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4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反映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也是一个专业合格评估的重要依据。在计算机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新升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必须以市场为需求、就业为导向构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培养技术性、复合型、应用型复合人才的有效途径,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方式,是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大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应付学校考核性强、缺乏一套有效的监管机制、指导老师与参与学生重视不够和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没有与大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没考虑大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功利性明显、缺乏兴趣引导等。建议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一套科学的社会实践考核体系、建立实践基地和创业基地、制定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和充分利用大学的文体活动及学生社团,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给高校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困难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挑战。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尽快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四位一体"的联动,即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作用,建立与用人单位合作培养机制,树立大学生自我培养意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其就业的程度.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划分为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力.通过调查发现,统计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以下问题:自我认识不清晰,就业观念略显偏颇,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不足,学科理解力不够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提高统计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是由基本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社会实践能力构成的能力体系。基本社会实践能力由社会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一定的外语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6个要素构成;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由专业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开拓创新能力3个要素构成。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民族振兴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以社会事件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将社会事件作为口语授课内容,强化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关联性,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普及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于每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积极参与社会竞争,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包装专业要造就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业型人才,必须有一支具备较强创业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这是包装专业实施创业教育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8.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性质出发,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基本问题,确立以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试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结合社会与行业发展趋势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以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动嘴能力”的三位一体.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由基础实践能力和管理专业实践技能所构成.培养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路径包括建立以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理论—实习—实践一体化递进式全新教学体系;建立与企事业等各类组织紧密型合作关系,为学生创设实践能力历练提高的平台;提高专业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针对煤炭行业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专业就业不协调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优化高校专业设置,实施全程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就业指导等构建了煤炭行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结果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破解就业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的重要任务,能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持。然而,在实践中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却出现了偏差,即教育理念上弱化和忽视劳动精神的培育,教育实践中劳动精神的培育被功利化和形式化,教育环境上劳动精神培育的氛围营造不足,教育对象上大学生的劳动观念相对淡薄。为此,实现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回归,亟需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劳动精神培育观念;增强大学生自我劳动精神培育的自觉性;氤氲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良好环境;重视劳动精神培育的实践,实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2.
深化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途径。目前高校实践基地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流于形式、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高等。因此,从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对接社会就业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机制体制保障等方面对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进行探讨,为新形势下的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合理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有着重要意义。高校的实践教学应以新时期的人才培养规格为目标,构建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推动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地矿类毕业生就业及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需求,探讨了共青团工作在地矿学科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方法,为解决地矿类毕业生存在的问题,丰富地矿学科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仁爱”思想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部分,它强调“仁爱”之内在情感与“礼”之外在规范是相互统一,相互共存的。因此,它将人类最初的情感———“孝悌”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和起点。这就为今天的学校德育指出了一条新的出路:以“爱人”之情感养成作为德育新的起点,从而使学生达到对道德规范的认同和践行。  相似文献   

16.
创业实践活动之所以能够成为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在于实践活动对学生形成创业基本素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学生的创业能力,只有在创业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和提高。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该从实践教学手段的创新、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来架构,才能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基于先进性、价值性、功能性、社会性的特点,与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要素耦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中还面临着新媒体建设投入不足、新旧媒体融合不够、新媒体多元渗透不强和创新方法不多等困境。解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中的新问题,可以采取“12345”的应对策略,即树立一种理念、实施两个融合、加强三项投入、运用四类符号、发展五种形态,使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活起来、实起来,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1+1(X)培养模式是在保证学生基本法律素质培养的前提下,根据实践需求,与需求单位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文章认为,司法实践单位是培养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不可或缺的主体,在培养方案制定、老师授课与指导、学生考核、教材选定与编写、实践基地建设等培养各环节中,均应与司法实践合作单位联合进行。该模式在培养内容、学生选拔与管理、考核、制度保障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应从知识、精神、能力三个方面同步进行、全面发展,而其中“精神”的培育则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它本质包含着探寻自然、求真的科学精神与探寻人世、求善的人文精神:两者交融互补,保证了人类实践发展的正确取向和成功,是创业者开拓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与培育是当代大学创业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外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却一直比较薄弱。由于外语语言专业学习的特殊性,我们认为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改革教学方法,实践以学科教学为依托,采用问问题的形式教学,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可操作的,这样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