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近代文学学术讨论会于十月十四日至二十日在开封举行,与会者近七十人,提交论文四十余篇。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近代文学学术会议。 会议回顾了“五四”以来我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充分肯定了阿英、郑振铎等前辈在搜集、整理近代文学资料方面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近代这段重要历史时期文学的研究,至今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原因是:  相似文献   

2.
郭浩帆 《文史哲》2001,(2):126-126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1 0月 1 5日至 2 0日在福州市召开。对2 0世纪近代文学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反思便成为本届年会的重要议题之一。郭延礼教授的《2 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历程之回顾》一文把“五四”以后至 2 0世纪末近代文学的系统研究归纳为“开始期”( 1 91 9- 1 949)、“重建期”( 1 950 - 1 978)和“繁盛期”( 1 979- 1 999)三个阶段 ,认为尽管直到 2 0世纪 50年代前 ,“近代文学”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科学概念 ,但鲁迅、胡适、郑振铎、阿英、陈子展诸前辈学者卓有成效的拓荒工作为近代文学研究奠…  相似文献   

3.
评郭延礼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季桂起郭延礼先生的三卷本专著《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以其独特的视角、宏伟的结构、翔实的资料、严谨的学风,表现出不同凡响的价值。因此,它的出版引起近代文学研究界普遍的关注和欢迎,是十分自然的。关于近代文学的宏观研究,以往由...  相似文献   

4.
管华  管林 《学术研究》2006,(5):144-145
2004年12月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是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史的奠基之作。该书作者郭延礼教授是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出版的专著有《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三卷本)、《中国近代文学新探》、《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自西徂东:先哲的文化之旅,》以及“秋瑾研究”、“龚自珍研究”等专著八种。他于20世纪60年代初,就介入中国近代文学研究,80年代后一直从事该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这些都为他完成《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计一百余种,系全国三十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大型协作项目。最近,《秋瑾研究资料》作为这套丛书的第一本率先问世了。《秋瑾研究资料》由山东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延礼同志编写。郭延礼同志是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中年学者。他的研究和著述,不仅饮誉国内,而且引起了图外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日本《清末小说研究》总第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学史这门学科中,对近代文学的研究是薄弱的一环。近几年一些研究者在发掘近代文学史料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对某些在近代文坛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作品、社团流派以及对近代文学分期等问题的研究,有所进展,但却缺乏从宏观审视,以史为系统的论著,尤其是在高等学校近代文学的教学中,尚无一部材料翔实、见解深刻、阐述全面的通用教材。陈则光教授致力于研究中国近代文学多年,他的新著《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册)(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填补了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中的空白,刚一问世,便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相对于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一向比较薄弱,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上形成一个低谷。这可能是由于长期兴盛的古典文学到了近代已趋衰微,而适应时代生活要求的新文学还未能脱颖而出,以其无可观遂被忽视了。近代中国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是社会的转形期;与时代、社会息息相关的文学也在由旧形态向新形态转化的过程中。就事物的变与常的关系来说,转形期的近代文学比常态的持久的古典文学更需要研究。近年来对原先的状况已有改变,有的大学已经开设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专业课,不少出版社相继出版了近代文学资料和论著的专辑,报  相似文献   

8.
论近代文学的学科地位与研究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文学学科是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中国近代史及整个中国文学学科的建立构建起来的.长期以来,近代文学处于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两大学科之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处境一直比较尴尬.近代文学学科自建立以来,虽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但学科建设还存在很大不足.确立近代文学的历史地位,最迫切和紧要的是确立近代文学的本位观,构建近代文学的理论体系和阐释系统.今后,近代文学的研究趋向和重点可能会集中在女性文学、翻译文学和文献学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和普及的热烈状况相比,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和普及要冷落得多;在近代文学中,诗文又远不及小说受人重视。仅以近代诗歌选本来说,建国后的三十年间,只有《近代诗选》一种断代选本;近几年,始又有两种《近代诗一百首》,问世。这与近代诗的成就和地位极不相称。正因如此,读了郭延礼选注的《近代六十家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分为四个时期。其中 ,2 0世纪 2 0至 40年代 ,是近代文学研究的第二时期 ,也是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时期 ,以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为代表 ,而陈子展是最早使用“近代文学”这一概念的学者。 2 0世纪的最后 2 0年是近代文学研究的第四个时期 ,近代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研究视野趋于开阔 ,研究水平有较大提高 ,高质量的学术论著纷纷问世 ,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学术群体 ,并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山东、河南、江苏、广东、东北为主的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随着人们对近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具有的特殊意义的深入理解 ,随着研究者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研究视野的扩大 ,随着近代文学学科队伍的不断壮大 ,近代文学研究将显示更加美好的学术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