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混合式学习相关理论,探索混合式医学英语教学模式.课前,在线教学;学生线上观看微视频及其他相关材料,完成线上测试,进行线上交流互动学习.课中,课堂实践教学;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汇报结果,教师积极评价,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讲解.课后,作业实践和作业成果在线展示.该模式可以克服传统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主导整个教学活动,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故结合慕课模式,设计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教学课程改革方案.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分散集中的原则下,实行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从预习教学、资源准备、开展实验教学模式设计、准确界定课程属性、合理选择设计维度、有序开展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具体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高职院校《药物化学》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融合实践,高职院校教师以智慧职教线上教学平台为依托,通过剖析课程现状、学生特点,结合信息化技术,强调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的融合.为避免两者机械式叠加,教师强化衔接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教学技能是师范生的核心技能,一般采取面授的形式,如何开展教学技能实训线上教学,提高师范生竞争力,受到师范专业的广泛关注.受实训课特点的制约,教学技能实训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要突出互动性强的特点,在实训过程中,首先,备课要细.其次,需要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衔接,教师要全程随机提问引导、学生全程视频讲解与讲评.学生的课后训练要做到教师全程监督,使教学成果及时得到反馈,从而提高教学技能实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该文以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为例,依托超星学习平台设计了课前线上预习、课中线下师生互动教学、课后线上复习巩固的混合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构建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考核方式,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与获得感,为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平台发生了重要转变.该文基于微信公众号创建了线上教学平台,构建了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工程热力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对课前、课中和课后环节分别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计,从"教"和"学"两方面改进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课程教学效果,并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7.
朱丽红 《生存》2020,(7):0158-0159
2020 年的春天,所有的教师们都成了十八线主播,大家对网络直播课不再陌生。线上教学对 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线上教学七周来,积累了一些上课的好经验,也在教学过程中 也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为此我精心准备了一节文言文试卷讲评课网络课,以此为例,与大家共同 探讨网络授课中如何夯实学生的文言文知识点,有效落实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面向新工科教育发展战略而新设立的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性强、与行业结合紧密等特点,然而,当前的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接受工程训练。该文在分析微课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数控技术课程的特点,设计了线上微课环节,在理论课教师讲授目标零件的加工程序后,让实验教师接管课堂并现场演示加工过程。实践证明:线上微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相似文献   

9.
《情景交际英语》混合式课程改变了高校通识课程《大学英语听说》的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实践翻转课堂理念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课前通过"线上"观看视频,完成简易的自主学习任务,而重难点任务通过"线下"课堂完成,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异较大、课程学时相对较少的问题.师生在"线下"课堂协作与互动,共同讨论,同时借助"线上"信息化教学技术,了解学生实时学习情况,解决传统课堂互动不足的问题.最后,通过"线上"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学生随时随地完成作业,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反馈.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影响着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型,该文为了解决传统大学ESP课堂教学的不足,将"互联网+"理念引入ESP教学,构建了一种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导、基于"互联网+"的多元混合大学ESP教学模式,同时分析了ESP教学由单一线下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模式教学的优点,并阐述了微课教学、移动学习、慕课教学以及思政元素作为辅助手段,融入ESP教学的构建方式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诗把"时序感"种植到田园之中,超脱了政治、历史,自然主义为其基本主题.自然就是自己生存的家园,他与田园为邻,从事劳作,饮酒赋诗.陶公作诗执持一种"欲辨已忘言"的玄学态度和"但使愿无违"的个体追求.既无须在诗中汲汲于抒情,也不必刻意表现自我,且不再调用"比兴"来高扬道德人格.陶诗对自然和人生取珍视当下、目前的观法,是庄子的逍遥哲学和玄学的独化、顺化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正是此一观法,要求把自然和人生视同一篇自然主义散文.散文化已然成为他的基本世界观及生活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平等的对话,陶诗描写邻居饮酒过从,体现了自然和知音之双重关系,而其诗中大量出现的群鸟日常生活意象即此关系之镜相.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小说"放置在传统目录学文类系统发展过程中,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了"小说"与"杂家"之间的种种联系、区分及其流变,力求回归"小说"文类原有的文化语境来把握其非叙事类作品的文类规定性.  相似文献   

