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古代国粹外传,以丝绸、瓷器最为中外学者瞩目,研究论述者亦多.然同为国粹之中国药物外传,都几乎无人问津.中国学者在讨论古代中外贸易和物质文化交流时,很少提到它,而个别国外学者,甚至将中药西传定在公元16世纪的明中期,与事实相距甚远.可见,对中药外传实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必要.这也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不应忽视.今撰此文,拟对宋代中国药物经海道外传的路线作一考述.宋代中国与国外的交往,以海路为主.同样,中药外传也主要是通过海上航路,大致有以下几条路线.  相似文献   

2.
韩昇 《学术研究》2007,20(9):23-30
宫崎市定是日本研究中国古代史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九品官人法的研究》则是其一生的杰作,他和这部著作是研究日本的中国学和魏晋南北朝隋唐政治史、制度史所必须要读的。本文研究宫崎市定的学术渊源,探讨京都学派的学理与宫崎市定的学术思想历程,指出《九品官人法的研究》的精妙之处不仅在于首先揭示乡品与官品的对应关系,还在于通过对各个具体历史时期九品官人制度演变的深入剖析,揭示士族门阀政治形成的过程,为京都学派创始人内藤湖南关于中世贵族政治学说作了最广博有力的实证,给后来的研究者以极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岭南墟市文化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墟市文化论纲胡波墟市,是中国农村一大文化景观。但由于墟市的形成受商品化程度、交通条件、人口密度、居民生活需要、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它又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历来学者对墟市,尤其是岭南墟市,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国外有施坚雅、黄宗智、杜赞奇等...  相似文献   

4.
黄斌 《社会科学论坛》2008,(18):125-128
针对中国古代戏曲晚熟的原因,中外各学者各有不同解释.综合各学者的研究,影响中国古代戏曲晚熟的因素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发达商品经济的晚出、中国古代独特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制约、中国古代戏曲特有的综合性复杂性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中世纪历史分期问题,目前正要展开讨论。以我个人不成熟的意见,中国的封建社会在魏晋开始,而从夏殷一直到东汉,都是奴录社会。在这漫长的奴录社会中间,又可以分做两个大段落。第一个段落,从夏到战国(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到公元前三世纪中叶),那一时期的奴录社会,有两种基本结构,即农村公社和未获得发展的原始奴录制;第二个段落,从战国末叶到东汉帝国崩溃  相似文献   

6.
北宋东京城在中原古代城市,甚至在中国古代城市中,无疑是独具魅力的一个。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文人笔记中,记述了一个商业街市发达、民俗生活繁阜的文字中的东京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具体的图像东京。对画中虹桥"桥市"及其周边的沿汴"河市"与历史典籍记述之关联性、北宋东京清明坊与张择端画作之关联性进行探讨,能够补充前人在北宋东京城市史、民俗史研究中的不足,进而丰富中原历史遗产的内涵,并在文化支持方面为中原崛起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古代的亦主亦奴社会人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亦主亦虹是中国古代最具普遍意义的社会人格。官僚群体的政治人格是主奴综合意识的典型代表。圣人人格则是主奴根性的抽象化、理想化。这种社会人格是专制主义社会政治体系得以长期维系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8.
“前朝后市”是中国古代首都的一般布局,以皇宫为中心,前面设“朝”即“朝廷”,后面设“市”,即市场。这种布局有特定的含义,代表了一定的封建制度。有一天宋神宗在朝廷上问专门管经典的官员道:“《周官》上的‘前朝后市’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完全意义上的城市是经过城堡—都邑—城市的演化脉络逐步发展起来的。唐中宗景龙元年敕令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一向被论者当做市场官设的关键论据,但史文未见唐代政府取缔非法市场的记载,各地作为基层市场的草市也多有发展,佐以其他论据,似可说明这一敕条的主要用意在于控制官吏的数量,而非市场本身。此外如分行列市、市场定时启闭、时估、不得更造偏铺等关于市场监管的种种制度条文,或源自历史因革,或出于论者误读,并非一定说明唐代政府控制城市市场的用意。唐代城市市场制度的某些内容虽然不如后代自由,但从历史承袭的视角看,其实反映着中国古代城市市场制度不断演进的轨迹,是符合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实际要求的。从唐代到宋代城市市场的演变,其间制度的裂变也许不如前人想象的那么剧烈,而前后因袭的痕迹则无疑要明晰得多。  相似文献   

