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少年》2011,(6):28-28
兔子老妈说:“我们的兔子窝要动迁了。” “什么叫动迁哪?”大嘴兔子好奇地问。“动迁就是搬家,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老妈一脸忧伤地说:“听说黑太狼购买了我们所住的这片山坡,要建一座豪华的游乐场。”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     
《社区》2010,(20):34-34
换人体验 我到医院探望89岁的爷爷时,刚好有个护士过来测他的血糖。 护士看到爷爷的手指头已经被戳了好几次,红彤彤的,就问他:“呃,我们这次戳哪只指头才比较不会痛?” “你的!”爷爷回答。  相似文献   

3.
窗子与镜子     
一个商人,由于贪婪冷酷,为富不仁,伤害了许多人,包括他的亲人和最亲近的朋友。有人甚至仿照他的样子做了木偶,然后将木偶吊起来,以解心头之恨。他在拥有大量金钱的同时,众叛亲离。一场大病之后,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有一天,他去请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为什么自己有钱了,处境反而变得如此尴尬?教授把他带到窗前,问:“你看到了什么?”商人答:“看到了很多人。”教授又把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这回你看到了什么?”商人答:“我自己。”  相似文献   

4.
放风筝     
杲罡 《山西老年》2014,(8):43-43
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来越狭溢自私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您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里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您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儿'银子',便叫您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  相似文献   

5.
先生下班回家,一眼瞥见的是儿子。 “你妈呢?”先生诧异地问。 “老妈出去了。”我在书房里屏住笑听儿子逗他爸。“你妈去哪儿啦?吃过饭了?什么时候回来?”先生换着鞋一迭声地问。一种特别宜人的温馨涌上我的心头,弥漫全身。  相似文献   

6.
孙女8岁,刚上一年级,这天,她爸妈打电话来说因故晚上不能去学校接孩子,要我代劳一下。“带孙女回家。”这是难得的多与宝贝亲近的好机会,我欣然应允,并骑车提前一刻钟赶到学校门口,站在预定地点等候。放学铃响了,孩子们向校门口涌来,黑压压一片。我踮起脚怎么也看不到自家孙女的身影。突然,随着熟悉的“爷爷”的叫喊声,孙女已像燕子一般飞到我的身边。孩子眼尖,她先看到了我。我高兴地拉住孙女,考了她一个问题:“假如爷爷迟来或忘了来接你,你怎么办?”小家伙毫不掩饰地回答:“那我就哭鼻子。”“哭有什么用,要想办法解决…  相似文献   

7.
葛德均 《社区》2011,(17):61-61
有歌词这样唱:“那一天妈妈问我.童年最难忘的是什么?在朦胧的记忆中,难忘那小小的摇车。”摇车之于幼时的我,是奢侈品,没有。但我童年印象里,也有一件刻骨铭心的家什。就是烘缸。它是铜铸的圆形器皿,金黄金黄的,直径约七、八寸。底很平,较厚,盖也是平的。上面有许多孔。通常的用法是:在灶膛里“挑”出些未燃尽的硬秸柴火如棉花秆儿、枯树枝什么的。装在烘缸里任其慢慢燃烧,  相似文献   

8.
苏生 《成才与就业》2009,(18):56-56
总有青年创业者在问:许多人都能做好的事,为什么我就做不好呢? 刚刚获得奥运冠军的运动员最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当时我什么也没想,就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在生活中,那些“明星”“偶像”  相似文献   

9.
转眼一个学期即将过去,看到以前被称为“启而不发,发而不动”的学生那齐刷刷高高举起的要求发言的手,看至十学生上课那专心致志的眼神,看到学生内心涌动的高涨的学习热情,看到每天早早就被学生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地面。很多老师都不解地问我:“你是用了什么灵丹妙药使学生变化那么大的?”我总是笑曰:“中西合壁。”  相似文献   

10.
八十六岁的爷爷总好“霸”着央视十一频道看戏,大都是京剧。我就满怀好奇地问目不识丁的爷爷:“您听得懂吗?”爷爷乐呵呵地说:“我能听懂啥呀,也就是听听唱腔看热闹。吕剧是咱本地戏,说的唱的都是本地话,我倒是能听懂一些,可电视里不大演……”我一看尽孝心的机会来了,就忙用零花钱给爷爷买来一盘吕剧光碟,上面有《王小赶脚》、《小姑贤》、  相似文献   

