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哲学与管理学结盟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的振兴、管理学的发展,使哲学与管理学的结盟成为一种必然。哲学、管理学只有实现结盟,才能走出各自发展的困境。哲学与管理学的结盟有其可能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重要变量。即物主义、"甘え"心理、集团主义是日本文化的核心内容。即物主义重视现实、实用和实证,它使日本的外交政策带有浓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同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权宜之计,而它恰好与日本现实的机会主义相吻合,与此同时重视经验、重视实证的传统使有着丰富国内派阀政治经验和长期对外结盟经验的日本进一步强化了结盟意识;"甘え"就是想依存他人,寻求一体感这样一种欲望和打算,它加剧了日本人的结盟偏好;集团主义使日本人意识到了集体的力量,在对外政策中更容易选择结盟。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期鲁国与列国的盟誓有不同的特征。一方面表现为多层次性,鲁国不仅与周王室以及当时的霸国有结盟关系,而且与中小国家也有结盟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阶段性。春秋初期鲁国对外结盟的目的在于参与集团之间的争夺,春秋中期在于追随当时的霸主结盟活动,春秋后期又与新兴的霸主结盟。此外,鲁国对外的盟誓还呈现出灵活性特征。鲁国或与平等国家结成盟誓,或追随霸主参与盟誓,或在不同时机要么选择旧霸主要么选择新兴霸主参与盟誓,春秋晚期鲁国内部还出现了卿大夫之间相互盟誓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1949年至今的中国大国关系,指出中国一贯重视大国关系,结盟(或准结盟)、不结盟、伙伴关系先后成为中国处理大国关系的基本模式.作者认为,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可视为处理与既有大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妥善解决分歧的同时努力拓展共同利益应视为稳定、发展与大国关系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近代日本存在"恐俄"思想,但日本的对俄认识并没有停留在消极的"恐俄",而是滋生出利用俄国的实力和列强矛盾进而同俄国结盟的思想。与日俄结盟论关系密切的日俄协商论一度因日英同盟的形成而偃旗息鼓,但随着日美矛盾的增长、日英同盟对抗美国功能的减弱,日本对俄结盟论复活。日俄经过在中国东北的协调行动,1916年签订第四次日俄密约,日俄关系上升到为了共同的安全而采取军事合作的同盟层面。日俄同盟是日本第一次与本地区内国家、自己的近邻结盟。日俄同盟建立后,日本在历史上首次同时运转两个同盟。  相似文献   

6.
自1928年国民党统治开始,中国第一次进入了其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关系时期,寻求国际伙伴关系首次成为中国内政与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早期的中德、中俄和中美关系各自具有鲜明的特性.中德关系建立在两国领导人互相信任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某些意识形态上的类似是其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互补的经济利益使国民党可以实现平等的合作.中苏关系和中美关系一开始就是为了增强双方对付共同敌人的力量而形成结盟的,之前都不具有恰当的合作机制,而意识形态是一个复杂的、不利于结盟的因素.在中苏关系中,结盟意味着从直接敌对状态转向谨慎的合作.而中美之间非国家层面上的合作既没有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些合作也不会自动强化双方的官方关系.当结盟机制仓促建立起来时,却缺乏坚实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7.
论中苏同盟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共与苏联关系的发展及新中国领导人与斯大林谈判的历史过程。作者认为,中苏结盟是在双方不断协调战略利益关系并解决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中完成的。1950年2月14日《中苏同盟友好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苏双方正式结盟,为尔后十余年中苏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苏联领导人在中苏结盟过程中的行为也为后来同盟的破裂埋下了种子。  相似文献   

