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友林  冯远飞 《职业》2012,(33):110-111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培养模式。本文以仪征技师学院为案例,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进行了阐述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以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工学结合方式层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如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选择适合的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卜立新 《职业》2013,(5):20-2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承德技师学院(承德工业学校)近几年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方式有校企互为基地形式,赋予全新理念的订单培养、企业冠名、合作培训的形式,还有以教学工厂(校办企业)为基地实施的全真培训,以及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要生存发展,必须对职业技术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有清醒的认识。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校企合作新机制。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技能培养为根本,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大力吸收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主动上门服务,强化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增强办学活力,共同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全新途径和方式,实现了互利互惠、校企"双赢"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显著特点,文章以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指导高职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力求实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上岗。  相似文献   

6.
刘兴元 《职业》2016,(9):21-2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也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研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模式。”本文以我国公办重点职业院校之一的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为例,介绍了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实现职业岗位对接的具体做法和成果。  相似文献   

7.
梁建青 《职业》2016,(29):9-13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也是职业院院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近两年来,山西冶金技师学院在示范校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以创建"工学中心"为核心,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宗旨,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朱春萍 《职业》2013,(36):127-127
本文阐述了工学结合企业实践课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意义,以学院探索实施工学结合企业实践课程为例,探究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企业实践课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林新农 《职业》2017,(26):42-43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院校践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重要抓手.本文结合盱眙技师学院实际情况,以数控加工专业为切入点,就如何贯彻实施产教融合方针,以信息化技术水平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育人实效进行分析阐述.本文旨在总结与反思数控加工专业校企合作深化与实践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10.
陈新宏 《职业》2015,(8):20-22
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中职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阐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概念,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成过程及现状,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化等内容。以期为中职学校更好地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林连宗  ;贾羽男 《职业》2014,(3):45-45
从2010年起,河北承德技师学院开始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构建,现在已基本全面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本文结合笔者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与反思。  相似文献   

12.
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其专业基础课《造型基础2》(模型制作)课程为例,全面剖析"工学结合、校企共培"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河北工程技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在园林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园林人才校企双方的共培共育、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3.
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手段,培养面向建筑工程第一线的懂技术、会施工、能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各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高职教育、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的保障。按该模式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好、就业质量高,基本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结合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的教学改革过程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更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就我国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对策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萍 《职业》2014,(30):27-27
本文阐述了淄博市技师学院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方面的探索以及取得的一些成效,以期对兄弟院校的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国强 《职业》2024,(3):40-43
<正>杭州第一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技工院校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部署,以职业技能养成为落脚点,以教育教学规律为基本遵循,强化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多元融合、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参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确立“产业+专业”“工作+学习”“学校+企业”3个领域加成融通的教学改革,先后有6个专业参与了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专业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李艳玲 《职业》2020,(9):42-43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之间最有效的合作方式,可以实现用人单位、学校与学生的“三赢”,大大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本文介绍了涿州市技师学院以订单培养为核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创立了一种开放式办学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曹啸虎 《职业》2014,(3):83-84
对于当前职业教育中实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各个学校都在实践推进,笔者学校以"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的模式深入实施校企合作,为提高职业教育水平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瞿根鹏 《职业》2011,(Z1):126-126
根据企业对维修电工专业技能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改革教学内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