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的迫切性 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挫折教训,并借鉴了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建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在90年代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历史任务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随着情况的变化,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需要,少数民族干部就应当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担负和完成党给予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在相对稳定的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无论与自由竞争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时代、还是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的列宁主义时代相比较来说的重大新变化,这些无疑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马克思主义如何在应对挑战中得到坚持与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从时代与实践发展的高度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予以客观的审视;从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中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给予阶段性定位;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内在统一中预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等多角度的动态透视。  相似文献   

3.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预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差距.但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两个必然"论断依然是正确的.本文从社会主义是世界性的历史运动进程这一视角出发,着重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阶级关系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从"两个必然"实现的物质基础、生产关系前提、革命的主体和道路三方面,阐明了"两个必然"肯定实现,但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承认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生产关系自我调整仍然存在较大余地.我们既要积极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同时也要承认并克服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晚年通过对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的研究,从理论上补充、完善和修正了已有的关于资本主义研究的结论和看法,他认为人类社会还尚未达到彻底否定资本主义的阶段,资本主义通过自我调整仍将继续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对立并存仍将有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6.
以改变世界为理论旨归的马克思主义能够超越具体化的时间和空间,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依然具有回应时代的张力.这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依据时代与实践的发展而勇于自我纠错.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平稳发展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正确的体认,也更需要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进行理论反思,社会主义体制创新是我们改革开放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以"改变世界"为理论旨归的马克思主义能够超越具体化的时间和空间,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依然具有回应时代的张力.这源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依据时代与实践的发展而勇于"自我纠错".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平稳发展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正确的体认,也更需要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进行理论反思.社会主义体制创新是我们改革开放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生产力空前发展、国民经济走向全面现代化。面对这些新情况,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宣称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不断调整而永葆青春和活力,我们一些同志也觉得帝国主义的垂死性实难理解。产生这种疑虑和困惑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人只看到资本主义经济空前发展的现象,而缺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特征及其历史作用的深层次的思考。事实上,当代资本主义所出现的所谓  相似文献   

9.
张瑞业 《齐鲁学刊》2002,2(3):50-56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提出了“两个必然”的论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战后,新科技革命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但是,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与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且并行不悖,社会主义全面实现的社会物质条件渐趋成熟,印证了“两个必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新进展,出版了大量的研究著作,但从深层次、多视角、多侧面地深入剖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新变化与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理论命运的关系则显得不够。这一点是现实性课题: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在世界上消失,而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具有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潜力与生命力,它的自身调节机制和扩张能力尚未衰竭。那么,为什么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方面还有新的很大的发展呢?当代资本主义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对于资本主义的未来命运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 ,都是为现实的社会发展需要所推动 ,而其理论价值的获得则取决于对其所处时代社会的深刻认识。邓小平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是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新态势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 ,以及如何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回答这一时代性课题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肩上。实践证明 ,当代世界的历史基础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同发展的时代。这是由于社会化大生产是历史性的简单的商品生产向发达的商品生产发展 ;市场对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超出国家或区域的局限 ;社会信息化又使现代化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12.
吴涛 《兰州学刊》2006,46(12):52-54
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使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而使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一些阶段性和局部性的质变。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透视当今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及其主要特征,明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进步意义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作用,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新变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前提.然而多年来,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过于片面,或简单化、漫画式;或盲目崇拜,主张一切照搬.面对二战后复杂多变的资本主义,国内学者认识不一,观点各异.实际上,当代资本主义具有双重发展趋向,即资本主义旧制度继续发展的趋向与新社会因素逐步生长的趋向并存.这种双重发展趋向与美欧两种模式的分化相互交织.其中,资本主义旧制度继续发展的趋向在美国更为明显,新社会因素逐步生长的趋向在西欧、北欧突出显现.当代资本主义具有明显的历史过渡性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加速推进和全球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许多重大的不同于马克思时代也不同于列宁时代的新变化.从发展的趋势看,资本主义在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以及由其转化而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进而向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演进.而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亦经过列宁所论述的传统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向现代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即从一般垄断到国家垄断阶段的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到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阶段转变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到当代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也就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也是最后阶段.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新变化,是金融全球化新发展、新变化的集中表现.像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属性一样,金融全球化也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它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的过程.它在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尤其是在当代,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与新变化,都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都不可能超越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6.
二次大战后 ,特别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对此 ,学术界人士给予极大的关注和研究。本文认为 ,认识和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为指导 ,科学分析和全面观察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力求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在各个层次和方面 ,要从多视角、多方面去考察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力求全面认识 ,避免简单化。(一 )资本占有形式日趋多样化的趋向与财产私人占有关系继续发展的趋向同时并存战后 ,资本主义国家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社会主义自创立以来一直放射出科学的光芒,它所揭示的基本原理不仅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共识,而且为实践所证实。近年来国际形势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一些人感到迷惑不解,便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的科学性,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还灵不灵、行不行等问题,需要我们作出回答。一、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情况能否说明科学社会主义不灵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允许的范围内作了局部调整,工人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些新变化能否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已解决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趋势已经改变了呢?答案只能是:否。  相似文献   

18.
杜家贵  刘曙光 《文史哲》2001,26(5):5-12
全面、准确把握当今历史时代的性质、特点 ,要从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两个视角来考察。视角的不同并非本质的不同 ,知识经济时代也就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对历史时代的把握 ,要注意克服两种片面性 :一是只从技术社会形态来把握时代 ,只看到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标志的、由资本主义首先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和一部分生产关系是没有制度属性的 ,对资本主义有制度属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失去警惕 ,放弃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阵地 ;二是只从经济社会形态来把握时代 ,只看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制度属性 ,不懂得资本主义首先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和部分生产关系是没有制度属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时代有清醒的认识 ,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 ,来应对和防范危险 ,利用机遇发展和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19.
吴涛 《兰州学刊》2005,46(6):18-20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就不容忽视当今世界现实中最显著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新变化.如何认识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出现的新现象,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及其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调整,怎样才能符合实际地正确阐明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的新变化、新现象的内在根源及其发展趋势,这无疑是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人们提出的一个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经济经一度繁荣发展之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频繁爆发各类危机,如金融危机、政治危机(如新"左翼"运动)、文化危机、社会危机(如"华尔街事件"、新社会运动)、生态危机等。这些危机是有着同一根源的总体危机的不同侧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总体危机的整体视角和整体方法。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得以建构科学的当代资本主义总体危机理论;同时马克思主义也为自身找到了发挥其时代作用的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