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鲁文化考辨周立升蔡德贵一、齐之为齐与鲁之为鲁今天属于山东省管辖的这块地方,素称齐鲁大地,也雅称“齐鲁之邦”。这是由于在历史上,这里曾经分属于齐国和鲁国管辖和统治。齐国和鲁国都有很丰厚的文化积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影响。但由于鲁国产生过历史上最伟大...  相似文献   

2.
就齐文化概念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五种说法。 其一,齐国文化说。刘宗贤认为:“齐文化指先秦齐国的文化。”它可以“追溯到齐的封国”。创始于太公,传至管仲而形成系统,后来稷下齐法家进一步发展(《试论齐文化的开放性特点》,《管子学刊》1987年第2期。)  相似文献   

3.
太公与管仲是齐国社会发展史中的两位最具影响力的大政治家,其政治理念与治国方略带有鲜明的齐法家特色,不仅与周公、孔子等儒家有原则区别,而且与三晋法家(秦法家属于三晋法家)也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4.
文姜小议     
春秋时齐国女子文姜因性生活问题,遭到后人多方面的贬斥.文姜出嫁鲁国后,鲁国在齐鲁争强中逐渐失势,文姜数度以国君之礼与齐国国君会晤,协调齐鲁关系,增强了鲁国的实力和地位,但史家们却未给予应有的评价.本文认为,文姜不失为古代一位颇有才能的女外交家,不应以瑕掩瑜.  相似文献   

5.
前言孙子,名武,春秋末年齐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实行法家路线的著名军事学家。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料不多,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孙子以其兵法十三篇进见吴王阖闾,得为吴将,在率领吴国军队和楚、越、齐、晋等国的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春秋末年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当时,奴隶们纷纷起来造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向没落奴隶主阶级夺权。而诸侯之间的兼并战  相似文献   

6.
齐国《韶》乐蠡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齐国 《韶》乐, 是我国古代雅乐中的一颗明珠, 它展示了上古乐舞的突出成就。它起源于帝喾的 《九招》, 后经帝尧承传, 舜夔修改, 形成了 《箫韶》。之后, 又经夏后启再舞, 商汤加工, 西周继承推广, 至公元前 544 年的鲁国有了大的发展。但是, 真正适于它生长壮大的气候和土壤, 却是在齐国。期间, 它随着齐文化的形成、成熟与发展和周礼对东夷文化的不断渗透与融合, 于齐初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齐 《韶》  相似文献   

7.
有些人能预知未来,是因为他们可以理智地分析现实,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言论,在多年后还为别人所推崇。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人就可以做到不朽晋国范宣子问叔孙豹什么是不朽,叔孙豹说鲁国有位先大夫叫臧文仲,死了以后,他的言论还被人记得,大概所谓不朽就是这个吧!臧文仲生卒年不详,历仕鲁国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君,从政50多年,是一个很了不起  相似文献   

8.
以先秦史文献为基础,对春秋早期齐鲁两国间的博弈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梳理,揭示了齐国能够称霸和之所以没有吞并鲁国及各国臣服的内在与外在原因。分析认为:尽管齐鲁之间并没有拼出个你死我活的结局,但"主客"间已经易位,周王室宗主国鲁国的"王权"已经彻底让位给一个新兴大国齐国的"霸权",因此也就直接反映出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战国中后期的思想家慎到的学术思想与齐国文化之间相互滋养的关系,分析了慎到居齐的必然性;齐文化中的法治思想、善因思想不仅成为慎到学术的一部分,对慎到思想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慎到思想中的黄老意识、人性自为学说也丰富了齐文化,影响了齐国文化的发展;至稷下学宫晚期,由于齐国的统治者穷兵黩武,慎到的学术理论无用武之地,再加之稷下学士的待遇日益恶劣,慎到离开了齐国。  相似文献   

10.
齐国由初封时地处一隅的东方小国,到终太公一世成为大国,进而在春秋时首霸诸侯,战国时争雄天下,这与齐国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有关。而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齐国为什么在五国伐齐时不堪一击?齐国为什么在秦国相继灭亡其它五国之时,竟然坐视不管,最终出现不战而亡的历史悲剧?齐国军事力量强盛的经验固然值得我们认真总结,齐国军事力量衰弱的教训更是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奉祀春秋大贤柳下惠的和圣祠,是泰山历史上的著名祠宇。考察其祠自创构以来的沿革兴废,并通过和圣祠祀,观察不同时代背景下对柳下惠的阐释与解读,以及其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政治动向与时人心态,有助于探索柳下惠与泰山文化的多层联系。  相似文献   

