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社队工业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上海郊区社队工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在为人民公社积累资金、支援和促进农副业生产的发展,改善和提高社员生活水平,为实现郊区农业现代化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现在,根据我们对上海县塘湾公社的调查和上海郊区其他社队工业所了解的一些情况,提出一些需要重视和讨论的问题。一、社队企业同样要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认真进行整顿。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社队企业,自1958年产生以来,经过20多年,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的发展,已经具有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到1980年底,全国有143万个社队企业,务工社员3050万人,固定资产327亿元,当年总产值690亿,大致相当于1956年时的全国工业总产值水平。尤其是粉碎“四人帮”以来,社队企业的发展更是迅猛异常。上海郊区从1976年到1981年,社队工业总产值和利润分别从12亿、3亿增长到33.78亿和7.5亿,各增长了181%和150%,平均年增长率高达30%左右。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正在出现深刻的变革,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后解放出来的劳动力,从资金和劳动力上准备了社队企业新发展的客观条件。多种经营的发展,农村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又向社队企业的新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与完善现行社队企业管理体制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兴平县汤坊公社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积极发展社办企业,壮大了社会主义经济。目前全社拥有拖拉机站、农机修造厂、农药厂、磷肥厂、砖瓦厂、木器建筑社、林场、猪场、家禽场、蜂场、兔场、鱼场、酒厂、酱醋厂、粉坊、豆腐坊,以及理发、缝纫社等十八个社队企业。公社积累达三百二十六万元,占三级积累的百分之四十一,全社平均每人一百四十六元。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保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使农业尽快地搞上去,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要有计划地大力发展社队企业。毛泽东同志说:社队企业的发展是我们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所在。这是因为社队企业的发展,可以壮大和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为农业机械化筹集必要的资金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步伐;同时也能够按排农村剩余劳力,增加集体收入,提高社员生活水平,还能够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对外贸  相似文献   

5.
一、目前国有工业企业的现状 临沧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区,全区所辖8个县,现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258个,有制糖、制茶、造纸、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煤炭、食品、皮革、纺织、机械等18种工业门类。改革开放以来,临沧地区工业生产发展很快,特别是通过“八五”期间的努力,加大了国有工业企业的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的力度,引进了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强了企业管理,扩大了糖、茶等骨干优势产业的生产规模,终于使食糖产量跃居全省第一,年产16万吨;精制茶叶近12300吨。同时建立了临沧、双江两个万吨级的纸厂,机制纸产量1.7万吨。随着工业的发展,培养锻炼出了一批生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少数民族工人阶级队伍也不断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6.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和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我区农村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逐步地发展起来。如何才能办好社队企业?最近,我们以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为武器,联系全区办社队企业的实际,进行了回顾总结。大量事实证明,只要紧紧抓住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这个纲,深刻认识大力兴办社队企业的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农村社队企业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左”的思想影响不断清除,社队企业发展的步伐也日益加快。一九八○年底全国已有社队企业143万个,务工社员3050万人,全年总收入614亿元。占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总收入的34%。正如国务院颁发的《关于社队企业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若干规定》中指出:“社队企业对于利用和发展地方资源,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巩固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入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是我国政治性新概念的创新,又是国民经济发展必然规律的揭示。同样,它也为江西农业的出路展示了光明的前景。一、农业阶段性划分及其特征分析建国以来,江西农业的发展呈现两个明显的特点:1)虽然发展与徘徊格局在不同时期内相互交替出现,但总量增长很快。1992年,江西农业总产值为321.50亿元(1990年不变价)、粮食产量为1566万吨、棉花产量为14.84万吨、油料产量为74.16万吨、水产品产量为41.32万吨、肉类总产量为141万吨。分别比1952年(同口径比较)增长2.94倍、2.70倍、9.90倍、3.10倍、13.12倍、8.23倍,在大宗国计民生农产品上,除实现自给有余外,不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乡镇企业前身是社队企业,早在50年代人民公社化时就诞生了。但那时,人民公社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文革时,大搞“以粮为纲”“劳力还田”,很多地方的社队企业已偃旗息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潜在的状态释放出来。社队企业基础较好的地方如苏南农村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以城市大工业配套作依托发展起来。商品经济观念强的地方如温州通过购销大军将家庭或联户企业与全国大市场联系起来,也相继发展起来……十年来,我国的乡镇企业迅速发  相似文献   

