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老子》中的组合问包含二句组合问和多句组合问,体现出一定的互文辩证性。在形式上有利于语篇的衔接连贯,有助于互文见义,在内容上凸显了语篇的思辨性。在时间上相去不远的"苏格拉底的诘难"与老子的组合问在形式和旨趣上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2.
海龙汉文、女真文对译摩崖真伪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海龙县小杨公社庆云大队的九缸十八锅山(过去学术界称作杨树林山)上有两块相距仅几米远的崖刻。左侧靠阳的一块为女真丈刻石,无汉字对译。被称为《海龙杨树林山女真国书摩崖》。内容系记金太祖收国二年(1117年)在番安儿必罕设立谋克之事,刻于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三月。右侧靠阴的一块为汉文、女真文基本对译的刻石,过去被称作《海龙半截山女真国书摩崖》。刻石的汉文内容,记的是金太祖在节山大破辽军立石之事,无刻写年代,这两块摩崖刻石虽然相处一起,近在咫尺,过去却一直认为相距三十里,前者在杨树林山,后者在半截山一个古洞上方。1979年,孙进已同志发表了《海龙女真摩崖刻石》(载于《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2期)一文,确定了两刻石存在的确切地点,纠正了过去两刻石不在一起的误传,从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  相似文献   

3.
论李杜五言古诗之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景春 《中州学刊》2006,2(5):237-241
五言古诗是李、杜最常用的诗体之一,是五古的“唐体”代表作品。李、杜都对历代的五古做了全面的继承与发展,但二人的风格却全然不同,对五古的历史贡献也各有区别。李白继承和发展了五古的“兴寄”传统与语言自然而有风骨的优长,利用古乐府诗的形式,加以革新改造,寄寓了新的精神,是对唐以前五言古诗的全面总结与提高,是为集成;李白的分体意识薄弱,在五古中不避对偶与律句,而是任其自然,故体近《选》体诗。相对而言,杜甫具有明显的古、律不同体的分体意识,有意将古体与律体自觉分开。他用五古来言志叙事,而用律诗来写景达情。他力避在五古中用对偶和律句,多用散句或以文入诗,是自觉地作古体诗,故其五古具有汉魏乐府的“直陈其事”与古诗古朴质实的特点,与初盛唐有律化倾向的五古相比,具有明显的变化,是为新变。  相似文献   

4.
王娟 《学术论坛》2012,35(12):183-186,210
系统功能学派认为名物化是实现语法隐喻的重要手段。名物化表面上是语法形式的改变,实际上却反映了在人类认知作用下非实物体要素被重新范畴化为静态实物体的过程,是语义概念化的结果,从而对小句和语篇意义产生影响。本文着重探讨名物化对小句内部功能结构的调整、语义要素重组以及语篇组织等方面的作用,展示名物化过程所引起的小句内以及小句外的语篇范围的一系列的转变,旨在进一步了解这种"能指"形式的选择动机以及概念和人际功能潜势,从而对于名物化的实质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以文为词作为辛弃疾词作中的特点 ,早为人们所认可。本文在认定辛词以文为词这一特点的前提下 ,对这一特点的形成原因及具体表现进行讨论。辛词中大量使用了叙事句 ,但各个叙事句各叙各的事 ,相互之间不存在事件的连续性 ,叙事句是在语篇的展开过程中零散出现的叙事。这样 ,从局部看 ,语篇有叙事性 ,但从整体看 ,语篇却缺乏对事件的叙述性 ,语篇也因此成为带有叙事成分但又无法成为整体叙事的文本。语篇是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这个整体中的各个语句在一定逻辑基础上组合起来 ,从而形成彼此间的一定逻辑联系。这种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6.
在敦煌写本中,伯三六四五、斯一一五六两个写本同是《季布诗咏》,全篇都是七言韵文叙事诗体。斯一一五六还有尾题: 季布一卷天福四年四日记据此可知,它仅是“一卷”只有五十二句短小的“押座文”或“缘起”之类专供艺人说唱的民间词文。天福四年系公元939年,这两个写本抄于五代时期。对于这一篇《季布诗咏》的内容,学术界是有疑问的,当年王重民先生校录此文于《敦  相似文献   