13.
刘昌安 《唐都学刊》2004,20(1):134-138
《诗经·周南·麟之趾》中的“麟” ,应是《山海经》中的怪兽“犭婴如” ,其生活时代久远 ,活动范围在陕南秦巴山林中 ,类似长颈鹿。从历史地理角度进行考察 ,“二南”诗的地域应在汉水中上游地区。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与"东突"、"藏独"之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肃元 《社科纵横》2005,20(3):70-71
受经济全球化、民族主义、恐怖主义浪潮国际性互动影响,民族分裂型和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在我国西部边疆地区时隐时显。受猖獗一时的“东突”势力暂时进入战略蛰伏期;“藏独”势力暴力恐怖倾向凸显。  相似文献   

15.
徐福来 《浙江学刊》2007,1(5):121-126
马克思的自由概念是扬弃了"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自由个性"。由于柏林不懂得,马克思是从否定的方面去理解物化的现实的,并且强调的是"抽象的自由"和"现实的自由"之分,从而把马克思的自由概念误解为"积极自由"。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澄清柏林对马克思的误解,科学地阐释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艺术讲究"气韵"、"气脉"、"气骨"、"气象",讲究"风气"、"意气"、"神气"、"逸气"。并将"气"纳入艺术美学范畴,成为艺术评论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艺术的中"气"与"空白"经营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长期的艺术设计与创造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存在于这些特质材料之间及其周围的"空白"也在积极参与着艺术创造,而且发挥着奇特的作用。艺术设计中的一、"透风漏目"的虚实处理、"借景移光"的整体留白、"烘云托月"的蓄势铺垫、"取法自然"的借景抒情等都是这种空白运用。  相似文献   

18.
谭明方 《浙江学刊》2001,(3):107-111
社会学要回答"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这两个范畴,对把握"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的问题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就是"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的理论表述形态.考察西方社会学发展史上形形色色的具体理论,归纳起来可以看作,一是人文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社会行为"决定"制度文化"的研究范式;二是实证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制度文化"决定"社会行为"的研究范式.因此可以说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史,就是关于"社会行为和制度文化相互关系"的两种不同研究范式的学说史.另外,从范畴的学科属性看,"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是社会哲学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范畴在社会科学层次上的具体表达,它属于社会科学层次的范畴.将"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定义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学对象研究中一直困扰着研究者们的以下问题"社会学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同一性"问题,"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在研究角度上的关系"问题,"研究对象和范畴体系的内在联系"问题,"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的问题,以及"西方理论和本土理论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廖国庚 《社会》2003,(2):10-12
我国每年有一大批转业军官(包括文职干部)退出现役,回归地方就业。退出现役的军官回归地方后,必须经过一个由职业角色转换的过程。那么,转业军官是如何完成这一角色转换过程的呢?他们的职业角色转换的情况如何?他们在职业角色转换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的支持下,采取分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2年4月至7月对1996年至2000年转业到长沙市及驻长沙的省直单位的转业军官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  相似文献   

20.
政治的"纯化"与"泛化":也谈"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布斯给了我们一个政治的"利维坦",外在的、反自然的国家权力,于是在洛克那里就有了作为"利维坦"的对立面的社会;到康德,再讨论社会的"伦理秩序"与"政治秩序",认为生活在一个"伦理共同体"中是人类的特殊义务,或者说只有人类才可能生活在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之中,但这种关系又应该以健全的政治秩序为前提.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国家(政治)与社会(伦理)的关系,认为就世界范围里的现代性而言,"组织"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综合了国家与社会的特征,并进而取代了政治与伦理,使得人们更愿意以放弃公民的政治身份与伦理义务为代价而扮演一个更令人满意的"组织成员"的角色;而这一点,至少有助于我们对什么才是当今的"中国模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