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与新余钢铁集团产教融合开展培训基地建设为例,阐述培训基地"四个对接"建设思路,从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设措施,并就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李宜勇 《职业》2016,(31):36-37
"新型学徒制"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这既是一种制度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又是一种具体化的人才使用方式.而在"新型学徒制"试点过程中,职业院校面临着企业积极性不高、培训师傅能力参差不齐、学生实习岗位质量偏低、合法权益受侵害等问题.本文分别从建立企业培训师傅资格认证体系、发挥企业作用以及职业院校层面三方面对构建"新型学徒制"模式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促进"新型学徒制"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3.
林新农 《职业》2017,(26):42-43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院校践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重要抓手.本文结合盱眙技师学院实际情况,以数控加工专业为切入点,就如何贯彻实施产教融合方针,以信息化技术水平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育人实效进行分析阐述.本文旨在总结与反思数控加工专业校企合作深化与实践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4.
李欣 《职业》2023,(5):41-44
深化产教融合是创新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核心内容,是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口,有利于形成技工教育改革创新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孙冲武 《职业》2017,(15):22-23
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陆续出台了多个相关文件,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衔接配套,深化产教融合.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对产教融合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实施思路不清晰.本文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6.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横跨教育、人力资源等多领域的教育制度,是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制度途径,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课题组深入美业行业调研,梳理行业现状与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市场人才需求,以现代学徒制"岗课融通"为核心理念,同步修订2019版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探"岗课融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分析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开设现代学徒制内外部发展环境与存在问题,探讨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可行性,为规划构建"美丽+""健康+"专业群提供校企合作制度研究参考,以对标北京现代服务业升级,为共创社会认可度高的行业环境贡献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7.
李动  陈丽 《职业》2021,(6):24-25
本文以衡水技师学院电气工程系为例,探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以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人才需求、行业标准有效衔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8.
张鸣 《职业》2023,(3):74-76
以教师、教材、教法为核心的“三教”改革是指导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分别对应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方面。其中,教材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教材改革是基础,最为关键。“校企双元”开发新型活页式校本教材适应产教融合的趋势,是“一校一策”的体现,更是培养企业行业所需的高技能技术人才的诉求。本文着重从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内涵特点、建设必要性及建设思路等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韦焜程 《职业》2022,(5):36-39
近年来,产教融合教学模式逐渐在技工院校中得到实施和推广,也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认可.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打破了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瓶颈,有助于技工院校培养更多的实践性人才.本文针对技工院校数控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应用现状,深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以便为今后实践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杨炳祥 《职业》2017,(17):26-2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学徒制.人社部在技工院校推广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正契合了这一目标的实施,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正是一体化教学的精髓.校企合作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改变教学模式的机械单一、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教学基地建设的残缺不全、课程开发严重不足等现状,是做好一体化教学改革、顺利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就如何搞好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从法律体系、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产教融合是职教领域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也是职教面向未来的基本思路。产教融合是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将改变传统舞美的教学观念、管理机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同时推动表演艺术专业群的联动改革。在推动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专业标准体系、产教融合型的课堂生态和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中,实现产教融合视域的专业教学改革施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石林 《公关世界》2024,(5):172-174
随着新时代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育数字化会全面赋能教学和学习模式,教师会不断提高数字素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不断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探讨了教育数字化和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了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产教融合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成果导向的“线上+线下多”方位评价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秀枝 《职业》2023,(17):56-58
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传统的企业学徒制暴露出一些问题,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出现,为职业教育改革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它是企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本文首先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内涵进行了介绍,然后对企业新型学徒制中政府、企业和院校三方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进而思考职业院校在新体系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诸多变化。  相似文献   

14.
焦宏亮 《职业》2015,(8):104
作为职业院校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产教结合已被很多院校采用。如何合理设置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课程,是这种教学模式成功的前提,本文对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贾启展 《职业》2017,(14):28-30
将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改革是职业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提出,只有建立竞赛长效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合理安排教学资源,才能在技能大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产业的优化升级,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出技术、产业、业态高速迭代的态势,社会对于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显著上升;在这一背景下,推动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但传统高等教育体系只能培养出理论知识过关的人才,校企合作存在着侧重学校单极、合作办学无法深入开展的问题,导致高校的教育转型受阻。产教融合为校企合作的高级形态,推动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使高等教育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校企合作办学的瓶颈,打破了固有的高等教育惯性思维。通过分析产教融合对高校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指出当前高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产教融合实践策略,为推动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展开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在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学校在"新型学徒制"实践过程中更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逐步提高学徒质量和水平,推动"新型学徒制"的实践发展.本文从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学习评价认定三个方面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学徒制"的发展变革,为"新型学徒制"的发展提供可借鉴内容.  相似文献   

18.
王宏奇  张宏 《职业》2023,(18):8-12
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实施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机电类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设计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提高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成为企业急需人才的重要抓手,对深化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机电类专业学生适应目前市场需求,促使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如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符合职业院校教育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从根本上提高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本文以实践教学改革为主题,以中原地区职业院校为例,通过考察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过程、不同类型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做法,试图寻求一种有效的方式,帮助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走出现有困境。  相似文献   

19.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提出了"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制试点"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本文从新型学徒制的定义与内涵、特点、构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政府、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及职业院校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当前许多学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成效不显著,根本原因在于长效机制缺失。合作博弈强调团队理性,追求效率、公平、公正,十分契合校企合作各方的长期"共事"方式。高校应分析掌握各方的利益诉求,探索和构建出以"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约束监督机制"为基础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