7.
南北朝时期,代不乏见喜好诗文、招揽文士的帝室王公,如梁太子萧统、萧纲,湘东王萧绎、北周赵王宇文招等,他们身边聚集着当时的文坛好手,彼此相互酬唱应和、斗巧出新。创作了为数不少的“和诗”。庾信,做为南北朝后期最杰出的文学家,前期在梁、后期入北,先后是肖纲和宇文招最亲密的“文友”之一,也写了许多应和王公贵胄与同僚文土的诗,现存《庚子山集》(中华书局许逸民校点本)中光以“和……”或“泰和……”为篇题的五言“和诗”就有47篇59首,其中在梁所作7篇7首,在北所作40篇52首,具体篇目及诗体形式特征如表1所示:如1表所…  相似文献   

8.
符命的文体渊源与《文选》"符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乃龙 《学术论坛》2006,(12):162-167
<文选>有"符命"类.作为文体的符命由作为凭证物的信符而来.神化帝王的出生、视动物和文物为天赐吉祥、人造碑石以示符命,是制造符命的三种基本方式.符命的基本作用就是为易姓而王、巩固皇权制造神学根据.封禅仪典的需要和士人依附心态是待命文的产生的两大原因.一篇完整的待命文由序文、正文、颂文等三大版块构成.序文一般从叙皇恩、颂帝德和述己忧三方面叙述符命文缘起.正文一般由溯源、颂圣两大版块构成.颂是司马相如首创,内容是封禅的意义,大抵撮括前文大意而成,以四言为主,受李斯刻石文影响甚明.不过,扬雄和班固对颂都弃而不取,可见他们都不以颂为符命文之所必须.  相似文献   

9.
人们一谈起学外语,不外乎单词与语法,似乎外语就是讲练词和句。以前的旧式教材,对于死抠语法,死记单词的现象司空见惯。过多侧重语言形式和语法、单词、句型,而忽视与语言内容的结合。 脱离完整语篇的过多的单词与单句练习,会分散学生学习时的注意力,造成学习效果不佳。当然,记忆单词和操练单句,比学习语篇省时省力,数量清楚,效果明显。但其副作用却是:能背许多单词,会造一些语法正确的句子,但却不会连词成句或连句成文。遇到特定的场合或情景,即感到内容陌生,往往不能完整地理解或表达语篇的内容,以至于现在的中学生考试中的“完型填空”、“阅读理解”等题型感觉比较难。他们的眼睛往往只盯住填空处的前后几个词上,看一句做一句,看了上句忘下句,很少通篇考虑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上下文的联系及全文大意,所以往往填的空在单句中看是对的,但放在全文中就可能错了。可见单词、语法和句型如果离开语篇去记忆,使用时只能想起一些支离破碎的东西,而不能正确应用在完整的语篇中。于是一些学生造的句子中,单词都是对的,但却不成句,或是阅读时无生词却看不懂文章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全辽金文》所收刘方《施地碑记》的标题应为《施地状刻石》,该《刻石》的主体部分“施地状”的撰写年代为1233年,将该“施地状”刻于石的年代为1258年。该“施地状”是在金元之际山西遭受蒙古军的残酷掳掠的背景下签署的,其刻于石的历史背景为金元之际山西全真教势力的壮大昌盛对佛教教团产生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1.
语言风格作为文章风格和文学风格的基础 ,对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共性的角度讲 ,杜诗语言风格主要体现出两个方面的特征 :(一 )语言风格的选择与不同的表达内容及交际对象相吻合 ;(二 )多种语言风格在杜诗中形成有机的对立与统一。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学术界 ,傅璇琮先生的一系列学术论著既开创了文学的历史文化学研究的良好风气 ,又很好地继承了中国古代“意气峻爽”的优良文风 ,体现了“篇体光华”的鲜明特色。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界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我们总结他的学术论著的语言特色 ,就是为了在当今的学术界能够倡导一种优良的文风。  相似文献   

