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褚国飞 《民族论坛》2013,(5X):113-113
<正>2013年5月9—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美国维思里安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美学术高层论坛"在美国维思里安大学举行。中美两国学者围绕"比较视阈下的启蒙"这一主题展开了学术探讨与思想交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  相似文献   

2.
<正>刘勇简介1962年11月出生于安徽颍州,现工作居住北京。198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师从王孟奇教授。2013年进入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王孟奇工作室研修。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中国艺术中心"荣誉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当代美术精品报》主编。中国文联《文艺报》美术专刊推荐的"中国画坛百杰艺术家"。北京水墨空间文化艺术产业园总裁。水墨空间美术馆馆长。  相似文献   

3.
一近几十年来 ,由于种种原因 ,国际上掀起了一股“西藏热” ,藏学因此也成为国际学术界炙手可热的“显学”。目前 ,国际上活跃着一批颇有影响的西方藏学家 ,梅·戈尔斯坦(M Goldstein)先生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梅·戈尔斯坦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和藏学家。他 193 8年 2月 8日出生于美国纽约 ,19 5 9年获密芝安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 1960年 ,戈尔斯坦以《西藏的僧兵》一文获密芝安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 ,并以此为发端 ,研究中国西藏问题至今。其间 ,戈尔斯坦共获得美国民间和官方提供的 42项研究赠与和资助 ,这是他得以研究藏学 40…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巴拔拉分校语言系主任李纳教授发起并组织召开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历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自一九八六年元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在美国圣塔拔拉市举行。应邀出席此次会议的有美国、中国、日本、瑞典、荷兰、法国、澳大利亚等七个困家的三十六位学者,其中中国学者十二位。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王辅世和陈宗振;西藏社会科学院的马久和赤来道吉;中央民族学院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硕果仅存的超级大国,其文化的影响力也自然非他国所能匹敌。然而我们了解的美国文化通常仅是美国的大众传媒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最能代表美国人生存状态的日常生活文化则由于地域的阻隔而不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知晓。我利用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访问的机会,有意识地体验真正民间性的美国文化,尽可能深地沉浸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遂有了这篇美国日常生活文化四题。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5月9—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美国维思里安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美学术高层论坛"在美国维思里安大学举行。中美两国学者围绕"比较视阈下的启蒙"这一主题展开了学术探讨与思想交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  相似文献   

7.
1979年以来民族研究所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据统计,迄止10月底,已接待了来自日本、瑞典、丹麦、英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荷兰、南斯拉夫、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学者、专家和留学生;并先后派人到日本、法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进行访问和讲学。7月17日和27日,副所长翁独健分别会见了意大利中东远东学院副院长、威尼斯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兰乔迪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克莱蒙特男学院教授阿斯·罗森鲍姆,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加强民族高等教育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开展对外教育合作,在中南民族大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系统普拉维尔大学庆祝建立校际合作十同年、共建孔子学院两周年之际,国家民委组织委属6所院校  相似文献   

9.
金世 《中国民族》2012,(5):24-25
黄西(Joe Wong),42岁,朝鲜族,已婚,出生于吉林省白山市,本科就读于吉林大学,24岁时踏上美国留学之路,5年后取得莱斯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他30岁时进入一家基因制药公司从事科研工作,32岁首次在美国晚间节目秀中表演脱口秀,正式出道。此后他到多个美国热门节目中表演。2010年受邀到白宫为新闻记者年会演讲,2011年出版自传《黄瓜的黄,西瓜的西》。  相似文献   

10.
别府春海出生于美国洛杉矶,6岁时回到日本居住11年,直到二战以后才返回美国.他从威斯康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65年至1994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此后又到日本京都文教大学执教.别府春海目前的研究兴趣是全球化、散居族群和在日本的外国人.这次访谈由戈登·马修通过电子邮件进行.  相似文献   

11.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去年《21世纪经济报道》有人撰文说,未来中国的唯一出路是文化立国。世界上所有成功的现代国家都是文化立国的。西方现代文明是:城市运动和大学运动;现实操作和理想引领这两个东西的呼应才产生的。文章举例实证:文艺复兴之前就有波罗尼亚大学,法国的崛起有巴黎大学,英国的崛起有牛津剑桥,19世纪初德国要崛起的时候,就有柏林大学。美国的崛起有哈佛大学,并进一步谈到美国哈佛建校的过程是,“五月花”的新教徒们上岸后只有16年,还没…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五年九月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在此前后,有不少国际西藏学学者来我区参观访问和进行学术研究活动。美国戈德斯坦教授1985年两次来西藏进行学术研究根据中美两国政府签署的互换留学生、学者谅解协议,经中国社会科学院介绍,美国凯斯西方储备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藏学家戈德斯垣教授,于1985年6月初来西藏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学术研究工作。戈德斯垣教授是美国藏学界中的后起之秀。他可以用  相似文献   

13.
我的大学和硕士研究生时期先后在厦大和中大接受中国南派人类学的教育和训练.1991年到了美国,在华盛顿大学接受美国人类学的教育和训练.美国的人类学研究生教育除重视、密集阅读和写作等"核心课程"的教学,"田野方法"的训练和"研究设计"外,还十分重视"研究规范"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尽管弗朗兹·博厄斯诞生和受教于德国,但他被视为美国人类学奠基之父。他的著作从民族学资料的广泛收集,体质人类学的统计研究和对美国印第安语的描述研究,到有关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方法的文章,把人类学研究发展成科学,对其后数代人类学家产生巨大影响。博厄斯出生于威斯特伐利亚州明登市一个显赫的商人家庭。他求学于海德堡、波恩和基尔大学,主攻物理学,以地理学为副科,1881年,他获得博  相似文献   

15.
上海音乐学院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小屋,住着著名作曲家、市人大代表陈钢(回族)。1981年2月,陈钢作为新中国第一位作曲家去美国、加拿大,后取道香港,在20多所大学讲学并举行了作品音乐会。  相似文献   

16.
《民族论坛》2009,(11):F0004-F0004
<正>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确认,由吉首大学采用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独立学院。学院于2009年9月16日入驻新校区,于10月12日  相似文献   

17.
2013年6月26日-27日,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主办、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周永明教授主持的“全球化与中国人类学”国际高级论坛(AdvancedForumon“GlobalizationandChineseAnthropology”)在重庆大学文字斋召开。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德国马普学会社会人类学研究所、荷兰莱顿大学、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台湾中研院民族所、云南大学、台湾大学、云南中医学院的约二十名著名人类学家聚集一堂.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7月6—8日,"第二届海峡两岸藏学研讨会"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合作举办,会议主题为藏学和蒙古学。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华科技大学、佛光大学、中正大学、政治大学、南华大学、台北市立教育大学、龙华科技大学、文化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  相似文献   

19.
经济人类学与中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发展国际研讨会于2011年6月15至16日在云南大学举行。来自澳大利亚、法国、美国、波兰以及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多位学者齐聚一堂,就经济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和前沿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专辑所汇集的论文,乃是1984年4月6—7日纽约州立大学在奥尔巴恺举行的“二十世纪后25年的民族和种族讨论会”的学术成果。此次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探讨本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民族和种族的发展变化情况,并着眼其迈向本世纪末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