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在我国广大乡村活跃着的乡村精英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活跃在农村各个领域,成为影响和左右农村社区生存和发展的精英群体,为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精英群主"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随着城乡二元分化矛盾的加剧,"精英群主"的流失已成为乡村发展面临的重要现实性难题,乡村的重建与振兴迫切需要"精英群主"的培育和回流,这离不开乡镇基层政权力量的支持。培育乡村"精英群主",乡镇政府须积极优化乡村"精英群主"成长的政治环境,为社会组织"精英群主"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精英群主"服务农村建设,保护和扶持文化"精英群主"的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3.
乡村治理旨在为乡村提供公共物品,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管理人才问题是乡村治理好坏的重要因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乡村治理状况的好坏取决于农村管理人才素质的高低。然而,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我国乡村社会中出现了“能人不干”、“干人不能”、管理精英“净流出”等现象,乡村管理人才的匮乏成为乡村治理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正>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员流动速度的加快,农村社会成员逐渐开始多元分化和多向重组。此时,村民之间在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意识形态各方面开始发生分化。这一正在发生的变化,使乡村治理嵌入了许多新的变量,这势必影响乡村治理的结构及运行过程,从而导致了同质性社会结构的逐步解体,同时衍生出了一种新的乡村治理模式——精英治理。  相似文献   

5.
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了农村改革的集结号,我国总体上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而城乡差距不仅仅体现在收入水平上,农村公共物品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瓶颈。本文对我国目前的公共物品供给现状进行分析,在借鉴德国地方政府供给乡村公共物品的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中国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低碳农村概念和特征,分析了我国当前低碳农村建设面临着农业生产污染严重、乡村企业污染严重以及农民生活能源结构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低碳农村建设的多条路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环境保护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新农村的重大任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街道整齐了,路面硬化了,农民住房改善了,但目前我国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并已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转轨的过程中,乡村债务问题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殊产物。本文提出了几点化解乡村债务的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乡镇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基于经验研究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三阶关系重构为基础建构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发展框架。第一阶关系重构,即通过活动凝聚策略,在乡村社会内部实现体制精英、非体制精英、普通村民之间的关系重构,培育乡村本土人才,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性动力;第二阶关系重构,即通过乡情感动策略,实现乡村内部村民与外出村民之间的关系重构,引导精英村民回流,激活乡村振兴的中介性动力;第三阶关系重构,即通过利益诱导策略,实现乡村社会外流精英与乡村外部人才之间的关系重构,引进乡村外部人才,激活乡村振兴的外源性动力。三阶关系的重构,可以联通乡村系统内部与系统外部,发挥乡村本土人才、乡村外流精英、乡村外部人才的作用,推动乡村资源和引进资源之间的有效结合,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减免农业税收政策的出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深,农村工作成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农村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体系基础乡镇政府以及村级组织的债务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学生包袱,并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隐患。本文从税费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对乡村债务产生的影响入手,阐述新时期乡村债务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新思路,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两委""一肩挑"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具有加强党的领导、促进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有机结合、优化农村"两委"干部队伍、提高村民自治效率的制度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两委"干部思想观念落后、乡村精英外流、组织权力过于集中、"一肩挑"不具普适性等难题。为此,需要从"两委"干部教育培训、人才引进与培养、规范权力运行、稳步推行"一肩挑"等方面完善农村"两委""一肩挑"制度,提高乡村治理能力,促进村民自治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那些相对弱势的乡村农民无法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制定和运用经济法相关法律法规,着重保护好乡村农民的个人权益,这已经成为一项比较急迫的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乡村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要真正做到脱贫攻坚,要采取有效的稳粮增收保耕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在优化乡村农业发展结构和体系的基础上强化社会治理,且要从政策和体制入手,消除以往不合理的乡村发展理念,一步步达成乡村振兴目的。虽然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农民的日常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其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提高,无论是在人均收入、生活质量,还是在个人权益保护上,都得到了改善,但从整体上看,因为存在历史积弊,如今,乡村农民在经济社会当中的弱势地位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扭转。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合法权益得不到根本维护是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基于经济法律法规制约和保护农民权益,不但能够从根本上处理好“三农”问题,还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实施的税费改革特别是“一免三补”等政策,为我国的农村改革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广大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同时,乡村两级组织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震荡。面对新形势,乡村两级干部如何作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笔者所在的云南省丘北县双龙营镇,是远近闻名的  相似文献   

14.
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医生是怎样的人?承担着怎样的任务?如何做好他们的继续教育工作,是提高农村医疗水平的‘大事’"乡村医生是我国特殊国情的产物。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2条规定,乡村医生是指获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且在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人员。他们处在农村医疗卫生战线的最前沿,是为农村  相似文献   

15.
<正>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重点在乡镇和农村,难点也在乡镇和农村。农村乡村两极债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影响了乡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路上的绊脚石。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新的不良债务的产生,多渠道、分类别化解农村债务。  相似文献   

16.
张淑颖 《经营管理者》2009,(21):185-185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尤其是各大中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增长速度更快。乡村旅游的开发对丰富城市居民闲暇生活,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商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村电商不仅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因此,研究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主要就电子商务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意义及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策略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汪亚楠  徐枫  叶欣 《管理评论》2021,33(11):135-144
数字乡村建设为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和优化农村消费结构开辟了新思路.本文使用我国200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我国农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本文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该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和区域性差异.从消费结构上看,数字乡村建设对发展型农村消费的促进效应最强,对生存型农村消费的促进效应最弱.从区域分布上看,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消费升级的促进效应不受区域特征和粮食产销特征的干扰.从动态演化规律上看,随着分位数的不断增加,数字乡村建设对三种农村消费类型的促进效应均表现出递减趋势.在多次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仍然成立.  相似文献   

19.
精英人物在农村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农村发展和进步的内部主体。但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资源贫乏,精英不断流失,社会生存条件日益下滑,农村社会发展缓慢。研究精英人物对农村社区发展的作用,及其目前的生存现状,以及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以促进农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莹 《科学咨询》2023,(3):81-83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已经摆脱绝对贫困的限制,乡村振兴已经开始进入下一阶段,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实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这一目标,我国需要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基础上,建设数字乡村。现阶段,建设数字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是我国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方式,能为乡村发展提供有效动力。我国在建设数字乡村这一过程中存在诸多机遇和挑战。相关人员和有关部门要及时发现建设数字乡村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此,首先,本文阐述了数字乡村推动乡村振兴面临的机遇;其次,本文分析了数字乡村推动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最后,本文对建设数字乡村的优化路径进行了有效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