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科学化现代化中国法学的必由之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党领导人民创立了毛泽东法律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三次伟大历史 性飞跃.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这三大理论成果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领域的实践智慧、理论创新、制度构建,体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在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中的独创性、原创性、集成性贡献,凝聚了我国法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和思想精华,标记下我们党持续推进法学理论创新的百年历程.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的伟大力量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复兴、中华文明从蒙尘到发扬光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引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发轫并成型、探索并反思、进而不断创新迎来新的飞跃。总结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进程,呈现出以“两个结合”为根本路径、科技与制度创新为重要助力、“两项并举”与“内外相生”为主要特点的三大历史经验。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需要务实笃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这既是百年来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启示,也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方法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所淬炼的精神品质,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百年辉煌成就的精神密钥,同时也是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法宝。历史主动精神表征于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之中,旨在洞察历史规律与把握历史大势中抓住机遇、回答时代与现实之问,推动理论创新。而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仅是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的精神指引,也是使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能真正指导中国实践的内在要义。因此,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问题,对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成果,在对时代主题、历史经验、新的实践的深刻把握中,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突破性创新,在对世情国情党情尤其是党的历史方位的深刻洞察中,实现共产党执政理论的重大创新,在对发展中重大矛盾问题的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中,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探索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基本依据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精髓是实事求是.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与时俱进地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具体军事实践相结合,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即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体系,引领着我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还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并自觉遵循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规律作为社会行动规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实践的基本要素-环节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具体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人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价值指向、根本任务、方法论原则、立场观点方法、科学性要求、评价主体等内在要素-环节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的科学认知。正是党对这一基本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自觉遵循,保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沿着正确方向与时俱进,使党的治国理政实践得以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成功展开。  相似文献   

7.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不同角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是内在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既有机统一又与时俱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实践特征和主体精神等几个不同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作了研究。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在中国的生动体现;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特征在中国的显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同时又是一个十分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鲜明地体现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提出和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再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创新意识提高到新的认识水平。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贯通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与展开,源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引和实践拓新。“两个结合”开启理论创新、理论创造新空间,既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路径,也科学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遵循。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科学方法论,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及时求解时代新课题,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不断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实践新格局新高度。  相似文献   

11.
李波  王海胜 《理论界》2008,(10):23-25
中共十七大是我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领导力量的成熟、马克思主义发展境界的新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完善等方面标志着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新步伐。这次大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这是继党的二十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新的价值判断,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文化使命的清醒认识和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规律性把握,内蕴深刻的认识论、方法论思想,具有独特的实践价值。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创新理论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革命性品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贯通;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自信思想基础,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赖以立足的实践场域;在深化践行“双创”思想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带领全国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既继承了以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也积累了丰富的新鲜经验:认真学习、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勇于创新,以新观点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刻洞察,准确把握中国特色之基本国情;不断探索,更加明确理论实践之具体结合;注重民生,回归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关怀。概括起来,就是理论与现实结合,继承与发展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并用,理论应用和理论创新并举,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不同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过程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两个结合”是我党在百年历史交汇点首次提出的新命题,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通过分析“两个结合”中蕴含着的矛盾分析法,以其内涵的理论作为支撑并积极运用,是推动中国创新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运用好矛盾分析法,在解决中国问题时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华的沃土中汲取养分,才能正确指导中国实践,大力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及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内涵具有宝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群  孙宇 《南方论刊》2012,(9):8-11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命题。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三代领导核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拓与顺利发展的过程,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深化的阶段。人民群众在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可谓精髓,有助于加速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步伐,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7.
崔明浩 《理论界》2009,(11):18-19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使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形式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的首要内容就是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并结合新的实践,去指导新的实践。在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鲜明的品质就是它不断的理论创新品质。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出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探索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之路,并在发现创新规律中逐渐掌握规律,实现理论创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中国文化的融合、创新的过程,又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发展中逐渐占据文化主导地位的过程。简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促进中国文化实现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现代中国文化奠定了新的基石,是中国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的方向和途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和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文化创新的根本指针和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19.
韩振峰 《兰州学刊》2011,(1):20-22,2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内在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马克恩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是内在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既有机统一又与时俱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论断、新观点、新举措,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指明了方向.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有着鲜明的特色:在坚持与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成熟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探索中持续地、不间断地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完善理论创新的成果.从理论创新的鲜明特色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要把坚持、继承和创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实现理论之间紧密相连、相互贯通,要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要把党的理想追求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