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民族理论研究热点问题引发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深入研讨理论问题,澄清相关理论观点,抓住理论研究关键点,推进民族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当代民族问题与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也提出了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在民族关系方面提出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为了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中国民族关系理论的发展,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丽江文化研究会、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当代民族问题与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研究基地和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于2013年1月29日至2月1日在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宾馆共同主办召开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关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社会转型期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 参会人员有国家民委、云南省民委、中央党校、宁夏自治区党校、中国社科院、宁夏社科院、民族出版社、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延边大学、石河子大学、大理学院、丽江师专等20多个民族工作机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丽江市的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傈僳文化研究会、市方志办、市民政局、市民族宗教局等单位的负责人等.  相似文献   

3.
2014年12月8至9日,由国家民委国际交流司和中央民族大学联合主办,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处、科研处和期刊社联合承办的"边疆发展中国论坛2014·新丝路新思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原副主任周明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署清、国家  相似文献   

4.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是国家级少数民族艺术重点学科基地,是中国民族舞蹈家的摇篮。学院在培养有特色、综合素质全面、有较高实践与理论研究能力的民族舞蹈高级专业人才的同时,还肩负着继承、发展、弘扬中国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5.
2012年9月21日至25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2年年会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北民族大学隆重召开.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与西北民族大学民族理论研究中心围绕本次年会"民族和睦与文化发展"的主题,共同主办了"文化交流交融与民族信任和谐"专题会议.来自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福建省委党校、贵州省委党校、宁夏自治区社科院、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此次专题研讨会,会议主要围绕以下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2011年4月29日,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烟台大学民族问题研究基地成立揭牌仪式在烟台大学综合楼第一会议室举行。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主任金星华、副主任黄忠彩、杨盛龙及有关处室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民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内涵。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和相关中央文件,标志着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民族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8.
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引发了学术界对于民族理论研究的关注,不同的声音和观点活跃了当前的学术研究局面.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促使我们有必要厘清阶段性的理论研究,结合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的学习,笔者试就目前民族理论研究中的"民族政治属性"、"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安排"、"民族识别工作评价"、"民族理论话语及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等热点问题浅谈看法、呈示观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基地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设立于沈阳师范大学的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工作基地,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沈阳师范大学共建。基地接受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沈阳师范大学双重领导,同时接受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指导,其资源与成果三方共享。基地主任由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曹萌教授担任、常务副主任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鲍明教授担任;梁自玉博士、詹丽硕士担任基地主任助理。  相似文献   

10.
正李资源教授等著《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研究》一书,近期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提供了学术支撑。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就要全面了解掌握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二是研究机构快速增加,三是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四是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五是研究成果非常丰硕,六是学术氛围不断浓厚。新形势下,民族理论政策及民族问题研究还有一些短板需要补齐,一些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一些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一是进一步加强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完善和发展民族理论,既需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从中得到智慧,也需要立足于现实问题和现实需要,还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二是进一步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出针对性强、管用的意见建议,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进一步彰显特色。我校的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设在我校的山东省民族研究中心,都突出东部沿海地区民族问题研究这一特色。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培养民族学研究生,我们都把东部沿海地区民族问题摆在最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与民族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尤其是毛泽东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思想、邓小平关于"着眼于民族地区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自身发展"的观点,指导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型及其深化。当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必将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为全面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共6项,沈阳师范大学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工作基地暨中国北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所申报的《东北边境地区民族乡镇人口信息、发展资源、文化遗产、传媒条件调查与研究》获得立项,项目批号为GM-2010-002。  相似文献   

14.
曹萌(1959-),辽宁建平人,文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责任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主编、中国北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民委文化工作基地主任、辽宁省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研究基地主任。代表性成果:主编《汉文史典籍述录中国北方民族资料汇编与研究》(6卷本)、《中国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分省描述与研究》、《中国北方民族素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基地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设立于沈阳师范大学的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工作基地,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沈阳师范大学共建。基地接受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沈阳师范大学双重领导,同时接受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指导,其资源与成果三方共享。基地主任由沈阳师范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曹萌教授担任;常务副主任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鲍明教授担任;梁自王博士、  相似文献   

16.
2009年4月16-17日,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基地与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文博系主持召开了新疆民族研究与考古新发现学术研讨会,来自我国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数十位专家出席会议,17位学者作了专题发言,杨圣敏教授致开幕词并做总结。与会者围绕新疆考古发现、历史文化、民族与宗教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特色散杂居民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散杂居民族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主要经历了孕育、形成、发展等阶段.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处理中国散杂居民族问题,提出了散杂居民族理论思想,确立和发展了民族乡和城市民族工作制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18.
由云南民族学院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学会联合主办 ,云南民族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云南民族学院民族理论学会承办的首届“全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与科研讨论会”于 2 0 0 2年 7月 2 2日一 2 6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云安会都召开。这次讨论会得到了国家民委、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与关怀 ,也得到了省民委、省教育厅的关心和支持 ,尤其是省民委领导的高度重视 ,为会议成功举办提供了保证。7月 2 2日的开幕式由云南省民族理论学会副会长、云南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普同金教授主持 ,云南民族学院党委书记罗崇敏、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相似文献   

19.
"民族"概念和民族理论是诞生并成长于20世纪中国的新鲜事物.本文在回顾了"民族"一词的诞生过程后,以全新的视角论述了1949年前民族理论或民族研究发展的三条平行线索,即政治学、人类学和马克思主义的传统.1949年后此三条线索在新中国的合流与再次分野,以及新中国民族理论学科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之后的近十年,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伴随着日益丰富的民族工作实践不断前行,有坚持、有探索、有补白、有完善。相较前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第三和第四次会议间隔时间最长、面临的问题最多、认识上的分歧最大、民族理论政策的进步也最为明显。随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出台的"十二条"标志着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完成了它的体系化过程,而至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则呈现了由现阶段民族工作总目标统辖的民族政策大框架和大幅度的理论发展,其展示的民族理论政策内容之丰富、应对问题之明确、话语特色之鲜明、对现实民族工作指导之积极较之以往都无出其右,必将在中国民族理论政策发展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