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变得十分严峻。"可持续发展"思想强调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把自然因素纳入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由此建立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传统经济学可以从哲学、生态学等学科吸取养分,通过循环经济等方式向可持续发展迈进。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观已经成为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要理念,对实现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从哲学上来看,科学发展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上个世纪人类所发现的一个重要理念,即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从人与自然关系来说,实际上就是解决人类需要的无…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殊论——对中国大陆25年改革经验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图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伟大的思想努力当属黑格尔和马克思。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也是中国官方推崇的历史哲学。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理论日趋边缘化。自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失势以后,在解释历史和预测未来的领域,现代化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简而言之,现代化理论预言人类的归宿是唯一的,各地区、各民族都将殊途同归,而西方社会是人类的先驱,非西方将步西方的后尘。李普塞特的理论充分体现了这种“西方中心论”的自信精神。而福山则把现代化理论和黑格尔哲学奇怪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历史终结论”,从而把现代化理论推向了极端。亨廷…  相似文献   

4.
颜澄  梁雪松 《经营与管理》2011,(10):104-107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体现出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民族的根基和历史的纪念碑。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就是保存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历史记忆,而且是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家园,同时也是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物质和文化基础。本文以良渚文化的中心所在地(杭州市余杭区范围内的良渚和瓶窑地区)的良渚文化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取一手资料,以良渚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旅游活动开发现状为基础探讨了良渚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财富的日益累积,地球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成为制约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并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死存亡。文章从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出发,阐述了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联系,进而提出生态经济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本文论叙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从人口、资源、环境角度论述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林木种子是育苗造林最基本的物质材料,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育种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在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历史是一部文明的创造和发展的历史。在这部壮丽的史诗中、哲学社会科学书写了辉煌的篇章。本文旨在探讨哲学社会科学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期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利用哲学,使自然科学也哲学社会科学更趋向一体化发展,使人类行动更具有自觉性和合理性,不断走向更成熟、更进步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9.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认识和根本主张。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人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日益严重生态危机的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已经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课题和迫切任务。笔者由自然辨证法的思路,通过对科学发展内容的重新梳理,在哲学层面上对其进行一些解读。  相似文献   

10.
谭傲 《经营管理者》2014,(18):61-62
智力资本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生产要素,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有必要对智力资本进行研究综述,为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就智力资本的概念发展、基本特征以及评价指标进行了简要的综述,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辉煌业绩的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件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世纪交替之际,关于21世纪哲学发展走向问题成为哲学界关注的话题。在哲学走向问题研究中,众多观点,各有见地。如有的强调哲学的发展在于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在于联系实际,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加以发展;有的从哲学自身逻辑的合理、体系的完整严密预测哲学的未来;有的则从中西哲学比较和哲学史发展的角度来推断哲学发展的趋势;也有的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依据,提出唯物主义发展的新形态等等。所有这些,都从某一角度提出了新的见解,使得问题的探讨走向深入,但又各有其片面性。显然,要从总体上把握21世纪哲学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一、财务管理哲学与哲学的关系 财务管理哲学与哲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表现在: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称元哲学,它是一个大系统,包括许多分支哲学。财务管理哲学是一般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化,它是部门哲学,又是应用哲学。其联系表现在:财务管理哲学是元哲学原理的具体运用,并使元哲学理论得到检验和丰富。财务管理哲学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依赖于元哲学的正确指导。元哲学是财务管理哲学的理论基础,为财务管理哲学的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元哲学的发展也会从财务管理哲学中吸取一定的营养。哲学在财务管理中要想发挥作用,必须以财务管理哲学作为桥梁和通道。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哲学为近代产生的作为研究学问的科学奠定了哲学基础。古希腊哲学的整个学说体系以"实体原理"为核心展开,具体包括物质本原说、自然类观念、形成论和还原原理,它们构成了严整的逻辑关系。本文从古希腊自然哲学为科学的产生提供哲学基础以及思想资源着眼,深入全面探究它的哲学和科学底蕴,并且揭示了希腊哲学的思辨理性。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企业文化的概念、特征和功能入手,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形成企业激励机制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发表100年来,科学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不断发展和创新。无论《原理》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或管理哲学,还是对制度经济学的推进,以及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发轫,其理论和技术的生命力都不容忽视。由此,探讨泰勒科学管理的本质所在,揭示科学管理在过去100年对人类组织管理行为的深刻影响,批判性地分析我国科学管理的思想传播和实践过程显得十分重要。故提出一个核心观点:科学管理原理是科学精神在人类管理行为上的反映,是现代产业文明的哲学基础和行动原则。重新发现和挖掘泰勒管理哲学和技术的现实意义在于坚定管理理论和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这对中国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创新具有方向性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 人类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始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今年8月26日至9月4日,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简称WSSD)。国际、地区和各专业评估机构认为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是经济全球化发展最迅速的10年,但人类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所面临的挑战却更为严峻。人们已认识到: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李秀霞 《经营管理者》2013,(4X):242-242
系统广泛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之中,人类一直在不断的运用智慧,把旧系统的各要素,按一定的目标,组和、调整成为更为有效的有机整体,使之具有更为理想的功能,从而使系统按更加符合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方向发展。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9.
管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管理的本体既不是管理者,也不是被管理者,更不是物质世界或者一种“中性”的工具或手段,管理的本体是一种人类意志。当前对中国管理哲学的解读强调了认识论与方法论层面,形成了舍本而逐末的局面。从哲学诠释的当代环境来看,必须重视从本体论层面来恢复与重建中国管理哲学。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的基础。员工培训则是维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保证。成功有效的员工培训,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而且可以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强企业凝聚力。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最佳效果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