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多国家每次人口普查之后都要对其进行质量评估,计算人口普查误差,包括净误差及其构成部分(普查遗漏和普查错误计数)。通常采用先估计净误差,然后估计普查错误计数和普查遗漏。人口普查误差计算的关键是估计总体实际人口数。目前多数国家是使用基于捕获-再捕获模型和事后分层的双系统估计量估计实际人口数。最近1~2年美国提出使用基于罗吉斯蒂回归模型的双系统估计量估计实际人口数。研究结论表明:真正的人口普查误差其实是不能计算的;基于罗吉斯蒂回归模型的双系统估计量由于不受样本量限制而可以选择较多的事后分层变量,因而它优于基于事后分层的双系统估计量。  相似文献   

2.
胡桂华 《统计研究》2011,28(3):90-98
 人口普查误差,即普查登记人数与“人口数真值”之差,也叫净误差,实际上是普查遗漏人数抵消普查错误计数人数的结果。净误差掩盖了人口普查中所发生的错误计数和遗漏这两个方面的错误的真实情况。美国普查局决定,在2010年人口普查的事后质量检查中,除了像以往一样继续估计净误差之外,还将估计错误计数人数和遗漏人数。这是对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检查工作的一项重大改进。本文在解读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讨论了估计错误计数人数和遗漏人数的途径、数据准备以及抽样估计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人口普查质量评估中对普查登记人口名单及其质量评估调查人口名单进行比对,以找出二者匹配人数构造双系统估计量或单系统估计量可能出现的比对误差问题,提出测度比对误差及对人口普查覆盖误差估计影响的研究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采用文献解读法,以及吸纳国际相关前沿研究成果的研究思路,研究比对误差的总差异率、净差异率和相对误差率等问题。研究认为:内含比对误差的人口普查覆盖误差估计值不能真实反映人口普查登记工作的质量,影响普查数据用户的决策;欲测度比对误差对人口普查质量评估结论的影响,可从人口普查质量评估调查样本中抽取子样本再次比对(评估比对),然后比较评估比对与原始比对结果的差异;欲测度比对误差对人口普查净误差的影响,可分别计算原始比对和评估比对的双系统估计量,然后求二者之差;欲测度比对误差对人口普查错误登记人数(或遗漏人数)的影响,可分别构造原始比对和评估比对的错误登记人数(或遗漏人数)估计量,然后求二者之差;在中国开展比对误差测量工作势在必行,急需进行比对工作的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4.
双记录系统技术的使用,可以运用在人口普查和事后调查提供的人口数的估计,并据此估算全国真实人口数。事后调查属于抽样调查,在人口普查后进行,涉及样本的抽取、事后分层、比较和估计等。文章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人口普查标准时点上的人口总体(全国、全国以下各行政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利用对总体登记的普查人口名单和覆盖调查人口名单构造的组合式遗漏估计量估计人口普查遗漏((1))人口数。目前各国政府统计部门在人口普查遗漏估计中主要使用单重遗漏估计量,但该方法未包括同时遗漏于这两份调查人口名单的双重遗漏人口,低估了总体普查遗漏人口数。组合式遗漏估计量除了包括单重遗漏人口外,还包括了双重遗漏人口,避免了单重遗漏估计量的缺陷。采取抽样估计和数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单重遗漏估计量、双重遗漏估计量和组合式遗漏估计量,理论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式遗漏估计量在抽样估计精度和遗漏人口数估计上优于单重遗漏估计量,尤其是在分析双重遗漏人口特征和改进未来人口普查登记工作等方面;在使用刀切法近似计算总体的组合式遗漏估计量的抽样方差时,不能忽视等概率人口层之间的协方差,否则可能低估或高估其抽样方差;单重遗漏估计量和组合式遗漏估计量属于有偏估计量,要使用均方误差比较其估计精度。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利用原始数据全面演示了单重遗漏估计量、双重遗漏估计量和组合式遗漏估计量及其抽样方差估计量等的详细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6.
十二、总人口总人口的评估过程要涉及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及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评估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用事后质量抽查方法评估总人口1、事后质量抽查方法事后质量抽查是评价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最常用的方法,主要用于检验人口普查、较大规模抽样调查范围或内容。事后质量抽查就是在普查和抽样调查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一次独立的事后质量抽样调查。设事后质量抽查登记总人口为N,质量抽查样本地域的普查或调查登记为M,则N-M就是普查或调查中遗漏的人口,样本地区普查或调查范围的完整率为M/N。因…  相似文献   

7.
在2010年,我国将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同以往历次人口普查一样,这次人口普查后也将进行事后计数调查以估计其覆盖误差。  相似文献   

8.
每次人口普查或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结束后,在普查或调查的样本范围内再抽取少量样本进行一次小规模的抽样调查,以便对调查质量进行检验和评估,就是我们所说的事后质量抽查。事后质量抽查既是整个调查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调查之后单独组织的一次独立的抽样调查。世界各国在人口普查中也普遍采用这种方法。我国在1982年的人口普查中,第一次使用这种方法来评价人口普查的登记质量,之后,在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和每年的人口变动调查中,仍继续采用了这一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事后质量…  相似文献   