10.
社队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利润分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工补农份额的减少和企业再投资比重的增加,也说明了社队企业正在逐渐地从农业中独立出来。但我们也看到,企业用于农村社会福利和其他建设金额也在逐渐增加,这也反映了社队企业的中国本土特点,即根植于农村,便于吸收农村资金和利用农村本地资源,但同时还负有建设本地农村社区的职责。这与社队企业从一开始就隶属于政府,而社队企业发展的好坏,也一直是乡村政府的行为目标,同时地方政府对乡村的发展建设也多靠企业利润的投入有关。社队企业利润中用于回队分配的份额逐渐缩小,即职工的工资逐渐地从社队农业劳动收入中独立出来,为最后社队企业的解体和以后乡镇企业雇佣关系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队如何当企业办,实行企业化管理,旅大市长海县獐子公社在这方面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理论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一獐子公社是以渔业生产为主的农村人民公社。它位于黄海东部,由獐子、大耗、小耗、褡连四个岛屿组成。全社总面积为17.8平方公里,由9个远海渔业大队、6个渔农结合大队和1个海水养殖场组成,现有社员2,500户,11,300人。自从公社化以来,这个公社一直是我国沿海渔业战线上的先进单位。除了建社初期受“左”的错误影响,特别是“文化大革  相似文献   

12.
一、农业丰收与财政困境大包干,使大批长期难得温饱的安徽农民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安徽也因此一跃成为对国家有较大贡献的农业大省,粮、棉、油、麻生产均跃居全国前列。1992年,安徽粮食总产2311.9万吨,棉花总产26.3万吨,油料总产140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58%,1.3倍和3.3倍。成了全国仅有的七、八个调出粮油的省份之一。然而,这些成绩却难以使人乐观。作为农业大省,同时又是财政穷省。1992年,全省人均财政收入居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 )“八五”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990年时 ,全国农业总产值为 7662亿元 ,1997年已达 2 45 88亿元 ;199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 2 2 2 5 43万吨 ,1997年增加到 2 3 0 95 4万吨 ;其他主要农作物以及各种畜产品、水产品的增幅更大 ,但各个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大的区域结构来看 ,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农业生产力重心北移。1997年 ,东北地区农业产值在全国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 11 5 %,比 1990年提高了 0 2个百分点 ,华北地区的比重为 2 4 6%,提高 1 7个百分点 ,华中地区基本稳定 ,而…  相似文献   

14.
兴办农工商联合企业,实行农业、工业、商业综合经营,把生产、加工、销售组成一条龙,这是发展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指出:国营农场要“搞好多种经营,兴办农畜产品加工,发展推销自己产品的商业,尽快建成农工商联合企业,在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发展社队企业的规定中也曾指出:“人民公社要积极试办农工商联合企业。”在我国,解放前在南泥湾就办过农工商联合企业,解放后,新疆石河子国营农场也办过农工商联合企业。后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横行,联合企业的经营遭到破坏。粉碎“四人帮”后,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使农(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紧密结合起来,组成一体化,以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工商联合企业才又兴办起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集团经济发展中,我们始终把粮办工业作为重中之重,以改革增动力,以投入促调整,靠规模求发展,使粮办工业充分发挥了龙头作用,壮大了集团实力。集团现拥有年产5万吨的等级面粉生产线、年产1250吨的植物油脂生产线、年产3万吨的全价配合饲料微机控制生产线及年产2000吨的肉兔肉鸡加工生产线各一条,已成为淮海经济区内集粮油、食品、饲料、养殖、畜禽加工、购销、储运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6.
社队企业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早在社队企业刚刚出现的时候,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就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也就在这里。”华主席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积极支持这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号召我们要让光明灿烂的希望尽快变为现实。为了促进社队企业的发展,我们和省社队企业局约请出席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的中共浠水县委等单位,交流了他们的先进经验,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泛开展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改革,大体可以分作两个阶段。1979年至1984年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农村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各项经济指标,尤其是主要农作物产量得到了高速增长。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0731万吨,比1978年增加10254万吨,增长33.6%。棉花达到625.8万吨,比1978年增长近二倍。油料增长一倍以上①。之所以得到这样高速的增长,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在此期  相似文献   

18.
一、粮食数字展示出问题的严峻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没有粮食的稳定增长作基础,农村其它各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党历来重视农业,重视粮食生产。在建立新中国后曾出现过全党大办农业,全党大办粮食的号召和行动。我国的粮食总产量由1952年的16392万吨,达到1984年的40731万吨,32年粮食产量增长近2.5倍。1984年产量与1978年的30477万吨相比,增加了10254万吨。我国农业以全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基本解决了10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应该承认这一成就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9.
社队工业的兴起,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议论:社队工业有没有生命力,能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会不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等等。现在,这些疑问已由社队工业蓬勃发展的历史,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给了人们满意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一个以牧为主的藏族聚居县。他们遵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办好农工商联合企业”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经四川省委批准,于一九七九年六月在全县范围内筹建试办了跨行业、跨单位的“四川省若尔盖县牧工商联合企业”。现在参加联合企业的有全县84个生产大队,7个国营牧场和13个社队企业。联合企业成立了畜产品贸易公司、汽车运输公司、农垦公司、牧草种籽公司和牧业机械服务站。由于联合企业改变了过去牧业生产单纯出售原料的状态,相应发展工业和商业,把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起来,综合经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为促进牧业生产的发展,繁荣民族地区经济,加速实现牧业现代化正在探索一条新的路子,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