12.
春秋初年的管仲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之功为历代美谈.但对其治国思想中的法治部分作出系统评价的却是几百年后战国末期的韩非.集法家大成的韩非肯定了管仲在齐国实行的变法改革,并认为变法改革是齐国成功的关键.他对管仲思想中的"刑罚"、"因能而受禄,录功而与官"的法术思想表示赞同,并对其思想中不成熟的方面作出批评.  相似文献   

13.
春秋初年的管仲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之功为历代美谈,但对其治国思-想中的法治部分作出系统评价的却是几百年后战国末期的韩非.集法家大成的韩非肯定了管仲在齐国实行的变法改革,并认为变法改革是齐国成功的关键.他对管仲思想中的"刑罚""因能而受禄,录功而与官"的法术思想表示赞同,并对其思想中不成熟的方面作出批评.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221年,秦王羸政最后灭掉齐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交真正意义的政治大统一。然而由于相对落后的秦文化不能满足新建统一王朝的需求,由于历史悠久、内涵丰厚的齐文化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极大的适应性,所以齐文化并未伴随齐国的灭亡而消弭,相反,却在尚未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的前期秦朝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阴阳五行学说、封掸说、稷下学等对秦朝的影响尤大。秦朝后期发生的“焚书”“坑儒”两大事件皆由齐人而起,自此,齐文化走向了沉寂。  相似文献   

15.
战国七雄中,齐秦两强都曾一度有完成统一的可能.但齐民的精神风貌却表现为"齐号为怯",换言之,齐国的军事实力相对软弱,这一特点的形成是几方面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首先是齐文化中自桓公时代开始的"节制"传统导致齐缺乏明确的吞并天下的目标;其二是齐的先行发展导致齐人养尊处优,齐之君臣竞相奢侈,削弱了齐的国力;其三是齐国重文士,却产生了负面效应,常使君主无所适从;其四是齐国内部斗争激烈,不但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有斗争,而且宗法伦理中的"孝"道亦与国家利益背道而驰.上述原因正是齐最终为秦所灭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前言吴起,战国初期卫国人,是当时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著名的军事家。吴起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吴起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提出了一系列变法革新的主张,并在楚国把自己的法家路线付诸实施,取得了明显效果。吴起善于用兵,曾在鲁国为将,大破齐军,以后到了魏国,任魏  相似文献   

17.
当代齐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齐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相比较而言,齐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齐国历史、齐文化的整体研究方面以及对齐文化的某个重要人物的研究,如在齐国历史、齐文化的整体研究方面,则有李新泰主编的《齐文化大观》,王阁森、唐致卿主编的《齐国史》,王志民主编的《齐国史》,宣兆琦编著的《齐文化通论》和《齐文化发展史》等,以及齐文化的集大成之作《齐文化丛书》;对齐文化的某个重要人物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对稷下先生、管仲、晏婴等人物及相关著作的研究方面,其著作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了。  相似文献   

18.
以“八主祀典”、“时节祀典”、“宗庙祭典”、“封禅大典”、“方仙道”等为主要内容的齐宗教,在齐国的历史发展中,既是齐国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又是齐国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齐宗教是统治者收服人心、巩固加强统治的重要工具;反过来看,齐宗教又对齐国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具有规范和制约作用。齐宗教以其独特的方式,深入齐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齐国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不仅如此,齐宗教以其系统的体系、完备的形态、独特的思想内容对后世亦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改革开放以来,齐文化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学术成果颇丰。但总体看来,对齐国艺术的研究还相当薄弱。由山东理工大学张越先生主持完成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齐国艺术研究》的推出,是第一部全面研究齐文化艺术方面的学术专著,可以说是填补了齐文化艺术研究方面的一个空白,反映了当下齐国艺术研究领域所达到的新高度,在学术上有诸多突破,要者如下。  相似文献   

20.
齐瓦当是指带有齐国文化色彩的瓦当,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汉代的齐国及周边受齐文化影响的地区所发现的瓦当,其基本范围在今山东省境内。齐国瓦当纹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无论是题材内容的选择,还是整幅画面的布局以及形象的塑造,都具有不同于别国的艺术特色。齐瓦当以其特有的内容、新颖的构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所附着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对于我们研究古代文明甚至远古文明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