9.
陶然 《统计研究》2012,29(12):81-87
根据普查数据生成过程,将实际普查汇总结果与目标总体真值的净误差定义为普查涵盖误差;从非抽样误差的作用分析,提出涵盖误差来源影响的三个假设,并论证采用净误差表现普查涵盖误差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将涵盖误差的产生机制和普查数据汇总模型结合,构建不同普查类型下计数与内容涵盖误差的模型与误差分解过程;以此论述了非抽样误差对涵盖误差的影响作用,以及计数涵盖误差和内容涵盖误差间的联系,为进一步研究普查数据质量评估与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人口普查复杂、涉及面广等原因,一些人不可避免地在普查中遗漏,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令许多美国人吃惊不已的是,在所有年龄组中,孩子组的遗漏率竟然是最高的。在他们的感觉或印象中,人口普查中遗漏的应该主要是成年人,尤其是那些以种种蛮横理由躲避普查的人,怎么会是孩子们呢?每次人口普查后,美国人口普查局对其结果进行全面彻底的评估,以确定收集的人口数据质量。人口普查质量以内容误差和范围误差衡量。内容误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房屋所有权、种族/民族、普查日地址、婚姻状况、收入、支出等记录错误。误差范围,包括遗漏和重复…  相似文献   

11.
普查涵盖误差及其测量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周期性普查的统计数据质量,本文在界定普查涵盖误差的基础上,从分析普查涵盖误差与抽样框误差的异同入手,以此为基础讨论普查涵盖误差的构成及分类,将普查涵盖误差特点概括为全面性、过程性和偏差性;将普查涵盖误差测量思路与重复调查技术假定相结合,论述基于抽样设计和基于双系统模型的测量机制,用于分析事后抽查对不同普查涵盖误差的测量技术假定,为进行我国普查事后抽查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期导读     
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属于大规模抽样调查,是世界各国在人口普查中普遍采取的用来评估人口普查登记质量的调查方法.是评价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的事后分层估计初探>一文,在讨论抽样调查分层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的事后分层的标志选择和层数确定.并对事后分层双系统估计量及人口普查总体真实人口数事后分层估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人口普查工作的质量主要体现在覆盖误差的规模上.人口统计学家创建了估计人口普查覆盖误差的方法.有些方法利用独立于人口普查本身的信息,另外一些方法则利用人口行政记录的信息.由于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形成背景和适用范围,因而没有适合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通用方法.通过对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和中国的人口普查覆盖误差估计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说明了这些方法的使用情况.研究表明,任何一种估计方法都有其局限性,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8):104-112
人口普查中不可避免发生多报,包括重报和其他普查多报。针对当今一些国家的政府统计部门在普查多报估计中只估计普查多报或重报的问题,提出构建普查多报估计量及重报估计量的研究目标。为实现目标,采用文献解读、现场调查和抽样估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普查多报人口及重报人口的认定标准、重报人口的统计口径、多报人口的估计方法与样本多报人口数目的关系、多报及重报估计量及其抽样方差估计量的建立。使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人口中心建立的人口普查微观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估计的总体普查多报率和重报率在适当范围内,普查登记质量较高;泰勒扩张法适合于普查多报率及重报率的抽样方差计算。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为全面了解普查登记中的多报问题,除单独估计重报外,还要估计总的普查多报;认为普查多报估计不重要的观点,不仅与现实情况不吻合,还会干扰政府统计部门的普查多报估计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人口普查的事后计数调查中,抽样单位一般是某种级别的地理小区.由于这类小区的规模相差悬殊,并且平常并没有以这种小区为单位的日常统计资料,所以难以得到这种小区的总体方差,自然也就无法用直接的方法测算需要抽取的地理小区数.文章使用事后计数调查抽样方案的设计效应来测算今后的同类调查所需要的样本量.其中包括:根据事后计数调查样本测算所用抽样方案的设计效应;用特定抽样方案的设计效应测算给定精度要求下同种方案所需要的样本量;抽样方案发生调整时设计效应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人口普查面临的数据获取成本高、数据获取质量低、普查对象负担重等现状,明确提出由综合运用行政记录大数据资源和专门组织的调查数据资源的"组合模式"人口普查替代传统人口普查的设想。为此,以西班牙2011年人口普查为例,解析"组合模式"人口普查的实施框架和实施步骤,归纳了"基于普查前文件形成人口统计信息的初估计""基于建筑物普查实现地理信息的更新""围绕抽样调查完成详细特征信息的获取"以及"引入计数因子进行确定人口数的估计"四条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人口普查向"组合模式"人口普查迈进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青海统计》2009,(12):42-42
近日,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结合2009年度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事后数据质量抽查工作,由人口和就业统计处会同普查中心,分别深入海西州德令哈市、格尔木市;海南州贵南县、贵德县;西宁市城西区、湟中县;海东地区循化县、化隆县、互助县,对第六次人口普查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督查指导。  相似文献   

18.
廖霞 《青海统计》2004,(8):5-5,3
根据国家规定,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1%人口小普查,其他各年份都要进行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人口普查和人口调查都是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普查员和调查人员的入户访问、现场登记,对所辖地域内所有人口逐户逐人地进行一次性调查。  相似文献   

19.
程晞  李磊 《统计研究》1990,7(5):41-44
反映统计数字质量的最重要特征是其准确性。对统计数字质量进行评价,主要目的是度量统计数字的准确性,识别出影响数字准确性的误差来源。一般说来,人口统计数字的误差有两种,一种是由于调查对象的属性、特征发生错误造成的误差,如误报出生年月;另一种是由于调查过程中的登记遗漏、重复,或将不属于调查对象的人口归入调查总体造成的误差。本文主要以人口普查和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为背景,从数据使用者的角度,说明评价主要人口统计指标准确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即将进行的以十亿人口为普查对象的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在人口普查的历史上,将是举世瞩目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为全国人民所关心,也为世界各国所注目.对这样大规模的社会调查,能不能进行质量控制?又怎样进行人口普查的质量控制?这是摆在我国各级人口普查组织者面前的一个严肃的课题.普查是手段,取得一定精度并能满足经济、社会规划和人口学研究等方而要求的数据才是目的.不符合质量 要求的普查,是不可能达到这一目的的.这就要求人口普查的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