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涉黑涉恶腐败犯罪一般以“保护伞”纵容、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组织为并发犯罪现象,据其犯罪演进规律,可以将涉黑涉恶腐败犯罪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围猎期、勾结期、遮蔽期、破网期四个阶段。当前,主要以刑法中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实现对该类犯罪的事后惩治。对于多因素引发的涉黑涉恶腐败犯罪,刑事处罚仅能发挥有限且滞后的作用。新出台的《反有组织犯罪法》具有社会综合治理的特征,诸多预防性、行政性、政策性条款的设置有利于实现涉黑涉恶腐败犯罪的多维度、全链条治理。以社会预防期、全面调查期、法律处罚期和危险屏蔽期为脉络,分析涉黑涉恶腐败犯罪的不同类型和司法处置方式,可以揭示涉黑涉恶腐败犯罪的“生命周期”式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社会二元化结构产生的问题、大量社会不公平现象以及境外黑社会组织的渗透等都是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产生的社会原因。从司法实践来看,当代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有逐渐国际化并向黑社会犯罪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防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省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案例分析,研究其基本特征,可得出结论:贵州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还处于初级阶段,犯罪组织以松散型的犯罪形态为主,活动地域范围较小,组织成员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具有明显的经济特征和暴力特征.同时,有向更高阶段发展,由"黑"变"白"、由"白"变"红"的趋势.防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应充分认识防控工作重要性,严防黑社会性质组织插手群体性事件,进一步从源头上斩断其经济来源,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和对高危人群的监管,构筑起全民参与的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前 ,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呈上升趋势 ,其危害也日益严重。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与黑社会性质犯罪相关的概念从犯罪学角度进行了分析 ;其次介绍了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最后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各级公安机关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的主要对策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涉黑犯罪采取“打早”、“打小”的政策须以打准为基础。涉黑犯罪分为两个类型:与组织形式相关的犯罪和基于组织利益由成员实施的具体犯罪。一般情形下由成员实施的直接危害社会的行为应被首先评判,此后甄别成员问非法利用关系证明非法利益共同体的存在,最后对应刑法条款决定是否适用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罪名。如果存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纵容犯罪人的,亦据此决定适用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或适用其他罪名。  相似文献   

6.
陈洪兵 《东岳论丛》2023,(4):175-182
从立法论上讲,应当废除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从解释论上讲,应限缩解释其构成要件,避免该罪适用的“口袋化”;黑社会性质组织存在本身就是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管理秩序的威胁,这是该罪的立法目的之所在;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即成犯,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继续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危害性就在于对社会的严重对抗性,因此非法控制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特征;数罪并罚的规定有违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对于参加者而言,应作为想象竞合犯处理,对于组织者、领导者而言,只有在实施了够罪的犯罪行为之外,还实施了未达罪量尤其是通常不处罚的性质一般的犯罪的未遂的,才能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与所实施的具体犯罪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7.
作为文化发展毒瘤的犯罪亚文化与犯罪之间关系密切.在转型社会中,剧烈的社会变革导致文化发展失范,大量犯罪亚文化滋生,对黑恶势力的产生和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从犯罪亚文化角度分析涉黑犯罪,不能仅停留在对涉黑犯罪原因的简单分析,而应该看到犯罪亚文化对涉黑犯罪主体内在价值侵蚀及其对引起涉黑犯罪发生的内因性性质.通过这种更深层次的分析,才能有效遏制黑恶势力犯罪蔓延和发展,积极从文化角度构建黑恶势力犯罪预防路径,消除黑恶势力犯罪产生发展的文化根源,即涉黑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因素,从而预防该类犯罪.  相似文献   

8.
黑社会性质组织外在形式公司化的趋势,使得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单位犯罪的界限变得模糊。在打击黑恶势力的犯罪活动中,需要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公司型单位犯罪的界限。理论上应当首先在组织上区分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和作为公司法人的单位,然后再进行相关犯罪行为的界分。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区分黑社会犯罪中的单位因素,对黑社会和单位进行剥离、区别加以对待。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末,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在我国大陆开始出现。我国《刑法》294条及相关司法解释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作了规定。根据有组织犯罪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的"反黑法",从立法上细化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特征、增加财产刑及对"保护伞"现象作了界定。  相似文献   

