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即电力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比率,是国民经济诸多数量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它的变动,是一定时期经济增长、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供求关系等相关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以来,人们对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近几年来,全省及各市县工业用电量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了1995-2014年全国30个省市数据,综合使用了向量自回归模型、参数面板模型、非参数面板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对GDP增速与电力消费增速、第二产业增速、第三产业增速、财政收入增速、货物流转增速、能源消费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物理性指标间的关系进行了建模.实证研究发现,GDP增速、电力消费增速、第三产业增速、能源消费增速之间存在作用机制,但是这种影响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时间段内,其模式发生改变,同时,这一影响模式也随着人均GDP的变化而发生阶段性改变.在经济新常态下,不能因为经济转型中的GDP数据与物理指数之间发生偏离,而简单否定GDP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对丽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变动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明显提高。1990—1998年的8年中,丽水仅在1996年出现过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其他年份的弹性系数均小于1。1999—2004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明显提高,各年的弹性系数分别为1.20、1.14、0.82、1.18、1.97和L46。特别是2002年之后,经济出现了加速增长的态势,电力消费增长则更快,2002年到2004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增长速度为15.8%、28.6%和21.8%,分别高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4、14.1和6.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与此同时电力消费增速出现更大幅度回落。因为电力消费对国民经济变动反应较为敏感,故此现象使一些人对我国GDP增长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本文利用产业感应模型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情况下,电力消费增速以比 GDP增速更大幅度回落是可能的。这对于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单位GDP用电量的变化是导致电力消费偏离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把国民经济细分为43个行业,运用对数平均指数法分解出2006-2009年电耗强度变化的结构效应与强度效应。结果表明:(1)总体上看,在电耗强度的变化中结构效应的比重不到30%,强度效应起主导作用,占70%以上。(2)各年间结构效应的绝对值都是负的,即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单位GDP用电量的下降具有积极的作用。(3)细分到具体行业,电力、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和建材等高耗能产业的电耗强度和产值比重的变化对单位GDP用电量的变化起着主导作用。精确的分解分析不仅解释了中国电力消费之谜,对于节能减排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短期内能耗强度下降的主导因素在于细分行业自身能耗强度下降,当前节能减排的重点和主要潜力在于提高细分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一、衢州市电力消费及结构变化 衢州市全社会用电量自建市之初1986年的13.79亿千瓦时,上升到2003年45.11亿千瓦时,用电量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7.2%.全市的电力消费集中在第二产业即工业和建筑业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用电量等指标,简要比较浙江与全国及部分主要省市在电力消费与GDP增长关系上的差异,指出浙江经济增长对电力的需要较高、其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型向着集约型转变、对能源的需求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并提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力促扩大内需拉动等提升浙江经济增长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格氏因果关系、误差修正模型,对浙江三个产业用电量与三个产业GDP的因果互动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与用电量的关系密切,在电力短缺和能源资源稀缺与新的电力市场条件下,浙江省应做好电源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同时更应调整好各部门的用电量,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电力的经济价值,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有很大影响。文章利用1993-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单个谱分析模型与交叉谱分析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节能率与经济增长的周期关系进行了研究。单个谱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增速、碳排放增速、节能率与GDP增速都具有一个4到5年的短周期,而进一步交叉谱分析的研究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的增速明显快于GDP增速,领先期为3到3.6年;碳排放增速略领先于GDP增速,但并不显著;而节能率的提高明显滞后于GDP增速,滞后期为3.6到4.5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力与GDP协调发展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等最新统计资料,通过建立双优化灰色模型,对2008-2015年全国用电量与GDP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到2008年底全国用电量将达到37255亿千瓦时,GDP将达到298268.8亿元;到2010年全国用电量将达到48460亿千瓦时,GDP将达到410051亿元,电力与经济呈现协调发展的新趋势.“十一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可望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史萍  俞文珍 《浙江统计》2004,(10):40-40
一、税收与GDP关系现状 1、GDP与税收均有显著增长.GDP环比增幅保持在13%左右,增速较快.税收增长速度更为迅猛,平均增幅达37%.其中地方税收的增长速度更快,2001年度增速高达79%,表明嵊州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税收征管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行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电力消费需求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消费量也呈同步增长态势;就四大行业的电力消耗来看,1986-2005年,第一产业的耗电量变化不大,城乡居民和第三产业耗电量都有所增长,第二产业是中国耗电量最大的行业,且年增长率较大;通过对中国31个省区人均电力消费量的分析,将其划分为6个等级,结果表明人均电力消费量与人均GDP呈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人口和人均GDP为变量,建立了中国电力发展的地域需求模型,发现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是中国各省区电力需求的关键增长因素,而人口的弹性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一般消费理论出发研究我国人均消费水平,根据1981—2003年我国消费样本数据建立了我国消费模型,通过EVIEWS3.1软件利用OLS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经过计量分析得知我国人均消费水平主要由当年人均GDP决定,且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均GDP呈明显的线性关系,若我国人均GDP增长1%,则人均居民消费约增加0.46%。滞后的人均消费水平对我国当年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是不显著的。文章最后提出了主要通过提高我国人均GDP的途径来提高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建议,并指出我国人均消费水平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加而提高,但其增速逐年递减。应正确处理我国消费与生产、消费与积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摘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分析所谓弹性 ,是两个变量的变化率之比 ,反映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影响。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 ,表示某一需求增长一个百分点 ,能拉动GDP增长多少个百分点。为此我们引入索洛生产函数模型对弹性系数进行估计。根据生产函数模型 ,将GDP作为被解释变量 ,三大需求作为解释变量 ,有如下公式 :GDP =A0 XaTβLγX、T、L分别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净流出 ,a、β、γ分别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净流出增长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将上述公式两边取对数 ,…  相似文献   