11.
饺子事件     
我以前是个不尊敬人的孩子,可是一次饺子事件让我学会了尊敬他人。那天,中午放学回家,我问爷爷做什么饭,爷爷说:“包饺子。”我一听就急了,说:“怎么又是包饺子,天天吃饺子,我都吃腻了。”爷爷瞪了瞪我,自言自语地说:“这孩子,我小时候……”“好了,好了,又要讲你小时候!”我白  相似文献   

12.
竹子的故事     
蓝荷 《山西老年》2014,(7):33-33
一天,我决定放弃我的人生。 为此,我到森林里,与佛做最后一次交谈。 “佛祖,你能给我一个让我不放弃的理由吗?”我问。 佛祖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你看看四周,看到那些山蕨和竹子了吗?我播种了山蕨和竹子的种子后,给它们光照和水分。山蕨很快就从地面长了出来,茂密的绿叶覆盖了地面。然而,竹子却什么也没有长出来。”  相似文献   

13.
李新建 《可乐》2010,(11):M0003-M0003
我和好友去逛书店,她一进大门就朝杂志区跑去,翻了很久。 我走到她身边问:“找什么?” 她说:“找《可乐》。” 我一愣:“这是什么杂志呀?” “超好看的。我每期都买。这期怎么找不到了呢?”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09,(10):9-10
一个年轻人问他的爷爷:“爷爷,您这一辈子是如何这么成功的呢?您仍然充满活力,而我却已经厌倦奋斗了。我怎么才能拥有和您一样的热情呢?”以下是他爷爷的回答:我想成功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我称其为“始终睁大自己的眼睛”。  相似文献   

15.
李灵 《社区》2011,(12):22-22
“孟爷爷,您看我做的废旧电池回收箱行吗?”“爷爷,我用奶盒做的笔筒,送给您。”在寒假期间阿‘绿色小制作”活动中,社区红领巾驿站那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围着慈祥的老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这是北京怀柔区富乐北里社区倡导低碳生活的一幅生动缩影。  相似文献   

16.
查宁芳 《金陵瞭望》2011,(35):79-79
“我与企业共成长”是一个崭新而又古老的话题。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了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就职演讲时说过的一句话,“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自己的国家做了什么。”对每个南京医药的员工来说,我们也应该经常问自己,我们为自己的企业贡献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今天是儿子的十周岁生日。 早晨我正在厨房做饭,听他在里屋叫我:“妈妈,我要问你个问题。”听他郑重的口气,我笑着过来了。他问:“世界上什么东西跑得最快?”咳,这算什么问题。我随口答道:“火箭。”儿子说不对。我说:“光。”他还说不对。“那你说是什么?”“思想呗!因为思想可以立刻将你从北半球带到南半球。”嗯,有道理。他又问:“什么东西最高?”我答:“天最高。”他哈哈大笑:“不对,是心最高!”呵呵,是啊,“心比天高”嘛。看来,这小子有点思想了,出乎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     
《社区》2009,(26):34-35
他叫我爸爸 有一个菜鸟问我:“MM是什么意思?” 我乱答:“妈妈!”她又问:“PLMM是什么意思?”我又乱答:“婆婆妈妈!” 然后。问她怎么了?她答:“有一个人加我为好友,他问我是‘婆婆妈妈’(PLMM)吗?我说不是。他又问我是‘妈妈’(MM)吗?我又说不是。接着。他就叫我‘爸爸’(88)!”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09,(6):80-80
壹 有一位武士向白隐禅师问道。 武士问:“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 白隐反问:“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隐听后笑道:“就凭你这粗鲁之人也配向我问道?”  相似文献   

20.
盈满则亏     
有一天,孔子在一座寺庙里看到一只倾斜的器皿,就问守庙的人:"这个器皿是做什么用的?"守庙人说:"这是先代帝王放在这里的器皿,用来警示自己的。"孔子说:"我听说过先代帝王的龙椅旁边摆着的器皿,当它空的时候,它就会倾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