇沿河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的儿孙们姓徐,我们当面叫她老太太,背地里叫她徐老太太。  相似文献   

18.
上个月18号是我69岁的生日。生日的前几天,儿女们来电话说,大家商量好了,生日这天要给我好好操办一下。女儿特意说,她的一个朋友的全家也要向我祝寿,凑凑热闹。最近老伴回老家去了,家中就我一人。自打退休后,我的身体一直不大好,除了高血压外,血糖也高。按医生的嘱咐,糖尿病人应忌口,我正减少饭量,整天很没精神,感觉很疲劳。3家9口人,再加上我一起吃一顿饭,想想就让将近七十的我头皮发紧。我很想对儿女们说,我的生日就不用过来了,打打电话就行了。但是我不敢说,怕儿女认为我吝啬、怕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0,(4):4-6
开学第一天教授做了自我介绍,他还要求我们去结识某位我们还不认识的人。就在我站起来四处张望时,一只手轻轻地搭在我的肩上。我转过身一看,一位满脸皱纹个子矮小的老太太正冲我微笑。这微笑使她浑身光彩照人。她说:“嘿,帅小伙儿,我叫罗斯,今年87岁。我可以拥抱你吗?”我笑了起来,热情地答道:“当然可以啦!”她紧紧地拥抱了我。  相似文献   

20.
恩比爱长     
贾乙 《老友》2008,(5):28-28
我认识一位年近八十岁、瘫痪在床达30多年的老人。老人无儿无女,这30多年来,在她身边一直耐心周到照顾她的是她的老伴儿。在我的印象中,她的老伴是一个开朗、乐观、富有幽默感的人,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你一点也看不出他和一个瘫痪在床的人共同生活了30多年。在一次闲聊中我问他:"这30多年来,你是靠什么走过来的,是爱情的力量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