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从叙述学视角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独具匠心的时空结构。在叙事时间安排上,该小说遵循季节的循环,同时又调整时间的速度和顺序,带有现代小说的非线形发展的特征;在空间安排上,小说中东部与西部、东卵与西卵、纽约与灰谷的对立构成超越地理意义的隐喻,揭示和深化了主题。  相似文献   

2.
论余华的叙事循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余华小说进行文本解读,从循环叙事这种“结构”范式切入,分析研究了余华小说对历史时间的独到理解与处理,探讨了余华对人性的悖反性、分裂性的认识,并比较了余华小说与鲁迅小说在“现代层面”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试论《大人物盖茨比》中尼克的叙事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布斯的理论,就小说《大人物盖茨比》中叙述者尼克性格的彰显,小说悲剧主题的颠覆,小说中主要价值观的呈现三个方面分析尼克作为不可靠的叙述者的作用,揭示其叙事伦理的实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叙事学框架下挖掘小说主题"美国梦",探究作品本身的历史、叙述性及叙述手法,分析现当代美国作家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杰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述人尼克,认为他是一个多重性的第一叙述人——不仅仅是一个"个性化的、自叙述的"叙述人,还是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戏中/同叙述人的"叙述人,还是一个"戏外/异叙述的"叙述人。由此可见,作家菲茨杰拉德是一个具有超强的叙事话语能力的小说家,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则是一部具有经典叙事特质的叙事文本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作家菲兹杰拉德的不朽名篇<大人物盖茨比>是美国小说史一部现代叙事艺术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一改传统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以一个全新的切入点把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起来,有力体现了菲兹杰拉德对叙事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他在作品中体现出的独具匠心的叙事技巧受到了众多文学评论家的关注。近些年来,从人物的叙事视角解读作品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从叙事模式的角度对作品作出细致分析的还不多。从叙事模式的角度看,菲茨杰拉德在作品中变革了传统的全知的叙事视角,采用了以内聚焦的叙事模式为主,同时辅之以恰当的全聚焦和外聚焦的多元化叙事模式把内容与形式比较完美地统一起来,使得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内心世界得到进一步的表现,更好地刻画了人物、深化了主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了不起的盖茨比》内容的细节安排出发,提出了小说在结构上的三个特点:线型结构、平行线结构和马赛克结构,从对作品作一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叙述层次理论最早由热奈特提出,是叙事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运用了双层叙事技巧,作品中的主次叙述层相互补充,有效地增加了故事的内容含量。作者通过各叙述层次内部的叙述者与受叙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还充分展现了小说主人公的整个人生。  相似文献   

9.
在十七年时期的家族小说创作中,叙事时空的设置既制约着文本的叙事结构形式,又影响着人物精神性格的成长与形成.然而,有关叙事时空问题在家族小说研究中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十七年时期的家族叙事在叙事时空上呈现出现代线性时间与传统循环时间、显形的阶级空间与隐形的生活空间的双重时空叙事格局,不同时空之间的交织既形成一种叙事的张力,又造成一种相互消解的叙事态势,由此形成十七年时期家族叙事作品政治与审美的双重品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老的"天时"观念不断地渗透到古代小说文本中,从而形成独特的叙事机制.<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不断地通过"天时"观念来演绎社会人生的兴亡律.与此同时,因"天时"变化而形成的天气异常意味着宇宙失序,与之发生感应的社会就会发生变故,这也给古代小说叙事带来了很大动力.另外,由"天时"观念引发而来的"时运"、"时机"之说也对古代小说叙事甚有影响,有的作品借此传达某种人生警悟,有的作品借此形成"天人之道"循环结构.  相似文献   

11.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美国作家菲兹杰拉德的经典之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技巧,依据现代叙事学理论,从叙述手法与时空组合两大角度重点分析了该小说中叙事技巧的成功运用,指出它们不仅深化了悲剧主题,而且赋予文本全新的意义和深邃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菲兹杰拉德的不朽名篇,也是美国小说史上的一部精品力作,被公认是其思想和艺术技巧最成熟的作品.本文试图从戏剧化的叙述者、多元化的叙述角度、悬念的设置与诗化的叙事语言等四个层面,探讨和挖掘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3.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长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情节并不繁复离奇,但作者却赋予它丰富深刻的内涵,并具有难以言尽的意味.这主要得力于小说深层结构中显示出来的张力.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主人公的迷恋与清醒的双重态度就是作品张力所在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多丽丝.莱辛作品的巨大魅力就在于浅显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深邃意义,作者采用貌似混乱无序的结构,其实就是她精心设计的一份小说主旨示意图。其多维的叙事结构主要从三个方面叙述:独特的网状结构,传统与非传统形式的交汇和非线性布局。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已被碎片式的叙事语言所代替,这种多维非线性布局更进一步表现在时间安排的复杂性和结尾、开头设置的循环上。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从非线性结构、叙述人称、叙述的自我反思等角度对卡尔维诺小说叙事艺术进行研究。非线性叙事模式表现为文本中情节与时间的无序,人物和情节的有意淡化;富有创造性的叙述人称丰富了故事的表现力,而元叙事策略挑战了故事的可靠性与真实性,颠覆了传统小说艺术原有的模式和规范,向人们展示小说的虚幻性。从注重作品的内容及意义到注重作品的叙事结构,是叙事观念的深刻变化,而后现代语境中多元化、不确定性思想则是这种独特观念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细雨中呼喊》的叙述视角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细雨中呼喊》是凝聚了余华复杂叙事技巧的小说。小说呈现了四种叙事视角,叙事视角之间的变化和叙事视角内部的调整,对作品内容、意蕴、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决定了小说的叙述特征。  相似文献   

17.
麦克尤恩小说叙事结构极有特色,综合起来,大体可分五种类型,即层递、串联、双拱形、回环式和框架兼元小说结构。其作品多样的叙事结构与表达的主题相得益彰,显示了作家的良苦用心和叙事魅力。  相似文献   

18.
《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继《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延续了作者作品的一贯主题:梦想的幻灭,但作品在结构安排、叙事角度和主题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把优秀的小说改编为电影电视剧 ,是目前影视界很流行也行之有效的做法。《红高粱》和《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两部由小说而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的作品 ,获得了相当的成功。本文主要是以这两部作品为例 ,论述从小说到影视改编过程中叙事的转换前提以及叙事主要在语言、结构、思维转换方面的关系 ,进而论述在叙事转换的前提下 ,受众在接受影视作品时方式上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叙事策略,神话原型已经介入到新时期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和叙事视角诸方面之中,强化了神秘和宗教意识,从而使小说产生了深远、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在新时期小说中,人物往往与动物原型融于一体,动物原型的营构成了作品的隐性结构,故事情节的演进与动物原型构成对应关系。"圆形"原型叙事时间的应用,使作品呈现出一种魔幻荒诞的外观,同时也是对作家们迷惘虚无情绪的展露。将原始的灵魂观念转化为小说的叙述方式,不但喻示着世界神秘性的内蕴,而且代表了对罪恶和性爱这双重文化禁忌的揭露和背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