15.
电力作为优质二次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脉”。电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经济发展越快,对电力的需求越多。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透过电力经济不仅可以观察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也是对国民经济研究的深化与补充。本文将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来说明和预测电力需求的增长,并通过阐述台州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特点,对促进电力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1995-2012年中国29个省(市/区)GDP与用电量数据,基于Granger理论对两变量之间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显示,其中26个省(市/区)存在从用电量到GDP的Granger关系.再以此26个省(市/区)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GDP与用电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电量对GDP的边际效应是非固定的,城镇化水平与该边际效应的非固定性有着方向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能源供需缺口扩大 国内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6.6%,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为11.2%,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59。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国家已确定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初步确定全国2015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41亿吨标煤,在2010年32.5亿吨标煤的基础上年均增长4.8%。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按照年均7%的规划增长速度为0.69,按照年均8%的预计增长速度为0.60。  相似文献   

18.
能源供需缺口扩大 国内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6.6%,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为11.2%,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59。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国家已确定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初步确定全国2015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41亿吨标煤,在2010年32.5亿吨标煤的基础上年均增长4.8%。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按照年均7%的规划增长速度为0.69,按照年均8%的预计增长速度为0.60。  相似文献   

19.
GDP数据修订对若干问题的影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单位GDP能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单位GDP能源消耗即能源消耗量与不变价GDP之间的比率,它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每生产一个单位不变价GDP所消耗的能源的数量。单位GDP能源消耗越高,表明能源利用效率越低,反之则越高。单位GDP能源消耗是“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之一。能源消耗弹性系数指能源消耗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比率,表示不变价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应能源消耗增长多少个百分点。能源消耗弹性系数越大,意味着经济增长利用能源效率越低,反之则越高。如果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锡盟国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全盟GDP总量翻了7.43番,年均4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1.7%.其中2003年-2008年的5年间,GDP总量翻了2.01番,平均2.5年翻一番,年均增速达21.5%,比全区与全国同期年均增速分别高出1.6个和10.6个百分点.2008年全盟人均GDP达到38379元,比全区和全国人均水平分别多出6222元和15754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