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街居工疗站是指街道、居委会设置的为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残疾人提供以职业康复训练为主要形式的康复及辅助性就业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广州市现有街道、居委会工疗站151家(含24个镇级康园工疗站),4140名残疾人人站进行工疗康复和辅助性就业。工疗站还提供了500多个社区就业岗位,为保障残疾人顺利回归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量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由于他们未能均等享有就业服务等城市公共服务,而呈现"半城市化"的状况,要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首先得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问题,就业服务对于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以大部分农民工生活和工作所在的城市社区为平台构建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以城市社区为平台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需要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政策,厘清政府、非营利组织、农民工等与城市社区间的关系,建立健全社区就业服务机构体系、建设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就业培训体系、畅通非营利组织参与渠道。  相似文献   

3.
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就业将面对巨大的压力与障碍。长期以来,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提升残疾人专业技能,完善残疾人服务事业,各地残疾人机构有计划地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以更好地帮助残疾人提升就业竞争力与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目前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加大宣传与动员力度,改进培训科目,丰富培养模式,才能彻底改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4.
叶文通 《职业》2017,(9):57-58
志愿服务与学生就业相结合是实现志愿服务长效化的保障.通过志愿服务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是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高职院校应通过营造志愿服务校园文化、培育和支持志愿组织发展、引入服务学习课程等措施发展志愿服务,促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职业》2009,(8):25-25
劳动就业服务机构 目前,政府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已经形成基本覆盖省、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包括县级以上以“就业服务局”为主体的就业服务管理机构,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创业服务、失业保险经办和劳服企业管理等工作实体和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截至2007年末,全国共有政府劳动就业服务机构40331个,工作人员37万人。  相似文献   

6.
按比例就业是我国残疾人就业的一项基本制度.公共部门率先招录残疾人实现按比例就业有利于促进残疾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本文基于公共部门性质的理论视角,发现广东省公共部门率先招录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已经有所推进,但是不同公共部门率先招录残疾人就业面临的多样性问题、个人因素与制度因素的多重制约和公共部门内在困境阻碍等仍然使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难以有效推进.因此,提出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统筹联动作用,加强各部门与残联的联系,完善残疾人就业培训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自身能力提升以适应社会需要及推动对残疾人干部的招录和培养,挖掘适应残疾人的工作岗位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区健康志愿服务具有健康与志愿服务资源优势叠加的效应。然而社区健康志愿服务面临互联网时代的挑战、需求评估不足、供需偏差等现实困境。要想走出困境,可以从健康需求评估入手,搭建"社区+"服务联动平台,统筹健康志愿服务供给资源,完善社区健康志愿服务的精准化管理制度,构建"社区+差异化"的健康志愿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提出,国家经济调控的重点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供给侧改革为社区服务主体提高服务质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社区居民对养老、 医疗、 就业及心理咨询等服务需求大,但现有的社区服务质量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居民满意度较低,社区需要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加快发展社区就业服务,深化发展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9.
残疾人社区照顾在我国的应用正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在借鉴和引进社区照顾的模式与理念之后,通过实行机构式集中照顾对残疾人进行帮助,政府部门成为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服务和照顾的主体,能够使被照顾残疾人的生活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仍然有许多地方需要改善。本论文主要通过结合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身体情况、家庭情况、心理状况、社会资源等)设计服务方案,运用社区照顾的理论与模式,整合资源,帮助服务对象改善自身情况,满足需要,更好地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0.
林云 《职业》2013,(3):10-12
"精细化"就业服务就是个性化服务、人性化服务,必须做到以人为本.职业指导是就业服务中最基本的工作,包含了就业服务的大部分内容."精细化"职业指导能大大提高"精细化"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能,是实施"精细化"就业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实现"精细化"就业服务以人为本的宗旨,离开职业指导谈"精细化"就业服务,将失去根本,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