10.
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与黑社会犯罪、有组织犯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范畴和社会现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由有组织犯罪中高级组织形态社会化演变而来的 ,并向黑社会犯罪演进的雏形状态 ,但差异体现为同“形”不同“质”。其与黑社会犯罪的本质特征都体现为犯罪形态的社会化 ,但差异体现为同“质”不同“量”。 2 0 0 2年 4月 2 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立法解释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规定 ,体现了其社会化形态的特征。以此 ,我国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打击不应只囿于刑事犯罪领域的惩治 ,而应将其上升为社会层面 ,同时强化国家和地区司法协助 ,从根本上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11.
从“谢才萍案”可以看出,我国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相关立法存在着对黑社会性质组织整个团伙的打击力度不够,对其组织经济基础的摧毁力度不大,以及对黑社会性质组织“保护伞”及关系网的法律惩处力度偏轻等不足。因此,应尽快制定《反黑法》,增加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财产刑,并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保护伞”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共犯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12.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立法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形态、犯罪手段的不断改变,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我国有关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三个法律文件的出台的简要分析,阐述了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法变迁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与黑社会性质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锡海 《东岳论丛》2002,23(2):13-18
社会转型时期发生黑社会性质犯罪 ,是一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的规律性现象。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 ,黑社会性质犯罪之所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是由社会转型造成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状态的特定状况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 ,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法制等多个方面采取有效对策 ,才能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黑社会组织(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概念与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的黑社会组织 (包括黑社会组织和黑社会性质的组织 ) ,在国际上泛称为有组织犯罪集团 (orga nizedcriminalgroup) ;中国的黑社会犯罪 (包括黑社会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的犯罪 ) ,在国际上泛称为有组织犯罪 (organizedcrime)。黑社会组织 (有组织犯罪集团 )与黑社会犯罪 (有组织犯罪 )虽然密切相关 ,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指犯罪组织 ,后者是指犯罪行为。黑社会犯罪就是黑社会组织或其成员实施的犯罪。这两个概念不应当混用。关于黑社会组织 (有组织犯罪集团 )的概念 ,长期以来在认识上一直存在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发展迅速。文章总结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点,剖析了黑社会性质犯罪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五条打击和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黄晓伟(以下简称黄):近年来,随着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在数量上的增加,许多专家认为中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已经升级为黑社会组织,你对此有何看法?邱格屏(以下简称邱):这个问题从本质上讲仅仅是一个概念之争,对理论研究及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个人认为中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就是国外所说的黑社会组织。因为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不一样,不同国家的黑社会组织虽然有相同的追逐经济利益的目的,也有职业犯罪组织的本质,但他们的犯罪活动、犯罪手段、组织形式等却是大不一样的。因此,即使同样是黑手党犯罪猖獗的…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我国,特别是近几年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犯罪的人数急剧上升,一九六五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占整个犯罪人数的38%,而现在占到80%以上,我省一九七九年青少年犯罪占80%,法院判决后的案件占57%左右。黄南州城镇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率,一九八三年到一九八七年的五年期间,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三点一。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总的来说是:犯罪主体年龄低龄化;犯罪的手段成年化、智能化;信息化;一部分犯罪活动明显具有黑社会性质,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犯罪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目前,我国正处在第五个犯罪高峰期。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平均每年的发案次数150多万起,70%是25岁以下青少年所为,其中有15~20万越来越小的未成年人涉足凶杀、抢劫等重大犯罪活动,且呈现出逐年上升之趋势。综观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社会原因。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往往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条件之一。从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来看,确实存在很多消极因素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社会分配不公、工人下岗或失业、农民负担过重、贪污受贿现象严重及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恶势…  相似文献   

19.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涉案财产处置面临着区分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难题.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即公检法三机关职能分工失当、涉案财产甄别专业性阙如以及"性质不明"财产的举证困难.无法解释财富制度作为澳大利亚打击黑社会犯罪的有效手段,溯源其运行机理,可以为我国破解司法实践难题提供启示.为了回应甄别涉案财产专业性的实践需要,可以考虑在我国检察机关内部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引导公安机关采用金融调查手段对涉案财产展开侦查.面对区分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紧迫需求,法院可以以"差额法"为鉴,引入步骤明确、实操性强的涉案财产计算方法.同时,可以参考无法解释财富制度,在存在"性质不明"财产的涉黑案件中严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  相似文献   

20.
析黑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社会组织犯罪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不同时代、地域的黑社会组织在演变模式和形成的社会基础上具有相似性,无论是由正义代言人异化为黑社会组织,还是在资源竞争中产生的黑社会组织,以及从事违法行业、灰色经营的黑社会组织的产生都与社会不平等、资源有限与竞争相关联.黑社会组织虽然具有明确的违法犯罪认知,但并不属于简单的犯罪群体,而是以合作、互惠为结合方式,以违法犯罪为手段的利益群体.黑社会组织即寄生于正常社会,又与某些利益群体形成共生关系.对黑社会组织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仅寄希望于严厉打击是无法实现的,必须消除其滋生的社会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