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补贴与反补贴中的专向性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旭 《学术探索》2005,(4):66-70
专向性问题是反补贴法律制度需要确定的重要标准之一。研究补贴的专向性不仅是补贴与反补贴之间关系协调的需要,同时补贴专向性问题对于补贴和反补贴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也具有积极的反作用。本文主要基于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对于补贴专向性问题的规定,通过结合相关立法沿革及专向性评判标准之分析,提出了笔者对于补贴专向性标准的总结和评价,以期对补贴制度、反补贴制度以及补贴的专向性问题作出一个清楚的概括和探证。  相似文献   

2.
张晓涛 《晋阳学刊》2013,(6):120-127
反补贴对中国企业出口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美国反补贴的法律与实践变化,对于提高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对反补贴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阐释了关注美国反补贴调查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10年、2011年年报,对目前上市公司获得补贴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的有关规则,对国有上市公司100强企业目前获得补贴的风险性进行了全面评估,从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不同角度提出了应对反补贴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危机和经济减缓的冲击下,贸易保护主义死灰复燃,针对中国的反补贴调查日益增多,中国面临的反补贴争端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应遵循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规定和中国入世承诺的要求,在全面梳理并调整中国现行补贴政策,及时取消与SCM协议和入世承诺直接冲突的禁止性补贴,合理利用可诉补贴,充分运用不可诉补贴的同时,按照"攻防并举"的原则重构中国的反补贴立法体系和制度框架,以积极应对和化解日益频繁的反补贴调查和诉讼,有效制止和防范外国补贴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冲击和损害,保护国内产业的安全和本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
WTO补贴规则与我国优惠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补贴规则 ,这些规则将影响一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本文根据WTO补贴规则结合我国产业优惠政策和区域经济开发政策的现状 ,提出完善我国优惠政策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多边贸易体制下我国补贴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边贸易体制下补贴与反补贴制度是各国可以运用的保护本国产业的手段之一 ,本文从补贴的角度切入 ,分析了多边贸易体制下补贴的相关规定 ,对我国补贴制度进行了全面审视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重构我国补贴制度若干建议 :1.重新定位价值取向 ,新的价值取向必须以经济主权原则为基础 ,以发展本国产业为着眼点 ,以国际贸易的自由和公平为目标 ;2 .改变过去以政策为主的立法体例 ,制定与补贴制度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3.完善补贴的具体措施 ;4 .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6.
从美国高地棉花补贴案看农产品出口补贴的法律适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是WTO下规制农产品出口补贴的两个主要协定,二者同为《WTO协定》附件1A中的两个独立的协定,它们平等地适用、约束所有的成员,共同调整农产品出口补贴,但二者并不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美国高地棉花补贴案,提供了一个农产品出口补贴具体法律适用的范例,澄清了两个协定的法律关系.农产品出口补贴的法律适用,必须首先对某一农产品出口补贴进行归类,再确定所应适用的法律.对于一般农产品出口补贴,直接适用SCMA禁止性补贴规定;对于AA特殊保护的农产品出口补贴则可适用GATT1994或SCMA第5条和第6条可诉补贴规定.  相似文献   

7.
在学术界,尽管反补贴法能否适用于非市场经济体的问题已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却鲜见中美两国政府对此所持的基本立场和法理分析。铜版纸案后的14起美国对华反补贴案终裁,则为之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对中方而言,无论在双边还是多边框架内,以反补贴法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体为由的抗辩已非最佳选择;而应依据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C款规定,要求美方及有关WTO成员在对中国使用替代国基准前,履行向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会的通知义务,使我国反补贴对策的基本思路建立在重程序和寻求多边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8.
美国在既未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又未承认涉案产品市场经济导向的情况下,密集发动的一系列对华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案对我国产生重要影响.在深入分析系列反补贴案中涉及的核心法律问题的同时,我国需要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积极应对系列反补贴调查.  相似文献   

9.
我国粮食补贴政策低效率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对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进行分析表明,价格支持政策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作用机理上是互补的,实践中应该同步运行,配套实施.我国现行粮食补贴政策低效率的原因在于补贴收益的分摊不利于农民、价格支持低效率、直补执行成本高、补贴水平低.提高粮食补贴效率应从补贴方式、补贴工具、补贴环节和补贴程度上入手,以期实现增产增收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0.
农业的重要性及其弱质性、风险性是实施科学施肥补贴的自然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和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实施科学施肥补贴的社会基础.科学施肥补贴属于WTO<农业协议>中的绿箱补贴,在性质上是一种环境补贴.我国应在<农业补贴法>中的"环境补贴"一章设专节规范科学施肥补贴,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