10.
<正> 继唐代海上对外贸易蓬勃发展之后,在宋重商政策的推动下,两宋的市舶贸易尤盛于唐.这时的市舶贸易,中国方面有无出口税的问题,迄今未见认真研究.本文就此作一初步探索.一、两宋市舶贸易征出口税中国的对外海上贸易,自汉至唐,均未见中外商船在中国通商港口缴纳货物出口税的记载.北宋开宝四年(971)始置广州市舶司,对中外商船征市舶进口货物税,抽分实物,名曰抽解.接着又置杭、明二市舶司,制度同广州.关于市舶贸易是否征货物出口税,今所见最早的是广州置市舶司45年后的如下一则记载:  相似文献   

11.
建国60年,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突飞猛进,南京社会变迁个案是当代中国大城市变迁与现代化进程的生动体现,城市经济体制、居民生活、社会保障、城市建设、都市文化、治理方式实现的六大跨越,具体验证了当代中国大城市社会变迁、文明进步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苏联东方学雜志一九五六年第六期,刊載了謝尔金娜的一篇文章,作者在文中,全面評述了我國学者在中國古史分期問題上的爭論。就文章所涉及到的中國書刊以及中國学者的爭論意見的廣泛性來看,表明苏联歷史学界对中國人民的歷史和东方各國人民的歷史十分关心。謝尔金娜把中國学者們的爭論,归納为以下几方面的問題: 1.中國学者在中國古史分期問題上的观点; 2.中國学者关于中國階級社会的發生的意見; 3.殷商时代奴隸制特征的定义; 4.中國学者关于西周社会分期的观点; 5.說明古代中國生產力水平的爭論材料; 6.春秋、战國、秦、漢时代末期社会的分期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关于物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很少有人研究"物",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也无人专门作此研究,但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关于物的论述,虽较分散,但内容丰富.天地万物、气化万物、圣人创物、百工开物、物阜民安、君子爱物、格物致知、重己役物是其主要的内容.中国古代关于物的哲学对我们今天坚持以人为本,克服物本主义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哲学是海峡两岸的学者共同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台湾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成果,愈来愈受到大陆学者的关注。人们看到,台湾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不仅范围较为宽广,而且具有相当的深度,发表了一系列专著和大量论文。在研究和发掘古代传统哲学方面,台湾学者作了不少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辽金及契丹女真史学会第三次年会于一九八五年八月五日至十日,在东北江城吉林市召开。来自全国十省、市、自治区的代表一百一十四人出席了学术讨论会。台湾学者陶评生教授和美籍华裔学者陈学霖教授,也远涉重洋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江南城市与诗性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诗性文化、江南诗性文化、江南城市诗性文化的空间叙事分层,显示了中国诗性文化研究在学理上的逻辑进程与经验走向。诗性文化在江南城市与北方城市的空间差异,主要是由南北不同的城市类型造成的。而在江南城乡之间,由于客观存在的"文明发展程度"的差异,形成了江南诗性文化产生"城市"与"乡镇"两种形态的根本原因;把江南城市与北方城市、江南乡镇区别开,是我们正确阐释或建构江南城市诗性文化的最重要前提。江南城市诗性文化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不同于北方城市诗性文化,两者在逻辑上主要表现为"政治"与"经济"的对立;二是不同于江南乡镇诗性文化,两者的重要差异在于"伦理"与"审美"的不同,江南城市诗性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中国本土的都市文化模式与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 日本著名经济史家加藤繁先生三十年代发表的几篇关于唐宋镇市的专论,虽闪耀着学术光辉,但某些论断和见解却未必尽妥。如关于唐宋镇市“都没有城墙”的说法便纯属讹误. 唐宋一般镇市,究竟有没有城墙?这不仅牵扯到具体的史实稽考,而且也关涉着整个古代城镇史的研究和争议——这镇市“没有城墙”的结论,迄今仍被不少学者信奉,并用来作为否认镇市属于城市范畴的有力根据。加藤繁此论见于其《唐宋时代的草市及其发展》一文。该文全面考察了唐宋镇市的起源、性质及发展特点,征引了多种史籍资料。他的结论之一是:“县治大多有城墙围着,而  相似文献   

18.
在丰富的中国传统人性论思想及其相关研究中 ,少有学者论及人性论与中国古代培育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笔者以为 ,人性论对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原理与基点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族”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及其使用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民族”一词的来源“民”和“族”两个字,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早就有了,“民”字在周代文献里已大量出现,它的涵义基本上是指被统治的人。染启超在《国文语原解》中解释说,民在上古时代同奴、女两字意义和字形有关,都是奴隶。后来“民”的范围不断扩大,成为一般劳动者的称呼,民在春秋以后与百姓的地位接近。在古代文献中民和百姓基本是等同的。“族”字在甲骨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国古代戏曲晚熟的原因,中外各学者各有不同解释。综合各学者的研究,影响中国古代戏曲晚熟的因素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发达商品经济的晚出、中国古代独特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制约、中国古代戏曲特有的综合性复杂性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