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雕塑教学中经常会遇到雕塑与建筑的关系问题,论述了雕塑与建筑的历史渊源以及雕塑与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雕塑与建筑有亲缘关系,雕塑艺术,尤其是现代抽象雕塑艺术,对于现代建筑语言的影响是极其深远和根深蒂固的。雕塑给予了建筑灵魂,让建筑更象雕塑、更象纪念碑、建筑更具视觉冲击力,有些建筑,甚至直接追求雕塑语言。建筑与环境更离不开雕塑作品的衬托,雕塑艺术品在建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雕塑让建筑更具环境包容与公共认知。雕塑给了建筑美的语言、高尚的灵魂,建筑给了雕塑生存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建筑与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与文化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对建筑的本质特征的分析,并对中国古代建筑、外国古代建筑及现当代建筑的深入分析,初步建立起建筑与文化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3.
解构主义建筑是建筑理论及设计手法在源自解构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吸收新科学思想(如复杂性理论、分形理论、自组织理论等)生成的一种对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颠覆性改变的建筑新样式。它祈求建筑的物性、人性与神性的有机统一,挑战秩序、稳定性与僵化,崇尚新奇、自由、多元和无序。作为一种建筑新样式,解构主义建筑旨在对现代建筑的理性主义加以批判,深入剖析建筑现状与生活世界,试图从艺术与哲学的高度来达到重建一种回归本原的全新的"建筑学"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既有的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研究长期局限于对建筑技术、建筑功能、建筑风格和建筑理论等专业层面的研究。试图从西方建筑美学的引进与建筑审美意识的觉醒、纳入艺术与美术范畴的建筑艺术、建筑文化意识的觉醒的新的建筑历史观念的萌动等不同方面,考察20世纪中国社会新型建筑文化观念的形成历程,从而为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和视角。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现象背后看不见的手。对当代中西建筑碰撞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的角度与深度进行解读十分必要。通过中西建筑文化的比较指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是“器”,“器”的定位是“室”用,是实用;西方Architecture的定位是“器艺”,是实用与艺术的并重。对中国当代建筑在功能与形式的关系、“美”与“非美”观念、回归传统的倾向、经济因素与建筑精神、原创与中国建筑大师的培养进行了文化解读,并对日本建筑的现代化历程进行了剖析。指出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必须依靠中国本土建筑师的努力,做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与现代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建筑装饰是以美化建筑形象及其优化建筑空间为目的的行为。建筑装饰作为造型艺术的特殊形式,与建筑共同书写着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建筑装饰由于其特定的物质和精神功能而区别于造型艺术的其它门类,参与着建筑的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创造。通过对建筑装饰艺术的缘起、发展历程的综述以及其与建筑艺术关系的理论分析,阐述了建筑装饰的历史地位、文化意义以及建筑装饰艺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分形建筑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形建筑美学在建筑与艺术领域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并能拓展建筑理论体系与指导设计创作。基于自相似与尺度层级理论,采用分形量化分析与比较的方法,对分形建筑美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建筑美学表现进行了探讨。建筑空间与形态展示了自相似对称、递归尺度层级、镶嵌韵律和文化分形的美学特征,分形建筑美学为建筑设计与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理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筑感性工学是建筑美学与建筑工学相结合的产物。建筑设计在感觉参数、知觉意象与听觉系统等感性工学维度上具有独特的美学理念。从建筑形象设计考量,感觉参数是建筑感性工学的首要维度;在建筑空间设计向度上,知觉意象是建筑感性工学的体验形态;在建筑时间设计中,听觉系统是建筑感性工学的立体声响诉求。在当代感性工学与商业资本运作下,建筑感性工学显示出建筑空间既是居住者生活情趣的视听空间,也是社会的表情、文化与身份的独特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9.
受"全球化"的显著影响,地域建筑文化在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传承、保护与更新发展的诸多现实挑战和问题。以新型城镇化为视角,分析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现状,包括古建筑保护、历史老街区保护、传统城市格局与风貌保护、新建筑的地域文化精神体现等诸多方面状况,通过对"新型城镇规划与地域建筑文化保护"、"新型城镇建设与地域建筑文化传承"、"新型城镇的城市文化营造与地域建筑文化更新发展"等方面内容的研究,提出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匹配的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策略,达到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和谐发展的目标,弘扬与发展本土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科学的建筑哲学回答了传统建筑学的一系列重大疑难理论问题揭示了中国现实中"建筑"一词的确切概念及其所概括和穷尽的"建筑领域三范畴";披露了建筑的第一本质和根本特征及其二者之绝对性;发现并论断了建筑的三大普遍永恒规律及其辩证互动机制,阐释了形式与内容、"风水"与建筑、传统与创新、一元与多元等相关疑难理论问题,提出了"形式链"新概念和"形式主义相对性"等新原理;指出了"建筑艺术"与"建筑是艺术"、"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这两对概念各自间的原则分野,在确证"建筑艺术"的同时,否证了"建筑是艺术"这一非科学的传统说法;论证了建筑与城市互为依存与制约的根本关系,指出了现代大城市建筑向"第三度"进军的无可争议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