13.
对理学家诗 ,总体评价不高。但对具体作家、具体作品作具体分析 ,不是一棍子打死。“句中眼”应为“警策”处 ,而非“警句”。舍去篇章不顾 ,就不能称为“句中眼”。“句中眼”也不一定就在五言诗的第三字、七言诗的第五字上。“句中眼”不必句句有眼 ,也不一定为声音之“响”字。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以“味”评论文章,形成了研究文学审美风格的奇味论。柳宗元的“奇味”是一种风格论,它是指文学的审美风格,是对文学审美风格的总体概括。柳宗元的奇味论倡导多元化的审美风格,主张新颖别致的创新性风格,反对险怪艰涩的风格。同时柳宗元的奇味论在多元化的审美风格中最为崇尚壮丽的理想风格,背后寄寓着国家强盛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5.
施萍  唐冰 《云梦学刊》2003,24(2):65-68
和谐,是林语堂追求的文学境界。在文体上,他提倡闲谈体,要求抒写性灵,打破作文法对内容的束缚,使用雅健自然的语录体,追求形式与内容的谐调统一;在人物造型上,他追求人物与环境、人物与人物之间以及人物内心世界的和谐。林语堂的这种美学理想来自于东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来自林语堂融通中西文化而形成的价值体系,因为和谐不仅是一种美学风格,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他对人文主义“上帝”的信仰,消解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也消解了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的焦虑与困惑,获得了心灵的安宁,从而达到了“水连天碧”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在中国知识界和思想界颇有影响的《读书》杂志,自创刊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虽然在《读书》中的文章多偏重于文史哲领域,但其中关于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等的文章仍包涵了20多年来知识分子对于政治问题的富于启发性的思考,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读书》所发文章主要包括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刘溶 《殷都学刊》2006,(4):59-60
刘勰的《文心雕龙》,约在齐明帝建武/三、四年(496-497)写定以后,人们对它的评价是跟着文学风尚的不同而变化的。从《文心雕龙》在历代的遭遇来看,当本书所用的骈文受到古文家的歧视时,它就不被重视;抛掉了这种歧视,就越来越受到看重,越来越看到它在文学理论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唐音始肇:王勃对初唐七言歌行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言歌行是初唐时期最具审美特色的诗体之一。王勃作为初唐重要诗人,以诗文革新运动为契机,实践了援赋入诗的写作方式,促进了七言歌行在初唐的勃兴。同时,作为初唐歌行写作的先行者,他的作品长于抒情,语言华丽,在句型和押韵上流动灵活,更具有婉转流丽的音乐美,对于初唐歌行的体制规范的形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歌行作为诗歌王国里的自由之子,其体制规范只有大概的意义。它更重要的特征乃是自由。这正是歌行难以定义的原因。歌行这种既具有一定的体制规范、又开放自由的诗体学特征,正与大唐盛世的政治文化品格有一种内在的相似性。王勃在歌行的写作中,一以贯之的也正是这一特征。王勃以自己的诗歌美学和创作实践对七言歌行的勃兴和发展及开启一代唐音,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北宋初年的行卷风尚和古文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初期的文坛沿袭着晚唐五代以来的华靡风气。这种文风也影响到以文词取仕的科举考试的评判要求,致使大量追求平易风格、提倡儒家之道的优秀作家被排除在仕途之外。流行于当时的行卷风气,反其道而行之,使一些力图改革文风的士子和显人联系起来,既为士子拓展了成功的道路,又为显人扩大了社会的影响。这种风气对振兴宋初衰败的文坛,提携文学的新人,复兴并弘扬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精神,起到了间接的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联系先秦儒家的一些诗歌理论观点,从诗歌的本质特征、诗歌的社会作用、诗歌的体裁和手法几个方面论述分析了<毛诗序>对儒家诗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