8.
杨洋  栾福茂 《理论界》2010,(7):41-42
长期以来,受利益集团结盟和冲突的影响,我国金融机构退出规制制度在较为艰难、矛盾丛生的环境中缓慢推进。这影响和制约了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机构退出规制中的利益集团,利益集团结盟对退出规制过程的控制以及利益集团冲突对退出规制的影响,以期从利益集团博弈角度说明我国金融机构退出规制不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龚和平 《江汉论坛》2002,1(8):10-13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处理社会主义时期政党关系问题上,将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的理论与我国多党并存的客观实际相结合,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探索,明确得出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不是阶级结盟关系,而是政治结盟关系,是执政党与参政党关系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处理社会主义政党关系的新创造。  相似文献   

10.
李普哈特是当代最具影响的比较政治学家和民主理论家,由他提出的结盟民主理论和共识民主理论是当代民主理论中重要的民主理论流派,也是当代民主类型学中备受关注的民主类型。进入21世纪,中国学界开始关注李普哈特的结盟民主理论和共识民主理论。但是,比较中西方的研究现状,不论是研究主题还是研究深度,中国学界对两种理论的探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1.
论刑法对公司注册资本规制的立法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对注册资本的规制是对作为传统商法之公司法的公法调整 ,体现了国家法律的最后保障。通过对公司成立前、后注册资本的刑法调整 ,保障了法定资本制度在公司法律实践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 ,建立国有控股公司为市场主体 ,突出资本经营为目标的国企改革呼之欲出。但是目前法学界对国有资本控股经营的关注较少。为此 ,应从国有控股经营公司的法律地位、法律框架、法律配套等三方面探讨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资本雇佣劳动只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 ,但资本家及其学者却妄图证明 ,它是一种永恒的社会形态。本来这些观点早就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被批得体无完肤 ,但偏偏有人企图用所谓的现代数学手段来重新“证明”资本雇佣劳动对社会来说是合意的。这些“证明”同样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融资租赁是20世纪60年代世界金融创新潮流的产物,它是集融资与融物于一体,兼有融资、投资、贸易、资产管理等功能,它对经济发展发挥的特殊作用受到不少国家政府的普遍重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发展,融资租赁将会发挥它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国时期西蜀军师诸葛亮为了巩固蜀汉政权 ,他为蜀吴建盟只身入吴营 ,为护盟苦口谏关、刘 ,为修盟苦心觅人才 ,充分体现了他的统战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6.
"国际反恐联盟"空前团结,其形成原因是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的政府都致力保障其正常的社会秩序."反恐"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悖论,反恐联盟充分体现出美国谋求其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思维.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风险投资行业调查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风险投资尚在探索前进中。通过对天津市风险投资业的调查及与全国和其他地区的比较可以发现 :天津市风险投资业国有资金比例过高 ,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政府应由风险投资主体及时转变为投资制度的建设者 ,尽快推出二板市场 ,增强风险投资的市场化水平 ;资金规模相对较小 ,资源分布不平衡 ,专业化程度较低 ,应明确专业化定位 ,以在细分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 ;联合投资不足 ,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加强行业内合作势在必行 ;项目来源及搜索能力不足 ,应将项目搜索能力作为核心能力培养 ,重视价值链或产业链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国都城的东渐是古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这一转折是由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及民族等因素的矛盾运动引起的,同时也深含着地理的、历史的诱因。长安都城地位的丧失既是关中地区经济衰落和全国经济重心转移的结果,又与民族关系的变化和军事中心的转移等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在经济重心的吸引和运河的牵引等因素的作用下,都城由长安回归中原,横跨汴河之上、坐待漕运之利的水陆交通枢纽——汴梁最终因其优越地理位置和便利交通条件而取代长安和洛阳,成为五代和北宋的主要都城。  相似文献   

19.
企业改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途径。资产评估是企业改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资产评估应明确评估目的、评估基准期、评估对象 ,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评估程序。在企业改制中要特别注意设计稳妥的剥离方法 ,对非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人员进行合理的剥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国际教育资本进入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已成必然。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它们,关乎中国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中国的教育主权、中国未来的发展能力。国际教育资本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推动国际教育资本以规范、合理、于我有利的方式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