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9 毫秒
1.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对国际资源的充分利用,北非有中国可资利用的自然、政治和经济资源.21世纪的中国应将北非作为经济外交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对北非政策的制定应兼顾现实和长远利益,处理好灵活性与原则性的关系,以求同存异的外交战略全方位地开展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北非阿拉伯国家为例,首先描述了中国对其投资概况,进而运用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其投资动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我国对其直接投资应采取的类型及产业选择。本文认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能源、资源战略多元化及规避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是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中国因素。而稳步的经济发展、相对良好的商业环境及较强的国家竞争力使得北非阿拉伯国家成为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主要流入地区的根本原因。我国应对北非进行资源导向型投资、出口导向和市场导向型投资和产业导向型投资。投资产业应主要集中于能源、农业、机械制造业及通信产业。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北非阿拉伯国家为例,首先描述了中国对其投资概况,进而运用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其投资动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我国对其直接投资应采取的类型及产业选择。本文认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能源、资源战略多元化及规避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是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中国因素。而稳步的经济发展、相对良好的商业环境及较强的国家竞争力使得北非阿拉伯国家成为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主要流入地区的根本原因。我国应对北非进行资源导向型投资、出口导向和市场导向型投资和产业导向型投资。投资产业应主要集中于能源、农业、机械制造业及通信产业。  相似文献   

4.
未来能源开发的重点将聚焦在深水区域,北非阿拉伯国家都是临海国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深水能源勘探与开发与陆地、盆地开发模式存在巨大差异,对我们提出了新挑战。基于SWOT模型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随着中国海外能源需求量的增长,北非阿拉伯国家是油气资源的重要储存地,中国必然选择与北非阿拉伯国家进一步共同开发能源,而北非阿拉伯国家在深水领域的能源是一块未完全开垦的处女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北非地区深水能源开发的客观规律,设计合理有效的战略规划以适应深水能源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非洲阿拉伯国家的“伙伴外交”与西方的结盟外交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它以主权平等为基础,以首脑互访为手段,以反对霸权主义与殖民主义为动力,以周思来访问亚、非、欧14国时提出的“对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五项原则”为依据,为中国与非洲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奠定了基础。“伙伴外交”成为中国利用外部战略资源的重要手段,成为中国外交资源的“生长点”。本文通过考察“对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五项原则”的缘起与实践,对新时期中国对非洲阿拉伯国家的“伙伴外交”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2015年中国首次提出"旅游外交"概念以来,中国对阿旅游外交经历了从实践上不断丰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旅游外交形式逐渐从建国初期的官方朝觐活动拓展至以促进双边旅游客流量为目的的各类官方或半官方活动;实践主体从国家拓展至各级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乃至旅游个体;对旅游的认识从一开始作为单纯的对外交流工具,到注重其产业和经济功能,再到强化特殊的外交功能.目前,中国对阿旅游外交中仍存在战略构思不清、合作机制不健全和旅游客源流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中国对阿旅游外交的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继续推动双边旅游客源流增长,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先导作用和虹吸效应,密切关注并预防旅游外交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使中阿旅游外交不断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非洲阿拉伯国家的“伙伴外交”与西方的结盟外交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它以主权平等为基础,以首脑互访为手段,以反对霸权主义与殖民主义为动力,以周思来访问亚、非、欧14国时提出的“对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五项原则”为依据,为中国与非洲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奠定了基础。“伙伴外交”成为中国利用外部战略资源的重要手段,成为中国外交资源的“生长点”。本文通过考察“对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五项原则”的缘起与实践,对新时期中国对非洲阿拉伯国家的“伙伴外交”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石油需求在中国能源发展中以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方式增长.中国的石油外交也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的主旋律.中东石油在中国海外油源中占有特殊地位,中国非常重视发展与中东产油国的能源合作关系.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驱动国家互动的最基本要素,中国石油外交最重要的考量亦是国家利益,中国对中东产油国的石油外交具有政治与经济利益相辅相成、互动互利的特点.石油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极为重要,"石油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由此凸现了石油外交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石油需求在中国能源发展中以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方式增长。中国的石油外交也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的主旋律。中东石油在中国海外油源中占有特殊地位,中国非常重视发展与中东产油国的能源合作关系。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驱动国家互动的最基本要素,中国石油外交最重要的考量亦是国家利益,中国对中东产油国的石油外交具有政治与经济利益相辅相成、互动互利的特点。石油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极为重要,“石油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由此凸现了石油外交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常征 《城市观察》2014,(1):169-179
