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在梳理我国户籍制度形成、改革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城市负担能力、普惠型社会福利、进城农民土地处置等困境,并以当前成都市所推行的户籍制度改革为蓝本分析了其解决这些困境的努力,提出了成都户籍制度改革对全国户籍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户籍制度改革的“正当性”已取得广泛认同,但改革本身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仍面临重重困境。对户籍制度的起源和功能、作用与影响、改革阶段、近期改革实践与困境,以及户籍制度及其改革的实践与研究进行了回溯和整理,以期更好地理解时下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并认清真正贯彻实施户改政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3.
农村文化转型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组成,决定着湖北省现代化的最终实现。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城乡文化的冲突以及大众传播的"城市中心主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湖北省农村文化转型陷入了困境。而废除户籍制度、加速"三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大众传播体制、引导湖北省农村文化发展,以及加强城乡关联、促进文化整合是湖北省农村文化转型走出困境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4.
户籍制度改革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重要保障。老一代农业转移人口群体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市民化路径,即就地或就近市民化。然而,随着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兴起,原先的就地或就近市民化路径开始遇到更大的挑战。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让农业转移人口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选择去实现市民化,使城镇化逐渐从“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转变。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市辖区政府治理出现了诸多问题,呈现为一定的治理困境.如何走出市辖区治理的困境,整体性治理理论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从整体性治理的视野出发透视市辖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发现市辖区治理的困境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有定位的原因,有政府系统内部整合的原因,也有包含政府、市场及非政府组织(NGO)在内的公共治理平台建设不力的原因.因而,简单的撤销市辖区政府或政府机构改革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整体性治理或可是一个远近兼顾、标本兼治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户籍制度是为了保证重工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而建立的,并一直维系至今.近些年来,户籍制度进行了很多改革.但总的来看,户籍制度改革尚未完成.通过对户籍制度变迁的历程的回顾分析了我国户籍制度的特殊功能,以及户籍制度对我国社会造成的影响,并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7.
论二元户籍制度在中国的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二元户籍制度的构建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制度初建阶段、法制建设阶段和制度完善阶段。大量研究成果表明,二元户籍制度在中国的生成是经济、社会、政治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政府最高决策层在制度选择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深刻影响了近三十年来的户籍制度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是上世纪50年代在城市工业化起步和强化社会管理的曲折情况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长期实行的居住地户籍制度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质疑与不满,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成都户改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它是目前中国最彻底的户籍改革,得到了各方积极肯定的评价。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困境,在税收、就业、教育、住房等制度设计上还应给予新进城的农民更多的机会,防止在城市化进程中新的二元结构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农村大学生户籍管理制度以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基础,是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户籍制度的本质和功能决定了高校农村大学生户籍制度改革所面对的难题。文中以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实践为蓝本,分析重庆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农村大学生户籍改革,探询农村大学生户籍制度的价值,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提出中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镇的发展也随之加快。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农民工市民化现象。现有的户籍制度严重制约农民工市民化,因此,户籍制度亟待改革。改革后的户籍制度有利于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而农民工市民化又反作用于户籍制度,有利于户籍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