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为了让农民休养生息,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废止了沿用几十年的农业税条例。这是否意味着我国9亿农民从此就不再缴税了呢?财政部负责人解释说,需要说明的是,取消农业税,只是取消了专门对从事农业生产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主要是农民)征收的税种,不能把全面取消农业税简单理解为从此农民不缴税了。根据宪法及有关税收实体法的规定,农民作为公民在生产生活中与城镇居民一样具有依法纳税的义务。比如,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日常消费,都要按税法规定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等相关税收。为保证减征、免征农业税后基层政权和农村义务教育正常运转,中央和…  相似文献   

2.
一、税改的积极意义及面对的挑战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结束了几千年来农民交“皇粮”及“以农养政”的历史,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性的积极意义:(一)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税改前的农民负担主要是农业税和“三提五统”,税较少则费较多,农民负担十分沉重。免征农业税后,不仅农民负担减为零,国家还向种植农民补贴。据调查,2004年凤台县“三项补贴”总额达3441万元,农民人均转移性增收72元,亩均49元。因此税改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最多。(二)融洽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稳定了农村形势。农业税取消后,广大基层干部从向农民催粮要款中解脱出来,干部得到了解…  相似文献   

3.
近来各地都相继取消了农业税,于是各地的报道中部说农民从此没有税费负担。如2月21日《羊城晚报》题为《广东今年起免征农业税,农民已没有任何税赋负担》的报道说:“今年起全省免征农业税,至此,广东农民已没有税赋负担”。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当然是大好事,但这并不是说从此农民没有任何税赋负担了,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农业税全部免征政策的推行,农民税负大大减轻,但农民的其他隐性负担相应增加.同时,取消农业税对县乡财政收入产生影响,对农村经济也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对巴彦淖尔市取消农业税后对农村牧区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政府近日正式下发的关于免征农业税后相关配套政策通知中规定,从今年起全面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税,河南农民将减负增收29.1亿元。再加上今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等,河南省7300万农民实际直接得到实惠57亿元。  相似文献   

6.
免征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但农业税的取消并不意味着农民负担问题的根本解决,农村教育、养老和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以及农村债务,已经成为农户的主要负担.因此,要彻底减轻农民负担,必须继续深化农村税费、乡镇机构的改革,健全公共财政,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余伟 《小康生活》2006,(2):67-67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对此,人们在举双手赞成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疑问:国家已经明确2006年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现在废止《农业税条例》还有什么意义?取消了农业税,是不是农民今后就什么税都不用缴纳了?在常委会会议举行期间,记者听取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大家关心的这两个问题的审议。已明确免征农业税为何还要废止《农业税条例》?李连宁委员说,废止《农业税条例》,有着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从法制史的角度讲,从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开始的初税亩,也就是中国最早的农业税,…  相似文献   

8.
农业税取消后需要思考的几个现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目前,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己有22个宣布全面停征农业税,专家称,温家宝总理一年前承诺的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目标可望提前2—3年实现。农业税的取消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业税的取消,将直接导致与其相适应的原有体制发生一系列重大而又深刻的变革。从笔者近年来对农村的调研来看,在取消农业税之后有以下几个现实性的问题值得关注。这些问题看似跟农业税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解决不好.就有可能影响到农业税取消带来的成果,进而影响到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浅议取消农业税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与我国农业税制改革相关的法律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有学者主张修订《农业税条例》,也有主张取消农业税,重构我国农业税制。2005年12月24日,《农业税条例》被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废止,农业税被取消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对取消农业税的理论及现实依据的分析,进而对农业税取消后税法的衔接问题作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免征农业税对地方财政带来的压力及化解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征农业税既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我们务必要看到免征农业税给地方政府财政带来的巨大压力。必须通过选举和配备好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的领导班子、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以及加大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努力化解这种压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以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一方面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也给县乡财政带来了困难和压力。要缓解这些困难和压力,必须加大县乡财政改革的力度,否则就会在一些重要的关节点上影响农村税费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农业税费制度不符合国际惯例,费改税不是治本之策,免除农业税费是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惟一途径。目前是我国免除农业税费的最好时机,积极支持农业的最佳财政政策是免除农业税费。  相似文献   

13.
1978年开始试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复苏和增长,但其在全国普及后,中国农业却陷入增长滞缓泥沼. 基于对河南省商城县一位老农民的采访,通过个案分析发现当时乡、村两级地方组织以提留统筹费名义向农民收取的不合理税款削弱了农民的劳作积极性,使得大量农村人口外流,从而导致1984—1988年间中国农业增长陷入滞缓境地. 此外,分析发现1987年农业增长的正向波动缘于科学技术运用的滞后效应. 1978—1988年间全国农业,特别是河南省农业的宏观数据又再次验证了提留统筹费对农业增长的消极影响和科学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滞后效应,由此建议将农业赋税制度作为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抓手,同时着力完善科学技术在农村的引入推广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决策.为此,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粮食直补、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步伐,取消农业税等.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农村资金链,有效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筹措难、使用混乱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民负担"一直是党和国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的和谐,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本文对我国"农民负担"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对农业税减免前后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反垄断法》第56条对农业生产者的联合行为进行了豁免,这虽为我国的反垄断豁免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却未能对农业生产者的内涵给予明确的界定。我国的立法与实践的界定路径因其自身的不足不能满足《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需要,美国的立法及判例经验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但我国的国情又需要我们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去探讨我国《反垄断法》语境下的农业生产者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当前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表现为不规范与整体不足 ,甚至农民成为直接资金的供给者 ,这不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农业生产中资源配置 ,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而仅将“费”改“税”还是不能根本解决农民负担。因此 ,必须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发现,在目前都市农村,村民与村干部的关系比较融洽与和谐;技术培训、农业保险、农业规划等农业服务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服务组织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经过税费改革以及农业税取消,农民的税费负担已十分轻,但与土地规模相关的费的问题依然困扰种植大户经济发展;农民对国家的法律与法规认识主要渠道来自最现实的事件处理。总的看,在都市,农政的执行,大多数农民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推行“费改税”是必要的,意义是重大的,这已形成了共识。在“费改税”的试点实践中税制设计有两种方案一是改统筹提留制度为开征“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税”的方案;二是改统筹提留款为依附于农业税附加进行征收的方案。以上两种方案都有一些不足。在农村推行“费改税”,废除统筹提留制度,应当改革农业税制,调整农业税税率,实行规范化的农业税返还制度。  相似文献   

20.
持续的升级改造明显改善了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水平,但与此同时,电子结算体系等诸多技术水平较高的交易系统闲置现象比较普遍。从激励相容的视角,通过政府部门与农产品批发市场主办方、农产品批发商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研究各主体之间利益冲突对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技术演化的影响,发现税法与税收政策未能充分考虑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阻碍了交易技术进步,是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交易技术"能力"与现代交易技术采用"动力"之间严重不匹配的根源。提出了通过全面实施大幅税收减免措施促进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