2014年2月22日是"中国皇后号"首航中国的230周年纪念日。1784年2月22日,美国第一条商船开往中国广州,开始了中美正式交往。为了纪念"中国皇后号"首航中国230周年,本文对"中国皇后号"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研究,认为"中国皇后号"首航中国始末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外交案例,对当今开展城市外交活动颇具借鉴意义。城市外交的理论和实践在世界各国由于各自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国家体制存在差异,因而表现出各自的特色。中国的城市外交的理论和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综合比较国内外城市外交的前沿理论,对"中国皇后号"首航中国广州始末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提炼出:民间组织是建立信任的纽带,经济利益是核心动力,城市是资源整合的平台等三大城市外交特征,以及经济、外交、文化等三大价值,希望这些判断能对城市外交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广化和深化,国与国之间利益逐步关联,相互依存性和互动性加强,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相当一批发展中国家抓住时机迅速发展起来,对国际事务的影响日益增大。特别是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综合国力明显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中国因素成为世界各国都需要认真考虑和对待的重要问题。与不断演变的国际形势相适应,中国外交在政策和实践上继续发展和变革,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新倡议,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外交活动,赢得普遍赞誉。本文将从外交指导思想,经济全球化下的外交趋向等方面入手,对当代中国外交及外交政策特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体系转型加剧,各种全球性议题中,国家间或国家与区域组织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各自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中国与海合会国家作为后发国家,在此期间的国内外环境经历着巨大的冲击,双方发展在地缘经济上呈极强互补趋势,自贸区建设谈判也一直在议题之中。中国在总体发展战略和外交布局下,着力提升经济外交,海合会国家则是中国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实践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试探讨双边地缘经济联系,梳理中国与其经济外交脉络,明晰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和金融危机背景下,各自的利益诉求,展望双方进一步合作以达共赢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体系转型加剧,各种全球性议题中,国家间或国家与区域组织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各自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中国与海合会国家作为后发国家,在此期间的国内外环境经历着巨大的冲击,双方发展在地缘经济上呈极强互补趋势,自贸区建设谈判也一直在议题之中。中国在总体发展战略和外交布局下,着力提升经济外交,海合会国家则是中国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实践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试探讨双边地缘经济联系,梳理中国与其经济外交脉络,明晰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和金融危机背景下,各自的利益诉求,展望双方进一步合作以达共赢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苏丹是中国外交参与程度较深的发展中国家,中苏双边关系的发展演变不仅始终彰显着"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也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对阿外交的成长轨迹。在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时期,中国和苏丹的相互援助加速了全球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体上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在此后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逐步深度参与了苏丹的经济事务,帮助苏丹实现了经济腾飞和国内持久和平。以南北矛盾和达尔富尔人道主义灾难为主要内容的苏丹危机,是中国外交参与国际事务时必须直面的挑战之一。中国外交必须重新审视与西方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应对技巧,在深度参与中逐步走向成熟,实现外交转型和国家形象重塑。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序推进,中国对中东的经济外交彰显出积极有为的一面,中国希望构建一种互利共赢的经济外交新模式,其特征表现为借助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丰富经验,结合中东国家丰富的能源和外汇储备,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融资平台,实现中国与中东的共同繁荣。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的中东经济外交需要处理好两对关系:一是中国与中东地区霸主美国的关系;二是中国与中东地区大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苏丹是中国外交参与程度较深的发展中国家,中苏双边关系的发展演变不仅始终彰显着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也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对阿外交的成长轨迹。在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时期,中国和苏丹的相互援助加速了全球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体上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在此后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逐步深度参与了苏丹的经济事务,帮助苏丹实现了经济腾飞和国内持久和平。以南北矛盾和达尔富尔人道主义灾难为主要内容的苏丹危机,是中国外交参与国际事务时必须直面的挑战之一。中国外交必须重新审视与西方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应对技巧,在深度参与中逐步走向成熟,实现外交转型和国家形象重塑。  相似文献   

17.
海湾小国卡塔尔近年来采取积极的外交政策,多次斡旋中东地区的危机和冲突,缓和了中东政治矛盾和安全局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卡塔尔采取积极外交政策的动因包括营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保护在冲突发生国的利益和提升软实力。同时,雄厚的经济实力、务实的外交政策和丰富的外交资源等因素是卡塔尔外交成功的主要原因。卡塔尔外交为当今世界小国外交带来了启示,其外交实践丰富了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18.
海湾小国卡塔尔近年来采取积极的外交政策,多次斡旋中东地区的危机和冲突,缓和了中东政治矛盾和安全局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卡塔尔采取积极外交政策的动因包括营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保护在冲突发生国的利益和提升软实力。同时,雄厚的经济实力、务实的外交政策和丰富的外交资源等因素是卡塔尔外交成功的主要原因。卡塔尔外交为当今世界小国外交带来了启示,其外交实践丰富了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与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外交事务备受国家关注。现阶段我国外交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并在走中国社会主义特色路线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本文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与以色列的人文往来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官方的高层互访与民间的友好往来为新中国对以色列的人文外交提供了丰富资源和有力保障;教育交流、友好城市、农业合作、科技合作等多领域往来深化了中以关系、促进了中犹文明对话、形成了"官民并举"的人文外交模式,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新的挑战面前,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对以人文外交,则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